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丽丽 || 从管理走向教育:班级治理的三条底层逻辑

 老友茶馆 2023-07-25 发布于北京

导读

作者在和学生共创班集体的过程中,遵循教育治理“管理退后,教育向前”原则,形成班级治理的三条底层逻辑。一是以核心价值观为班级铸魂,让学生在个性化成长的同时形成确定的集体精神品格,增强班级凝聚力;二是以组织结构变革为学生赋能,通过重新定义学生角色和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创造新的教育生长点;三是以制度改进为发展助力,通过优化班级规章制度支持学生自主成长。

图片

全文共6258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班级是当前大多数中小学校教育教学发生的基本单元,是学生校园生活的核心区域,在学生成长和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班级管理强调班主任权威,侧重于对学生进行规范、实施控制,班级育人功能发挥有限。而班级治理则强调在班级建设中要“多元共治”[1]与“学生自治”相结合,让“管理退后,教育向前”,能够更好地彰显班级在塑造学生人格、引领学生发展上的重要价值。笔者基于教育治理的逻辑和理念,在和学生共建班集体的过程中,以问题为原点,以实践为抓手,持续探索组织成就个体成长的更多可能性,梳理形成以下三条班级治理的底层逻辑,旨在释放更多成长动能,更好地服务学生发展。

图片



以核心价值观为班级铸魂,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建设要突破的第一个核心问题是班级的凝聚力从哪里来。班级凝聚力建设是一个群体智慧众筹与个体精神成长相伴相生的过程,群体创造吸纳个体意志,个体意识升华为群体共识。其中,核心价值观是班级凝聚力建设的“魂”,具有引领方向、约束行为、激励成长的重要作用,能够明晰集体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引领学生在个性化成长的同时形成确定的集体精神品格。为形成和深化班级核心价值观,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方法。

1. 勾勒班级建设蓝图,树立“成就学生发展”的愿景使命

提出学生成长的目标愿景,勾勒班级建设发展蓝图,是确立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在此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从“班级奋斗目标”到“班级战略目标”再到“班级愿景使命”的跨越升级,班级的使命也从管理意义上的“要求学生去做”向治理意义上的“成就学生发展”转变。

第一阶段:形成班级奋斗目标,体现初创班级的短期发展要求和对学生当下的期待。在高一年级第一次班会上,我们采用问卷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基于学生对“你擅长的领域”“你喜欢的书籍或电影”“你对自己和新班级的期待”等10个问题的回答,梳理提炼出全班同学对自己和班级的共同期待,形成了“学业更进一步,身心健康愉悦,人际关系舒适,学会自我规划”的班级奋斗目标。

第二阶段:形成班级战略目标,关注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规划。班级奋斗目标是短期目标,难以对学生未来发展起到指引和规划作用。为此,我们成立班级“文化建设”项目组,对学生的兴趣特长、选科倾向、理想大学、目标专业和职业规划等情况开展综合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着眼学生未来的班级战略目标——身心健康,志向远大,学会学习,懂得规划。

第三阶段:形成班级愿景使命,凸显组织成就个体成长的价值。班级战略目标依旧是给学生定目标和提要求,没有体现班集体对学生个体成长的价值。我们进一步调研学生需求,结果显示学生希望在班级里能展示个性,能加油充电,能快乐学习,能获得更多资源支持。于是,“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生命场、能量圈、乐学园”的班级愿景,以及“创造高中生活的不同凡响,助力每位同学的各具风姿”的班级使命,在这一阶段应学生成长的真实需求而生。

图片

2. 凝练班级核心价值观,保证班级教育行动不跑偏

基于班级建设蓝图和愿景使命,我们通过多个富有针对性、挑战性的活动和任务逐渐梳理出以下三条班级核心价值观。

第一条核心价值观:珍视差异带来的成长可能性。班级初创伊始一般会开展新同学之间的自我介绍和破冰活动,鉴于传统自我介绍和硬性破冰效果不够理想,我们特别开设“学生成长论坛”,利用开学第一个月每日“晚点评”时段,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内容和方式,轮流进行5~15分钟的“学习无边界”分享,以此向同学和老师呈现独特、丰富、立体的自己。在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及其带来的个体多样性和成长可能性,认为应该倡导以差异取代差距,由此形成了“珍视差异”的班级核心价值观。

第二条核心价值观:乐于把发现和创造分享给他人。“学生成长论坛”深受同学们喜爱,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利用班级碎片化时间,将零散的分享活动以主题牵引进行系统化设计,打造班级“学习无边界”系列主题课程。课程每天进行、每周复盘,学生在这里发现、分析并探究解决真实问题,实现自主快乐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分享成为学生之间的一种交往方式,“乐于分享”也逐渐成为我们班级的核心价值观。

第三条核心价值观:鼓励试错并期待成长。班级应该是鼓励学生试错的地方。在一次次试错中,学生能够启动解决问题的雷达,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能够看见真实的生命个体,找到教育契机并帮助学生实现成长飞跃。在这样的价值取向和集体氛围引领下,我们形成了“鼓励试错”的班级核心价值观。

