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见到桉树是在昆明,城郊成片长,路边成条长。 多是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圆胖幼叶泛着白粉,一对对的长,心形的基部挤在一块,像元宝一样;与成年叶的互生镰状叶截然不同。这称为“叶二型”。 右为幼叶 成年的桉树林里,每棵树都高瘦笔直,因是人为种植,林相非常整齐,尤其林内灌木层缺失,除了高大的桉,就是低矮的草,整体看起来就像列队等待阅兵的方阵。我哦然,这就是所谓的植物沙漠啊! 那时我就知道桉树的名声很不好,说桉树林远看绿油油,近看光溜溜,种植桉树会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衰退,唯桉独长。但近年似乎这说法少了,造成植物沙漠的并不是桉树本身,而与栽培措施和炼山(烧山)等有关。 类似纬度的闽东南,桉树林也很多,但种类不一样,映象最深是柠檬桉Eucalyptus citriodora,它有靓仔桉的别名。树皮灰白而光滑,长得又高大笔直,第一次我以为自己遇上了一根水泥杆。与当地人闲谈,都赞同桉树确实吓人,它长大了别的植物都不长。不过,早些年种桉树的那些人都已经发财喽。 桉树速生丰产(年平均生产量在松、杉等2倍以上),是难得的短周期工业用材树种,我国木材缺口较大,巨大的经济效益,是南方遍地开山种桉树的原因。2013年中国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作会议报导:我国桉树人工林面积达440万公顷,占世界桉树的22%;而我国桉树年生产木材超过2000万方,占全国木材产量的四分之一。 较云南、福建都要偏北的,纬度达到30°45左右的成都,也能见到不少桉Eucalyptus robusta,尤其城市公园、小城民居里,还有散生的巨大的桉树,好像是很古老的树了。其实桉树引入我国也才百来年的历史。 眼下还在开花,远望叶似弯柳,花似黄絮。走近看,地上全是黄色须须(雄蕊),还有一个个滴溜溜的“小酒杯”,黄而薄的(花瓣)与黑而硬的(蒴果)。 如看到枝条上的花,花蕾像一个两头尖的陀螺(下半是萼管,上半是花瓣);开放的花,会脱落掉上面的帽子(花瓣),露出许多雄蕊;开败了的花,雄蕊也会掉落,露出下半萼管和与之合生的子房,子房发育成果实,也是带着这萼管,看起来还是像小酒杯。蓝桉因此得了“一口盅”的俗名。 桉树有许多种,我国百余年来引种了80多种,但是没一种是原产的,都来自于澳大利亚及其附近岛屿,那里有600多种桉树,桉属Eucalyptus的区系便是5型:热带亚洲至热带大洋洲分布。桃金娘科整体都是以南半球为主,尤其在澳大利亚。因为这一原因,我国引种的桉树,适生地也就是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福建、四川、重庆,到不了更北的楚地。也是南方的大规模种植桉树,使木材霸主由东北转移到南方。 对桉树的选育仍在进行,抗寒品种的出现使它的分布逐渐北移。然忘了哪一年冬天,气温特别低,那一年昆明的桉树冻死了许多。 人与天的争斗,从没停止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