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人生病的病因有哪些

 风声之家 2023-07-25 发布于江苏

/

      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原因。凡是可以破坏人体的生理状态,导致疾病发生的一切因素与条件,都属于病因的范畴。知道了生病的原因,我们就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对病因的认识途径,并不是通过实验、分析和微观等方法,对病原形态结构进行具体地了解。中医的病因学说是根据长期医疗实践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形成的,其内容与中医的病机、辨证、诊断、治疗等紧密相连,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病因的分类

病因的种类很多,有外感的“六淫”,有内伤“七情”,还有饮食、劳倦、虫兽、外伤……等。为了便于掌握各种病因的致病特点,以指导预防和治疗,古代医家曾作了病因分类。早在《内经》就已提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素问·调经论》)。把病因归纳为阴与阳两大类。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明确地把病因分成三类,说:“千般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至宋·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在《金匮》三类病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六淫邪气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劳倦、虫兽、金刃等为不内外因。应当指出,他所说的“内因”、“外因”是指致病因素的来源,并非哲学上的内因外因概念。而“不内外因”乃是指六淫七情之外的所有致病因素。尽管这种提法不尽恰当,而他的三因论作为病因分类法,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后世医家根据三因论的原则,基本上把“六淫”及疫疠邪毒所致的疾病列为“外感”,其它“七情”房室、劳倦、饮食等所致的病称为“内伤”,而虫兽咬伤、金刃创伤、水火烫伤等则属于外伤科范围。此外,瘀血、饮等在一定条件下转为致病因素时,也属于病因范围,但瘀血痰饮是病理产物,故有关瘀血痰饮的致病作用放在病机部分加以讨论。

二、时令与六淫

      中医学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内经》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说:“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时令气象的变化与自然界物候现象和人的生命现象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一观点贯串在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中,也充分体现在病因学内。

      《内经》还对四时季节的多发病、流行病作了比较符合实际的记述。如“春善病鼽,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对四时存在多发病的现象,分析其原因,最明显的莫过于四时不同的气候变化,其中包括气温高低,湿度大小,风量强弱,以及日照时间长短等。古人把一年之中季节性气候特点归纳和排列为风、火、暑、湿、燥、寒六气。季节性变迁的六气变化规律,为自然界万物的生长变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长期的生活中,人们逐渐发现,人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气候的变动因素有关,尤其是六气的太过或不及,常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于是把异常的六气称为“六淫”。所以六淫病因的原始概念,主要是指气象的异常变化而言。

      随着医疗实践的发展和医学理论的提高,“六淫”作为外感疾病的病因概念,其含义也有所变化,远远超出了单纯气象变化的范围。首先,在中医临床诊治中,把风、火、暑、湿、燥、寒作为一种辨证的概念。这种辨证概念是根据受病时的气候条件,尤其是对病人所表现的病候与体征进行分析,并与自然界六气的特性进行类比而形成的,即所谓“因发而知受”。这里的六淫病因实是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因”,而不是单纯的气候因素。其次,大量实践证明,六淫所致的多种外感热病,包括了许多传染性疾病,而引起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的生物性致病因素的存在与传播,又与气象、季节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六淫病因的内容,既包括了气候变化的物理性因素,也有与气象时令有关的生物性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对临床症候特性通过类比而推导的辨证概念。

六淫作为外感疾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常概称为外邪。由于六淫与气象、时令直接关联,所以六淫致病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区域性。如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秋季多燥病,冬季多寒病,长夏多湿病等。六淫可单独致病,也可以数邪兼夹致病。如痹证多由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致病。其它如风寒、寒湿、风热、湿热、风湿等,皆属兼夹致病。

      此外,在内科疾病中,除了上述六淫病因外,还有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在辨证中具有与六淫相似的类比特性,但它们都属于病机范畴,与外感病因的六淫概念不同,不属于本文讨论的范围。

(一)风邪

《素问·风论》云:“风者善行而数变”,指出风邪的主要特点是善动多变。在自然界里,大气流动为风,故风性轻扬,来去无踪,急骤多变。与此类比,凡机体受病时与风有关,或临床表现的症状符合于上述风的特点者,均称之为风邪致病,或迳以风为病名。茲将风邪致病特点分述如下:

1.风邪四时皆可致病:故有“风为百病之长”之说。其具体内容包括自然界的风及来自大气中的多种外感疾病的致病因素。前者如“受风寒”、“汗出当风”“卧出而风吹之”等;后者可由皮毛腠理或口鼻呼吸而侵入人体。外感风邪常兼夹寒热燥湿等外邪。如外感病初起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塞流涕、脉浮等,称为风邪袭表或伤风感冒。有喉痒咳嗽,咯痰胸闷甚或气急喘息者,称为风邪束肺。其恶寒无汗,口不渴,咳痰清稀或关节瘦疼,舌苔白腻,脉浮紧者为风寒;咽喉红肿疼痛,口渴,舌红苔黄,痰稠者为风热。风寒、风热的症状常见于多种外感疾病的早期。