图片

3. 具象表达核心价值观,让抽象观念嵌入学生现实生活

如何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嵌入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用得上、带得走、可回忆,从而将价值观念更好地深植内心、化作行动?基于思考,我们探索将核心价值观变成多种形态的生动具象的班级符号,打造能够承载集体共同记忆和引领学生抱团成长的有效载体。

一方面,我们发起“给班级起名”项目,赋予班集体特定的拟人化品格。在该项目中同学们集思广益,最终“修远”一词脱颖而出,获全票通过。“修远”取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意指探索真理的步伐不会停歇。自此,“修远班”的名字和“修远以达卓越”的精神品格逐渐成为我班学生的共同追求,于无形中引领学生不断向前、自我超越。

另一方面,我们推出带有班级基因的文化产品,打造班集体独有的精神标识。我们围绕班级文化建设推出一系列项目进行智慧众筹,如研制班级环创方案,设计班级LOGO,制作笔袋、钥匙扣、文件夹等带有班级基因的学习用品等,此外每个小组也要设计或明确自己的特色徽章、宣言和目标。这些带有班级基因的设计和产品是链接学生和集体、现在和未来的精神纽带,在研发、制作、使用它们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深化对班级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而且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加强。

图片



以组织结构变革为学生赋能,创造教育生长点

组织的结构决定了组织如何运转以及运转得如何。在传统的班级组织结构中,班主任事务繁重同时拥有较大权威,班干部层级颇多且伴随职责不清,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和班级的健康发展。因此班级建设需要突破的第二个核心问题是,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既能解放班主任又能赋能学生?对此,我们探索对班级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力图通过组织重构让班级事务和学科学习成为教育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发展优势、探究分享、承担责任中锤炼个人品格。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策略和方法。

1. 重新定义学生在班级组织中的角色

李希贵校长在《学校如何运转》一书中从功能出发,把学校结构重新划分为战略高层、教育教学一线、中层管理者、支持人员和研发平台五个部分。[2]我们将该结构迁移运用到班级组织结构变革中,变革后班级由战略高层、支持人员、研发平台、中层管理者和班级一线五个要素构成。通过变革,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让学生有机会不定期重新定义自己的角色,不仅有效提高了班级管理效能,更为学生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与可能。

其一,战略高层多元共治,实现班级管理分权。在传统班级管理中,指挥权和决策权往往掌握在班主任手里。我们打破这种“一元独治”,组建由团支部、班务会和家委会构成的班级战略高层,通过多元共治实现管理分权。其中,团支部是班级的政治核心,负责发展团员并带头发挥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班级决策中施展关键作用,引领班级的发展方向;班务会由6名学生和班主任构成,6名学生由选举产生,他们和班主任共同负责制定班级规划等重大事项,确保班级决策体现每个学生的意志;家委会由3名家长组成,他们在班级重大问题上有知情权、建议权和部分决策权。三者共同构成班级“大脑”,负责掌舵班级运行和发展方向。

其二,支持人员做好事务执行官,成为班级“防火墙”。要维护组织日常运行,需要有一道能够对外应对、对内服务的班级“防火墙”,这就是班级的支持人员,即班级各项事务的执行官。班级事务执行官包括行政执行官、学业执行官、活动执行官、卫生执行官、宣传执行官、新媒体运营、志愿者统筹等。班级事务执行官职责范围清晰,分别在各自岗位上管理班级和服务同学,他们一方面对内维持班级正常有序运转,一方面对外应对来自年级、学校的各种检查和规定任务,引领班级在向外应对中实现向内超越。

其三,研发平台汇聚项目负责人,打造班级能量中心。研发平台是赋能学生成长的关键场域,由各个探究实践项目的负责人动态构成。只要有想法、敢实践,班级里的每个同学都可以成为某个项目的负责人,负责设计发起项目,召集项目合伙人,统筹项目实施,进行成果展示等。研发平台是班级的能量中心,这里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以一个个项目承载教育发生、推动学生成长,且项目成果直接服务惠及班级所有师生。

其四,中层管理者离师生最近,担任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班级的中层管理者是离老师和同学最近的人,由学科带头人和小组召集人共同组成。学科带头人一般为某学科学习突出的1~2名热心学生,他们在学科作业、学科项目等方面帮助服务师生。小组召集人动态确定,每组除值日外没有固定的小组长,一般根据任务类型经过组内协商确定临时小组召集人,这种机制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班级事务中主动参与、乐于奉献。作为中层管理者,一方面他们经常就学业、班级事务等问题与师生进行沟通并推动问题解决;另一方面他们有机会通过民主选举进入班级战略高层参与决策,确保决策体现一线师生意志。

其五,班级一线产出教育效益,要让一切资源向其涌流。班级一线即班级的每个学生和任课教师,是教育教学真正发生的地方,让一切资源和支持向一线涌流是班级组织结构变革的宗旨。战略高层把好方向盘,支持人员当好防火墙,研发平台启动发动机,中层管理者维护服务器,为的就是保障在班级这个系统内一切教育资源和成果流向一线学生和教师,产生教育实效。

