分享

椿树~香不香?红还是紫?

 植物札记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我一直对椿树(不含臭椿属植物 Ailanthus ,翅果的、常见叶基一对大锯齿的你们,请走开)有执念,写了几篇关于香椿和红椿区别的文(香椿之路 and 惊蛰,吃椿  and 中国保护乔木二三事)。因都是大乔木,在无花无果时,我曾认为可以从是否有极长的复叶来判断香椿,因其小叶对数超级多。

但也见到一些香椿大树,复叶极长和小叶极多不太明显,以及本就幼小的香椿小树,复叶也会略短。

所以还是闻是否有椿芽味儿更加保险,凡遇到“复叶集中在枝顶”的椿树形态时,无论复叶长短,搓一搓来闻气味,如果不搓都能闻到椿芽味儿,那就更不用说是香椿了。

花期的话,香椿花序会比复叶更长,而其他种类花序会比复叶更短,不过最好还是撞到椿树的果期,比如眼下,成都城里的香椿大树哗哗地在掉果串,捡点果子来看,那果实5裂,有人用来制作工艺品,我们要看的不是果子,而是夹果皮与内瓤之间的种子。所以要耐心点,因为大部分都在果实裂开的同时飞走了,但椿树果量超大(如果这棵树结果的话),总能找到一些发育不好的或还没开裂就掉落的。那么你可以看到,凡是种子只一端有翅膀的,都是香椿。

(碎碎念:我的生物笔记是本公号以前的名儿,这照片也是我拍的)
那么如果遇到种子两端都有翅膀的椿树呢?

椿树中并非除了香椿就是红椿Toona ciliata的哈,还有可能是紫椿Toona microcarpa、红花香椿Toona fargesii,而且红椿本身,还具5个变种:红椿原变种var. ciliata、毛红椿var. pubescens、滇红椿var.yunnanensis、思茅红椿var. henryi、疏花红椿var. sublaxiflora
红花香椿在西南未有分布,所以先只讨论西南的红椿变种和紫椿吧。它们的差异又在哪呢?这个不同的志书上论点是不同的,中国植物志认为紫椿果实较小,不超过2cm,革质;而红椿果实较大,在2.5-3.5cm之间,木质;云南植物志对其果实大小的判定则正好相反。不要小瞧云南植物志,云南的植物多样性大家应当都明白,而且云南是中国香椿属的分布中心。


有罅隙之处必有亮光,所以,2018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张春华博士便以红椿及其近缘种特征与适生区分布研究作为博士论文:他用数量分类法作为切入点,对红椿、紫椿的区分研究结果摘录如下:
蒴果大小、蒴果质地、蒴果皮孔和小叶毛被、叶轴皮孔是红椿和紫椿的主要分类特征差异所在。紫椿分类特征:小叶无毛、叶轴基部明显白色皮孔,蒴果较大(纵径2.7-3.5 cm,横径1.2-1.8 cm,风干后蒴果表皮呈黑色)、木质、有明显白色大皮孔(众多皮孔连成一片);红椿分类特征应为:小叶有毛(至少小叶背面脉腺处有毛)、叶轴皮孔不明显,果实较小(纵径1.1-2.0 cm,横径0.6-1.0 cm,风干后蒴果表皮为微红色)、革质、有皮孔但不明显(细小、稀疏)。
蒴果质地和大小不是红椿各变种的主要分类特征,而以小叶毛被情况、基部形态和最下一对小叶形状为主。结合红椿变种分类特征,叶轴无毛被、小叶仅脉腺处有毛、其余无毛为思茅红椿和红椿原变种组,其中最下一小叶基部一端圆型、一边楔形、且等长为红椿原变种;最下一小叶基部一边圆型、一边楔形、且不等长为思茅红椿。而叶轴、小叶2面有毛为毛红椿和滇红椿组,其中,最下一对小叶长圆型、非最小为毛红椿;最下一对成圆型、最小为滇红椿。
有了张博士的结论。我确定知道最近遇见的叶子毫无椿芽味,种子两端具翅的椿树是什么了。

果实长度小于2cm,风干后表皮为微红色,是红椿。具体哪个变种,有些树的叶子摸起来两面几无毛,细看叶背脉腺处有毛,是红椿原变种;有些树的叶子两面都毛乎,是毛红椿;还有些树的叶子摸起来正面无毛,背面有毛,哎,大概是变异了些的红椿原变种吧。


不管变不变种,凡是野生的红椿,都是国家II级保护植物。
关于数量,虽大树并不多见,但结果量大,发芽率高,无灭绝风险。
关于价值,有人说红椿木材太泡,没什么用,也有人说红木作家具又美又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