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莉好、泥蒿与蒌蒿

 植物札记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芒种,在川西南大渡河边逛菜市场。

除了随处可见的车厘子和桃,

干燥的蒲公英全草,

就只见一种特殊花纹的粽叶。

只得继续昆明的野菜!

         纂新菜市里,除了正规铺面,

还有些婶婶婆婆会在边上卖野菜。

薄荷、蒲公英、马齿苋,

是常见的野菜。

还有种带一点点叶的菜杆杆,

挂了个牌牌,但“莉好”是啥不知道。

后来终于听懂了另一家摊主的介绍,

原来是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湖北人爱吃泥蒿炒腊肉,

泥蒿便是蒌蒿。

年少吃得多,自进川渝就吃不到了。 所以看到也不认识。

南京菜里也有它,称芦蒿,

芦蒿香干亦是特色菜。

还有江西所吃黎蒿,

各种名称,都是蒌蒿的别名。

古籍里还有蘩、蒌、蔏、皤蒿、蔏蒌等名称。

蒌蒿之名气最大,

比如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PS:说芦芽是芦苇的芽,无锡的布谷今年跟我云分享了)

宋人写蒌蒿的诗最多,

对其味道也最推崇。

有一首长诗还写了:

蒌蒿见录尔雅篇,族谱系出荆楚壖。

可见湖北爱吃蒌蒿古来有之。

虽蒌蒿还算地方特色菜,

但它的分布其实很广泛,

从南至北多省都有,

喜水,水中湖岸林下都可生长。

许多不食用的地区,

也会以之全草入药。

有止血、消炎、镇咳、化痰之效,近年来发现用于治疗黄胆型或无黄胆型肝炎良好;民间作“艾”(家艾)的代用品;四川民间作“刘寄奴”(奇蒿)的代用品。

半夏从老家寻到野生蒌蒿,

给我挖了两株。

我种在花盆里放阴湿处,长得还挺好,就是向光效应导致茎杆歪曲。

有高茎杆,柳条锯齿叶,

叶背灰白棉毛,和蒿香。

是多年生,割了会再长,

但两根实在不够塞牙缝。

写蒌蒿族谱的宋诗人郑清之,

也是《旧冬得蒌蒿数十根植之舍傍今春遂可采撷辄持》,

所以还得等它繁殖一些。

或者,寄希望于云南的蒌蒿。

所谓一月芦二月蒿,

三月四月当柴烧。

可眼下云南蒌蒿仍然不少,

野生的红杆或白杆,瘦弱鲜香,

栽培的白白胖胖,整齐划一。

听说南京等地吃的都是云南蒌蒿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