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毒杀菌和培藻控藻怎样做才可以相辅相成而不是相生相克?

 蛙先生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随着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消毒工作也越来越重要,消毒已成为养殖过程中避免外部生物因素的主要途径,同样,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培藻、控藻一直是养殖朋友重点关注的环节之一。

在以后的对虾养殖中,培藻控藻将继续在对虾养殖中发挥重要作用。系统概念的引入将为两者的应用技术带来更实际的改进。

01
消毒环节需要系统

我们应该摒弃原来的一次消毒或两次消毒而创造舒适的思维,现在我们的池塘和周边养殖水体经过我们长期的“培育”,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系统。此外,该系统还高度含有致病性病毒、细菌或影响对虾的生长。

因此,为了实现成功的养殖,我们须对池塘和养殖水体进行消毒,以有效杀灭、隔离或抑制虾体中有害微生物的存在或大量繁殖。

消毒工作必须系统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必须突出重点。

首先是彻底消毒清塘(尤其是底质)。

消毒前最好翻塘并晒塘,并尽量排出底质中的有害因素,这是一个无法通过消毒解决的问题,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在翻塘和晒塘前进行消毒。这样,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得以释放,其次,水体的消毒效果得以有效增强。

在这个消毒过程中,最好使用生石灰,使用量大,消毒彻底

选择它的原因是:第一,它价格便宜,没有副作用,适合大量使用;第二,除了消毒,它还可以有效调节池塘的pH值(从酸性到碱性)。

池塘干净了,流入的水中也有有害生物和因子,因此也应进行消毒。但是,这种消毒应尽可能“半消毒”(剂量应减半),以防止消毒剂残留和对养殖动物的副作用,最好选择消毒剂是含氯类消毒剂

具有使用量少、效果好、防止破坏水体整体稳定性的优点。

02
养殖过程消毒

抑制早期大量未被杀死的有害微生物,并确保其处于合理的储存范围内。

消毒方法为“四分之一消毒”(1/4用量操作)。消毒频率在养殖初期约为20天一次,后期约为10天一次。按照90天的养殖周期,大约要做4-5次的弱消毒。

所使用消毒剂最好也选择含氯类

这样,由三个阶段组成的系统消毒可以确保池塘水体无害,进水无害,养殖水体无害(这里的无害不同于无毒,有害细菌和病毒也可以在合理的量内被视为无害)。

三个阶段缺一不可,因此可以认为消毒工作确保了养殖的成功。

03
培藻控藻环节需要系统

培藻控藻环节的直接目的是提供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所需的藻类可以在整个虾养殖过程中保持充分、长期和可持续的生长。

有两种说法说明了藻类对虾养殖的重要性。一个是“我们不仅是培藻,而且在'过料’期间为对虾培养良好的饵料和溶解氧”。

另一种说法是“人工增氧仅为对虾养殖需求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由藻类的光合作用提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必须培育藻类。

养殖前期培藻工作在不同时期操作方式有所不同。

首先,藻类是在年初首造培藻,根据过去两年发生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性分析:藻类的生长不仅取决于营养物质,还取决于适宜的气候条件。这两年的日期和气候有点偏差,而且日期比较超前。

有些客户只看日期,不看气候,它们在气候变化之前放苗,从而导致排塘。原因之一是培藻的失败。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气候,适时培藻并放苗。年初,池塘和水体经过晒塘和消毒后,营养物质相对较少,必须补充。这些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盐等,当藻类肥起,即可进行放苗工作。

中后期藻类培养的方式不同。

通过早茬虾的养殖,池塘底部沉积了大量残饵、粪便等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基本上可以满足培藻的需要。

因此,一些客户采用的“清水放苗”的依据就来自于此,藻类必须培养,但不需要补充有机物质和无机盐。考虑到底质中的有机物是一个缓慢释放的过程,可以适当将放苗的时间延长,这就成为所谓的“清水放苗”。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我们关于藻类的工作被转化为养藻和控藻,但这项工作仍然非常重要,而且更加复杂。

单一藻类要经历发育、生长、繁殖和凋亡的过程。整个池塘中的藻类也有其自始至终的发展过程,即藻相。但是,在养殖过程中,我们尽量延长藻相,延缓衰老和死亡,并在藻类死亡之前做好藻类的换相工作,以防止藻相的大起大落。

鉴于此,首先,我们应该通过控制整个池塘水体的肥力来减缓藻相的上升和下降。当肥度过高时,我们应该经常少量换水,并间歇性地泼洒腐植酸钠和其他络合剂或吸附剂,以增加藻类生长的空间,及时排出死藻。如果过瘦,需要补充一些营养素,但应防止如早期的肥塘方式。最好补充一些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

须禁止投入大量的无机或有机肥料。主要原因是残饵和粪便的不断供应,为藻类生长补充了氮、磷和其他常规元素。在藻相的生长期,需要间歇性地少量换水,经常观察,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以防止藻相老化

如果藻相难以维持,在后期,当出现“倒藻”现象时,有必要及时泼洒腐植酸钠和其他络合剂或吸附剂,以去除老藻、死藻。同时,应增加水体交换量,并在最短时间内做到更新藻相。然后,如果水体太瘦,适当添加一些微量成分,以确保藻相的及时恢复。

在养殖后期,水体相对较浓,藻相难以控制。此时,应连续地进行更换水,并定期泼洒沸石粉等络合或吸附剂,以及时排出死藻。由于水体在后期处于过肥状态,一般情况下禁止补给营养素,以防止出现“倒藻”等情况。

藻类培养和控制的整个操作内容可以分为肥水以及提供一些微量元素(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换水、泼洒腐植酸钠和其他络合剂或吸附剂以排出死藻,并定期观察。

工作的具体实施取决于不同时间段的不同藻相,并选择有效的应对操作方法。有了目的、方法和监督,培藻和控藻工作并不困难。消毒、培藻和控藻的系统性概念操作。保证了水体的“清洁性”和“肥、活、嫩、爽”。这为对虾的成功养殖提供了先决条件。

点个赞与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