2. 建立班级事务和学科学习项目化运行机制

基于班级组织结构变革,我们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将班级事务和学科学习项目化,赋予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助力学生释放成长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一方面,我们依托研发平台将班级事务项目化,让学生在一个个项目的担当中学习自主管理并收获不同意义的成长。截至目前,我班共存在过班级建设类、素养发展类、实验探索类、心灵成长类4大类约60个项目。这些项目基本由学生自主发起并实施,目前有的项目已经产出产品并进入应用阶段,有的项目定期开展并持续迭代升级成果;但也有的项目根据发起人情况处于间歇式推进中,还有不少项目搁置甚至流产。这正是真实教育生活的可贵之处,每种状态、情境都可以化作教育契机。在项目运行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在成功中提升自我效能感,在失败中发现新的可能。

另一方面,我们将“学科深研”项目化,以学术力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动力。高中阶段学生学业繁重、压力大,如何帮助他们破解学业倦怠,激发学习内动力?我们的回答是,向学科深处探寻。在高二阶段,我们将班级项目研发的重心向学科转向,共产生覆盖9个学科的13个学科项目,如语文学科的“探究名著阅读的有效方式”、历史学科的“从甄嬛传看清朝制度”、生物学科的“生物四大系统研究”等,让学生在深度探究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和魅力。学生通过自主申报成为项目负责人或成员,利用一年时间完成研究和任务,经历项目发布、中期汇报、成果展示三个阶段,在“学科深研”的过程中进入学科的广阔天地,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从而化解学业倦怠,内生学习动力。

为保证项目持续运行,我们在实践中形成“项目发布-项目实施-产品呈现-复盘蓄能”这一闭环运行机制。学生在参与中从“与我无关”到“我有想法”再到“我们创造可能”,他们的风采和能力在一个个项目中得到展现和锻炼,也促使每一个学生在被他人看见的同时彰显自我价值、实现生命生长。

图片



以制度改进为发展助力,支持学生自主成长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建设的过程中,班规依旧要立。从班级治理的视角和原则出发,班规的真正价值应该在于解放人、激励人,而非传统管理思维中的约束人、惩罚人。于是便有了我们在班级建设中需要突破的第三个核心问题——如何通过班规激励学生自主成长?我们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探索改进优化班级规章制度,让学生从被安排到主动创造教育生活,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用基本原则替代过细班规

传统班级管理中一般都有一套细致的班规,然而过细的规章制度反而会约束学生动能,限制学生发展。为此,我们成立“班规改进”项目组,对班级的三条核心价值观进行进一步研究拆解,在此基础上产生了4条班级学生需要共同遵循的行动基本原则:一是问题也是课题,问题后面跟方法;二是前置沟通,用沟通解决问题;三是班级分享是最好的奖励;四是尽量多地累积志愿积分。这4条基本原则一方面约束学生行为,另一方面推动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甚至成长危机时秉持发展的眼光和乐观的态度,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同时强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以此培养学生的内在秩序感。

2. 用解决问题的工具和脚手架替代“老师建议”

基于“问题后面跟方法”的基本原则,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和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少给“老师建议”,多提供解决问题的工具和脚手架,以更好地支持学生自主成长。例如:笔者向学生提供SWOT分析工具,引导学生从优势、弱点、机会、威胁四个方面辩证分析学业发展现状;提供ORID焦点讨论法,[3]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实现有效沟通;提供考试复盘工具,引导学生围绕考试回顾目标、评估结果、分析原因、总结规律;提供学业规划表,引导学生明晰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进而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等。让学生学会运用工具解决成长问题,是班规改进优化的落脚点,是班级育人功能的重要体现。

3. 制定更多激励性、补偿性班级制度

传统的班规往往限制、惩罚居多,如各种量化考核的扣分等,这样的班级制度容易滋生恶性竞争,破坏班级文化,释放人性黑暗的一面。相比限制和惩罚,我们需要制定更多激励性、补偿性班级制度,让人性的天使跳舞,推动学生自主成长。对此,“班规改进”项目组设计推出“小组PK榜”,内含值日、考勤、作业等常规项目和历次考试增值率项目,通过看增值不看排名、评价团队不评价个人等策略促进小组合作,避免内耗,从而实现良性竞争和个体提升。此外,“奖励办法”项目组还设计了多种多样的奖励类别和办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属于自己的荣誉。

总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班级建设,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基本的人生底色,使他们有信念、有原则、有行动、有担当,能够以确定的品格应对不确定的世界,用积极的行动担当时代使命,迈向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 褚宏启.绘制教育治理的全景图:教育治理的概念拓展与体系完善[J].教育研究,202112):105-119.

[2] 李希贵.学校如何运转[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3.

[3] 乔·尼尔森.关键在问焦点讨论法在学校中的应用[M].屠彬,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63.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九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7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