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刺槐和刺

 植物札记 2023-07-24 发布于四川

淘宝里下单了几斤刺槐(洋槐)花

半个多月过去还未发货

卖家前几天说,

秦岭的槐花刚开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在骗我

眼看成都的槐花谢了

但槐花饭滋味还萦绕心头

终究没舍得取消交易

路边麦冬草丛里冒出几枝小刺槐

是刺槐枝条被人丢在土里

类似扦插长出了根与芽

而形成的扦插苗

位置还紧贴井盖

是会被人清理掉的
因此我赶紧
扛着小锄头

挖了最小那棵回家

这国外来的洋槐树最终得名“刺”槐

源于它有托叶变成的托叶刺

托叶着生在叶柄与茎的连接处,

是分居两侧两枚(有时也会合生)

因此刺槐的刺是成对出现。

我挖的刺槐扦插苗很小

复叶叶柄处的托叶小而柔弱

还不能称为刺

我去看刺槐的大树

靠近枝顶槐花处的复叶

许多托叶也还没变成刺

是细嫩的叶质

所以薅槐花一点不伤手

离顶部远一点的复叶上

托叶刺就明显了

宽大基部长出锋利的刺尖

似闪着寒光的毒针

再老一些的枝条上

托叶刺更短更扁

在树干上,还偶尔看到残留的刺

当然它不咋成对

同样长托叶刺的植物

还有人们爱吃的枣Ziziphus jujuba

它的每对刺,比刺槐的还要长

今年终于不堪其扎

将家中的枣树毁灭了

反正它只结酸枣

除了托叶变成的刺

还有侧枝变成的枝刺

成都街头比刺槐更常见的

皂荚Gleditsia sinensis 

树干和枝条上

便有圆柱形的枝刺

这刺单个地生,刺上还有分枝

有时更是成片长在一块

还有常见红花的贴梗海棠

其短枝形成的刺

也是枝刺

这刺伤害力不大

有时还容易被忽略

枝刺又可称茎刺

刺的内部有维管组织

不容易拨下。

而另一种长在枝干上

却容易拨下

没有维管组织的

称为皮刺

是带刺玫瑰的刺

各种野泡覆盆子的刺

还有叶刺

是仙人掌的刺

当然还有果实的刺

那就更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