2.风性动摇振掉:凡症状具有震颤、抽搐等特点者均属风的范围。例如,破伤风的主症是阵发性项背强直、角弓反张、口噤不开等,是风邪从皮肤伤处侵入人体所致,故以破伤风命名。癫痫病具有卒然倒下、抽搐、不省人事等症状,所以又称为“羊痫风”。炎暑时节出现高热、嗜睡、痉厥、抽搐等症状者,称为“暑风”。而外感热病极期出现痉厥、抽搐,以及因精血不足,筋脉失养,而出现震颤、抽搐、摇晃者,均称之为“动风”,属于内风范围。

3.风性变动不居:如肌肉关节酸楚疼痛,呈游走性,发无定处,为风邪偏胜,称为“风痹”“历节风”。又如皮肤瘙痒及皮疹突然发生,时有时无,隐现无定者,称为“风瘾疹”。诸如此类病证,其症状表现出流动多变的特点,故认为是风邪所致。

4.风性轻扬上浮:根据风的这一特性,凡症状多见于头面等人体上部者,则认为是风邪所致。例如,浮肿初起见于头面目下,有表证者称为“肾风”;兼有表证而肿势较甚者,称为“风水”;初起憎寒壮热,头面肿大,目不能开的颜面“丹毒”,称为“大头风”;头部皮肤瘙痒,落白屑,毛发易脱者,称为“白屑风”等均是。

(二)寒邪

      冬季气候寒冷,万物潜藏,生机衰退。寒邪致病多在冬季,也包括其它季节因气温骤降而致病者。且寒为阴。邪,易伤人阳气。凡临床表现具有寒冷、凝滞、收引、清澈等特点者,即是寒邪致病。兹将寒邪致病的特点分述如下:

1寒性凝滞:如冻伤、冻疮、饮食生冷,以及受寒着冷等,能使人气血凝滞,经脉流行不利而致病,皆属“伤于寒邪”引起。

2.寒性收引:寒邪所伤可出现一系列收引现象。如毛孔收引,可见肤起粟粒,无汗;肌肉收引,可见颤抖或痉挛;表层络脉收引,可见皮肤苍白,体表及四肢寒冷;血脉收引而见弦脉、紧脉;肌肉关节收引,可出现拘急不利或肢体蜷缩等症状。而血脉与肌肉的收引痉挛又可引起疼痛,所以寒邪常是疼痛的主要原因。《素问·痹论》有“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的说法。临床上,痹证寒邪偏胜者,多以痛为主要症状,称为“痛痹”;疝气腹痛,痛引少腹,多为阴寒引起,称为“寒疝”。诸如此类病证,都是根据寒主收引的性质确定的。

3.寒性清澈:《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表现为排泄物清稀者,皆属寒邪致病。如感冒初起,鼻流清涕,属“风寒”;兼见咳痰稀薄者,多为“寒邪束肺”;又如泛吐清水冷涎者为胃受寒邪;小便清长,大便澄澈清冷者,多属虚寒等均是。

(三)暑

暑为夏令主气,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天气候炎热,湿气薰蒸,故暑邪致病的特点是炎热与夹湿。

1暑性炎热:暑病多见于夏季。且暑为阳邪,故暑病多见热象,常出现高热、面赤、口渴、咽干、汗多烦躁、脉洪数等症。如表现为壮热、神昏、嗜睡、抽搐等症,是暑夹风邪为患,称为“暑风”;如壮热、大汗出、气短、倦怠,面色苍白,进而皮肤湿冷,脉细弱者,则为暑伤元气。

2.暑多夹湿:暑令天气炎热,溽湿薰蒸,故暑邪致病,常兼夹湿邪。暑湿的主要症状是身热起伏,汗出不畅,口渴不欲饮,困倦胸闷,纳呆,恶心呕吐,便秘或泻,舌苔厚腻,脉濡数等。暑湿之发于秋季者称为伏暑。温热与暑邪同为阳邪,特性相似,惟暑邪仅限于夏季,温热之邪则四季都有;暑邪多夹湿,而温热之邪则往往随季节不同而有夹风、夹湿、夹燥之异,二者有所不同。

(四)湿邪

自然界潮湿之气以长夏霉雨季节最为突出。物质受潮则重滞粘腻,容易霉烂。人久居潮湿环境,每感胸闷不畅,困倦乏力。因此湿邪有潮湿、粘滞、重浊、固着等特性。凡受病与潮湿的环境有关,及临床表现上述湿的特性者,均属感受湿邪。

