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武则天为了当上皇帝,对自己的几个儿子也是毫不手软。该杀的杀,该贬的贬,为了权力,母子之间的亲情早就荡然无存。 公元684年,刚登基55天的李显因为大肆提拔亲信,遭到了武则天的不满,废除了他的帝位,将他贬到了偏远的房陵。 到了武则天晚年,皇位到底是传给儿子还是娘家的侄子,始终摇摆不定。 幸亏在狄仁杰的建议下,武则天才终于决定把皇位传给李家,又把李显召回立为皇太子。 只是君心难测,武则天80多岁了,病重卧床,已无力管理朝政,但却迟迟没有还政给李显的意思。 更让李家不放心的是,武则天所宠幸的二张兄弟也开始对皇位虎视眈眈。 而在武则天病重的那段时间里,又只允许二张兄弟陪伴在她的身边。 武则天究竟是怎么想的呢?政局越来越变幻莫测。 在这最关键的时刻,万一二张兄弟玩花招,让武则天改变了传位给儿子的主意,那李唐宗室面临的将是灭顶之灾。 为了能让太子李显顺利接班,以张柬之为首的大臣们决定发动政变,杀掉二张兄弟,逼武则天退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神龙政变”。 事件发生在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虽然一直深受武则天重用,但他心系的始终都是李唐江山。 张柬之联合同僚、军方和李唐宗室冒着生命危险,闯入了武则天养病的长生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了二张兄弟。 武则天抬头一看,一片刀光剑影,知道大事不好,问道:"是谁在兴兵作乱?“ 张柬之说:“张易之、张宗昌谋反,臣等奉太子令将其诛杀。” 武则天看了看李显说:“原来是你,既然已经杀了张家兄弟,那你就回东宫吧。” 李显向来惧怕母亲,听到这句话竟真的老老实实地往回退。 这时,桓彦范硬拦住太子说:“太子怎么能回去呢?太子早已成年,理应继承祖业,请陛下传位太子!” 武则天被逼无奈下,只好退位让给太子。 这场政变非常成功,二张被铲除,武则天禅位,李显顺利登基。 李显上位后,对功臣们进行大肆封赏。 张柬之、桓彦范、敬辉、崔玄暐、袁恕己五大功臣,全部官封宰相,爵赐郡公,控制了中央政府。 参与政变的武将们也全部加官进爵,赏赐都很丰厚。 相王李旦被封安国相王,太平公主封为镇国公主,能公开参政。 李显封赏功臣的力度还是很大的。 但赏完后,他很快发现了问题。 他环顾四周,满朝上下自己的嫡系大臣寥寥无几,他简直就是个光杆司令。 于是,他就开始张罗着培植亲信,将原先被武则天罢免的官员赦免召回,将无罪的升官。 但宰相的位置已经被功臣集团占满了,自己的人已经塞不进去了。 李显又开始加强妻子韦皇后的势力,允许她参政,培养自己的势力。 除此之外,李显为了坐稳位子竟然想着拉拢武家,主动向武三思抛出橄榄枝,想得到武家的帮助。 早在神龙政变之时,就有人劝张柬之和敬晖,让他们赶紧把武三思也杀了以绝后患。 但是张柬之却认为,武三思这种罪大恶极的大魔头应该留给皇帝去杀,这样有利于树立他的君威,皇帝的宝座也能坐得更稳当。 可让张柬之万万没想到的是,李显非但不杀他们,还决定与他们合作,反过来对付功臣集团。 功臣们当然慌了,连连上书,一方面劝诫皇帝吸取武则天的教训,不要让韦皇后干政;一方面劝皇帝要控制武家人的势力,以防他们东山再起。 然而,功臣们咄咄逼人的气势,更坚定了李显削弱他们势力的决心。 当然,确实也有功臣居功自傲,借机使劲提拔自己的亲信。比如,桓彦范就谎称自己的大舅子也参与了政变,要求给他升官。 李显明知这是撒谎,但迫于功臣的压力,也只能照办,对此李显很是憋屈。 为了尽快铲除功臣,李显找到武三思商量对策。 武三思对这帮大臣早就恨之入骨,自然会牢牢抓住这样的好机会。 他给李显出的主意是先”明升暗降“,将他们的爵位从公提升到王,但同时罢免他们的宰相职务,如此便可除去了他们的实权。 紧接着,武三思开始制造冤案,把功臣贬官。 第一个案子是“王同皎谋反案”,王同皎是李显的女婿,也是参与神龙政变的武将。 他对武三思重新掌权很不满,密谋要杀了武三思和韦皇后,结果泄露了风声,被武三思反咬一口,诬陷他谋反。 王同皎被处死,五大功臣也被诬告与王同皎暗中勾结,将他们贬到了地方,剥夺了王爵。 第二个案子是“天津桥匿名信案”,也是武三思炮制出来的。 他暗中命人写了一份传单,宣传韦皇后与武三思的不正当关系,张贴在热闹的天津桥,让李显丢尽了面子。 李显命人去调查此事,查来查去,最后查出的结果居然是张柬之等五位功臣干的。 李显虽然恨得牙痒痒,但因为功臣都有免死铁券,还是免了他们的死罪,将他们贬到了岭南。 都一把年纪的人了,落得如此地步已够凄惨了,但武三思还是觉得斩草除根才放心。 皇帝不杀,那武三思就瞒着皇帝,先杀了再说。 五人中81岁的张柬之和68岁的崔玄暐,因年龄大,经不起折腾,死在了路上。 剩下的三人,下场可就惨了。 桓彦范被绑了起来,放在竹刺上来回拖拉,身上的肉被一片片扯下,最后露出白骨,还剩一口气,酷吏又举起大棒活活将他打死。 紧接着又逮捕了敬晖,敬晖是被一刀刀把身上的肉削下来而死,可谓千刀万剐。 最后一个是袁恕己,他是被强行灌下了有毒的野葛汁,这种毒汁喝下犹如铁钩钩入咽喉,剧痛无比。 他痛得满地打滚,手死死抓着地面,指甲都全部脱落了,最后又被乱棍打死。 至此,五大功臣全部铲除,各有各的归宿。相比之下,张柬之和崔玄暐还算是幸运的了。 好在善恶终有报,武三思也没好过几年,就被李显的儿子发动政变杀死了,遗臭万年。 糊涂的李显被韦皇后设计毒杀,皇位也与他的子孙无缘了,由相王李旦的后人传承下去。 而张柬之被唐睿宗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文贞。后来,唐玄宗又下诏让张柬之配享中宗庙庭。 他的功绩被永远载入史册,铭刻在后人心中。 历史是公正的,他让英雄流芳百世,受世代敬仰;让坏人遗臭万年,遭后人唾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