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失守,封常清被李隆基斩杀,多年后法国发现一封遗书催人泪下:如果泉下有知,我必带军平灭贼寇

 俊慧文史苑 2023-07-24 发布于山东

1900年,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里,有人发现了一批珍贵文件。

但当时腐朽的清政府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些文件的珍贵,被海外多个国家的考古学者花低价买走。

其中有一封失传已久的遗书《封常清谢死表闻》,已流入到法国,现藏于巴黎国立图书馆。   

这封遗书是大唐名将封常清临死前写给李隆基的,字里行间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若使殁而有知,必结草军前,回风阵上,引王师之旗鼓,平寇贼之戈鋋。生死酬恩,不任感激,臣常清无任永辞圣代悲恋之至。--《封常清谢死表闻节选》

大意是说,他死后,若泉下有知,必带领大军,再上战场厮杀,平灭贼寇。

一个被冤杀的大将,在临死前心里想的不是怨恨,而是对国家的担忧和期许。

即便是死了,也希望灵魂能继续战斗,平定贼寇,还江山安定。

封常清对大唐的忠心日月可鉴,又恰逢国难,用人之际,李隆基为何狠心将他斩杀?

封常清,唐蒲州猗氏县人(今山西临猗县),幼时外祖父犯罪被流放到安西充军,封常清别无亲人,一直跟着外祖父过着清贫的日子。

好在外祖父爱读书,有空就教封常清读书学习,在他的教导下,封常清逐渐长成了一个学识渊博、有才华的人。

三十多岁后,他因仰慕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想尽办法投靠到他的麾下。

但一开始,他也没有引起高仙芝的重视。

封常清长得很丑,眼睛有毛病,还是个瘸子,在部队里经常遭受别人的冷眼,只能干些最脏最累的杂活,才华始终无处施展。

公元741年,高仙芝率军大破达奚叛军。仗刚打完,封常清就写好了捷报,就连高度追求完美的高仙芝看了都大赞奇才,捷报内容简直跟自己所想的一模一样。

自此,高仙芝就开始重用封常清,在高仙芝的身边为他治理军务,出谋划策,两人相处融洽,关系亲近,高仙芝经常亲昵地喊他封二。

高仙芝与封常清强强联手,取大小勃律,征服撒马尔罕和塔什干。

由于军功卓著,封常清官职一路飙升至权知北庭都护,持节充伊西节度使。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过像样的抵抗,所到之处,唐军弃甲曳兵是常态。

李隆基听闻勃然大怒,在朝堂上问:“谁能带兵征讨叛贼?”

封常清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说:“我愿意前往洛阳,开府库,招募新兵,很快就能把安禄山的首级拿来献给陛下!”

李隆基闻言大喜,当即下令任命封常清为范阳、平卢节度使,赶赴洛阳,准备迎击叛军。

然而,现实却重重地扇了封常清一巴掌。

由于唐军一触即溃,安禄山的大军来得实在是太快,根本就没给封常清训兵的时间。

封常清在洛阳紧急招募了6万流氓、混混、叫花子之类的新兵,而留给他们的训练时间只有几天,安禄山的大军就杀来了。

封常清这才意识到自己在李隆基面前夸下的海口,根本就是脱离战场实际的欺世大言。

说白了,如果战败,他所犯的就是欺君之罪。

封常清紧急抢占了天险虎牢关,但虎牢关却是易攻难守,再加上军队质量不高,叛军不费吹灰之力就踏破了虎牢关。

封常清只能且战且退,五战五败后,洛阳失守。封常清冒着漫天飞雪,狼狈地率领残部,好不容易突围出来。

洛阳是唐帝国仅次于长安的统治中心,洛阳失陷后,京城岌岌可危。

封常清一路西撤到了狭郡,狭郡是李隆基布置的抵御安禄山西进的第二道防线,而狭郡守将正是老上级高仙芝。

封常清经过深思熟虑后对高仙芝说:“我与叛军血战多日,他们实在太强大了,我们难以与其争锋。潼关兵少,为确保长安的安全,我们应该弃守狭郡,去坚守潼关。”

事实上,封常清的建议并没有错,狭郡无险可守,更难阻挡叛军铁骑,硬拼的结果只能损兵折将,而退守潼关天险,才是最有效的抵挡叛军之策。

包括后来的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大将,都是坚决建议死守潼关。

只要潼关守住了,给予郭子仪、李光弼缓冲时间,等待他们端掉叛军老窝,以其家属威胁招降士兵,叛军必内乱,失去战斗力,到时勤王大军再来解潼关之围,安禄山怎有不败之理?

高仙芝也很赞同封常清的建议,二人火速带领军队退守潼关,整顿败军,修缮装备,提高士兵士气。

很快士兵严阵以待,吓跑了前来攻克潼关的叛军崔乾祐。

封常清兵败后曾三次派信使入长安,一方面是向皇帝请罪,另一方面是想向皇帝汇报前线战况,商讨应敌之策。

在他的《封常清谢死表闻》一信中,是这样说的:

臣之此来,非求苟活,实欲陈社稷之计,破虎狼之谋。
一期陛下斩臣于都市之下,以诫诸将;二期陛下问臣以逆贼之势,将诫诸军;三期陛下知臣非惜死之徒,许臣竭露。

封常清在向李隆基陈述自己之所以败逃,并不是为了苟全性命,而是希望能将前线的一首信息汇报给李隆基。

此外,他还说自己狼狈归来只有三求:

一求陛下将他斩于长安闹市,以告诫后来诸将;二求陛下能听他详细讲解叛军军势,使后来的诸军能引以为戒;三求陛下能相信他并非怕死之徒,以全他之微志。

封常清战败后已经猜到了自己的结局,他之所以活下来,是希望还能为国家尽点微薄之力。

如果李隆基能见他一面,积极听取他对叛军的重新认识,对他后面的战略布局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盛怒下的李隆基根本就不肯见他的信使,没有办法封常清只能亲赴长安谢罪。

但中途又被李隆基下令命其返回潼关,削掉官职,让他以平民身份在高仙芝军中效力。

封常清与高仙芝利用潼关的地理优势,加上二人出色的军事经验,守住潼关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如果不出意外,潼关不会被破,安史之乱很可能提前结束好多年。

但命运偏偏不肯饶过他们。

李隆基派去的监军边令诚因高仙芝不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在李隆基面前诬陷高仙芝、封常清不战而退是贪生怕死,又诬陷高仙芝贪污军饷。

李隆基本来就对二人心怀不满,边令诚又是他的亲信,对他的话深信不疑,直接下令将高、封二人斩杀于潼关战地。

封常清并不惧死,只是很遗憾李隆基不肯听他对叛军的军事分析。

所以,他掏出这封《封常清谢死表闻》恳求边令诚能交给皇上。

信中他苦苦哀求皇上不要轻敌,早日克服安史叛军,重塑开元盛世!

可惜的是,这封信并没有引起李隆基的重视,或者他连看都没看,亦或者这封信压根就没到他的手里。

曾为大唐立下赫赫战功的封常清,死后只用一张破竹席将他包裹一下,草草掩埋。

紧接着,高仙芝也随他而去。

死前,他对着包裹封常清的破席子哭着说:“封二啊,我一路提拔你,没想到今天我们能死一地,这就是命吧。”

后来潼关还是破了,巨人般的大唐差点倒塌,这究竟是谁的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