1.湿性潮湿:如长夏霉雨季节,气候潮湿,居处卑湿,坐卧湿地,水中作业,汗出沾衣等,均易感受湿邪。凡临床症状表现为水份较多,或湿润者,均为湿邪为患。如皮肤瘙痒,水液渗出者,称为“湿疹”;大便稀薄是“湿胜则濡泻”;咳嗽痰稀,痰声漉漉,胸闷气急者,为“痰湿阻肺”;泛吐清水,肠间水声,舌润苔腻者,为“水湿内停”;全身浮肿,小便不利者,为“水湿泛滥”等均是。

2.湿性粘滞:湿邪致病,其性粘滞而固着,一般病程较长,缠绵胶结,很难速愈。在症状上与风性变动不居相反,湿邪致病固着不移。且湿性趋下,与风性轻扬上浮有别,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故久坐湿地,涉水行走,水中作业等,易感湿邪而为下肢痹症、下肢湿疹及湿性脚气等。

3.湿性重浊:湿邪容易阻碍气机,大多有舌苔厚腻垢浊的见症。其表现为头重如裹,昏昏欲睡者,为“湿蒙清阳”。出现恶心呕吐,胸闷腹胀,胃纳不馨,便溏,口淡口甜者,为“湿阻脾胃”;其肢体肿胀,重滞难举,困倦乏力者,为“湿阻经络”;其小便黄浊,频数不利,以及妇女带下粘稠,气味腥臭,色秽黄浊者,为“湿热下注”。凡此种种均为湿邪致病。

      此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脾失建运,津液气化失常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称为内湿,属于病机范围。

(五)燥邪

      燥与湿是相对的,为秋令主气。《内经》云:“燥胜则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燥邪的主要特点为干燥。自然界空气中相对湿度低时即显得干燥,或见于久晴不雨,骄阳久曝,火热烘烤,称为“温燥”“燥热”;或见于秋凉肃杀,称为“凉燥”;或见于风吹日久,干枯皱裂,称为“风燥”;均可使土地开裂,草木枯萎。以此类比,凡在干燥环境下受病及临床表现具有干裂枯萎等特点者,即为燥邪所伤。

      外感燥邪多发于秋令干旱季节。在此期间,如证见发热头痛、无汗、皮肤干燥、口渴、咽燥、鼻干、口唇开裂、舌上少津、干咳无痰、大便燥结者,称为“秋燥”;具有舌红、鼻衄、音嘶等热性症状明显者,为“温燥”;其发于秋末,天气转凉,症见恶寒、舌苔薄白而干者,为“凉燥”。

      燥邪多由口鼻呼吸而入,最易损伤肺阴。如肺阴不足者,则更易招致燥邪入侵,受邪后病情亦较严重。至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伤津液、伤阴血而出现种种干燥证候者,乃是病机变化的结果,不属于外感病因的燥邪范围。

(六)火邪

火乃热之极,两者程度不同,性质则一,都具有炎上与急迫的特性。故火邪致病,发病急,变化快。临床上呈现一派炽热、躁烦证候。火邪分为实火、虚火两类。实火起于外感,风、寒、暑、湿、燥邪入里均有可能化火;虚火发于内伤,多由七情内郁,脏腑失调引起。实火以心、胃、肝多见,虚火则多由伤阴耗津而生,五脏均可出现。虚火又称“内火”,实属病机范畴。

----

      经常有患者问我:大夫,我的疾病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个病偏偏来找我,而不去找别人?今天,我接着上一篇文章,给大家把病因完整的说一说。让大家心里有个数,然后才能够想方设法坚决不让疾病上身!

三、疫毒

      疫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或传染性。早在《内经》就有了“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症状相似”的记载。宋·朱肱的《活人书》,进一步提出疫疠之气,是瘟疫的致病病原,该书认为“人感疫疠之气,故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至明·吴有性的《温疫论》才明确指出:“瘟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所谓“异气”、“疠气”又称“杂气”,都属于疫毒的概念。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吴氏不可能看到疫毒的形态结构,但他确信疫毒是导致瘟疫的病原。尽管它们是“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其来无时,其着无方”,“茫然不可测”。但这些疫毒之气确实是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界,人们一旦与之接触,通过口鼻进入体内,便感受而发生疫病。吴氏提出“异气”、“疠气”等病因概念,并指出这些疫毒之气有多种多样,其气不一,一气一病,即感受某种异气,便导致某种疾病,这在认识上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根据吴氏列举“异气”“疠气”所致多种疾病来看,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传变快,表证短暂,较快出现以高热、烦渴为特点的实热证;在热甚伤阴的情况下,极易逆变,出现三、厥、闭、脱等入营入血的危证。

      作为病因的毒,既与六淫、疫疠之气有密切的联系,又与其有不同之处。寓于六淫之毒,多无传染性;寓于疫疠之毒,则常具有传染性。论毒最早者为《内经》,该书认为偏胜之气为毒,并将其分为“寒毒”、“热毒”、“湿毒”、“燥毒”等类,其产生与气候有关,乃属六淫之毒,无传染性。此后晋之《肘后方》,隋之《诸病源候论》,唐之《千金方》等,先后记载有“沙风毒”“水毒”“狂犬毒”等的致病特点,除有一定季节性外,并有媒介传入的描述。此后进一步认识到如疫疹、疫痧、疫痢、疫疟、疫咳、疫喉,以及大头瘟、虾蟆瘟等,它们的病因都属于疫毒的范围。现代有人提出了“毒寓于邪,毒随邪入,热由毒生,变由毒起”的观点来解释温热病的演变,以解毒清热、解毒固脱等治则治疗温热病,丰富了中医病因的学术内容。

四、情志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在正常情况下,是人体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若外界各种精神刺激程度过重或持续时间过长,造成情志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时,则可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不和,经脉阻塞,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情志致病,主要引起五脏气机失调的病证。正如《灵枢·寿夭刚柔》所说:“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所以七情致病一般有以下两大特点:

1.情志致病损伤五脏:情志变动可以损伤内脏,其中首先是心。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精神之所舍”,故《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另外,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内脏则又有不同的影响,即“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但五脏五志之说,不应过于机械而论,应视具体病人和具体病情而定。一般说来,情志伤脏,常以心、肝、脾三脏的症状多见。

2.情志变动影响气机:《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

2. 情志变动影响气机:《素问·举痛论》云:“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说明不同的情志变化,对人体气机活动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所导致的症候亦不相同。

      情志因素影响气机的许多病证中,以肝气失调最突出,临床上常见的是“郁证”。这是多种病证的综合概念。凡具有情志怫郁,气机阻滞,进而至血瘀、痰结、火逆等,多属于郁证范围。正如《丹溪心法》所说:“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气机郁滞如果日久不愈,或气病及血,或郁而生热,或津聚为痰结,或气升而火热,变化多端,而形成多种疾病。临床所见郁证,大多属于气机失常的疾患,但日久则可导致脏腑、气血、津液的多种病变。

      情志变动过大,如长期情绪紧张,或思想负担沉重,以及暴喜狂怒等,均可扰乱心神,甚者发生神志异常的病证。临床上癫狂、痴呆等疾病多是情志损伤心神所致。

五、饮食

 人之生长发育,赖饮食之营养以维护,但饮食失宜也可以引起疾病。早在《素问·痹论》就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宋·严用和《济生方·宿食门》对此论述尤详,他说:“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一饮一食,使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滞留之患;若禀受怯弱,饥饱失时,或过餐五味,鱼腥乳酪,强食生冷果菜,停蓄胃脘,遂成宿滞,轻则吞酸呕恶,胸满噎噫,或泄或痢;久则积聚,结为癥瘕,面黄羸瘦,此皆宿食不消而主病焉。”说明饮食不节致病,多见于过食辛辣生冷,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之后,也有偏食或摄入不足而致病者。若过食辛辣、肥甘厚味,则易生热、生湿、生痰,成为某些脏腑病证的原因;过食生冷,则常损及脾胃阳气,出现一派脾虚证候;暴饮暴食,常成食滞,使脾胃失运,出现食伤脾胃之症;偏食或营养摄入不足,常可引起如雀盲、脚气病气血不足等病证;误食有毒食物,则可导致不同特点的食物中毒症。

六、劳伤

      过度而持久地进行某种劳动(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超过人体所能承受的限度,则常由劳而倦,由倦而耗伤气血,影响脏腑功能,导致疾病。因此,中医将劳倦列为常见的内伤病因之一。正如《素问·宣明五气篇》云:“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指出了持久地从事某种特殊的活动或单调的动作,可以造成某一器官或组织的过度疲劳,而发生疾病。同时也应注意“久坐伤肉,久卧伤气”。这说明过逸少劳亦有不利,也可为病。常见卧床过久,多坐少动的人,每多两足痿弱,肢体乏力,饮食减少。可见终日坐卧,则气血流动缓慢,肌肉筋骨活动能力减弱,脏腑功能活动降低,消化功能减退,抗病能力低下,从而发生各种疾病。因此,既要防止过度劳伤,也要避免久坐久卧,进行适量的活动,这样才会保持身体健康。

另一方面,劳伤还有一个意义,是指房劳过度。房劳过度,常会造成肾精亏损,从而产生腰痛,头目眩晕,耳聋耳鸣,干咳气短等一系列的肾虚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