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散文:在葡萄园守夜

 梦回乡关 2023-07-25 发布于浙江

地处桂北山区的兴安县大溶江镇是个盛产葡萄的地方,每年葡萄成熟时,为了防止路人摘窃,总要在葡萄园里搭一个临时架子,上面用塑料布封顶,防止雨淋,中间就架两块木板放席子,为葡萄守夜。

今年的葡萄正进入成熟期,微风中飘来淡淡的清香。

我退休后每年都回溶江摘葡萄,叔伯弟妹也就不客气地要我陪他们守一两个夜晚,一起品尝葡萄丰收的喜悦。

叔伯弟原先种有六亩水稻田,后来镇里引进了“夏黑”“巨峰”葡萄,号召村民种植,并无偿提供技术,办了几期种植、管理培训班。叔伯弟八年前就试种了几亩,结果获得了好效益。以后每年就不种水稻改种葡萄了。

在弟妹们的精心打理下,葡萄越种越好,年年丰收,这一带的葡萄也出名了。不少来自桂林、柳州、南宁的水果批发商来村里采购,甚至还有广东的老板慕名而来。

弟妹他们只管种好,打理好,成熟期各地老板都直接去地里包下了,根本不愁卖。亩产都在万元以上,几亩地的葡萄,一年总有个七八万的收益。

生活好了,叔伯弟妹早几年就在马路边盖起了四层小楼,装修得富丽堂皇,像个小别墅,还买了拖拉机、小汽车,吃住行比我们城里人还好过。

今年葡萄“夏黑”品种已经上市,“巨峰”品种要下个月才熟。

七月中旬的一天晚饭后,我陪着叔伯弟拿上睡觉的铺垫,散步式地走向远处的葡萄园。

村里袅袅升起的炊烟,飘来淡淡的饭菜香,路边田野种植的瓜果蔬菜,笼罩在渐渐暗下来的光线里,溶江河水在夜色中静静地流淌……

每次回溶江游玩,同亲朋好友闲聊如今农村的变化:那一抹月光下的伫立,一茎草叶,一池塘水,一语乡音,都是记忆中的难忘。无论走到哪里,乡情永远都是魂牵梦绕。

来到葡萄园,支搭起木板,我和叔伯弟就坐在木板床上谈论起陈年旧事,谈起父辈们的艰辛,谈起同辈们的生活,谈起后辈们的欢乐。谈到兴奋处,我俩击掌叫喊。

周围的田园传来蛙鸣声,地角的蟋蟀也叫个不停,耳边的蚊子飞来窜去,这就是夜色中的大自然!


不时有高铁列车从远处轰隆隆驶过,马路上闪过汽车的灯光。在渐渐夜深的时间里,周围散发出葡萄叶和青草叶的芬芳气息,还有脚下泥土湿润的气息。

夜间零点时,我和叔伯弟会沿着葡萄园走上几圈。如果听到远处有脚步声会打开手电。

夜晚静悄悄,虫儿轻轻叫,朦胧的月光照在葡萄园,偶尔几声狗叫传得很远很远。

巡视中我想到了当年。我上山下乡,参加军垦,吃了很多苦,好不容易回城,又碰上了下岗,计划生育,一辈子都在生活中负重前行,终于熬到了退休。

一辈子都在奔波。一个人活着究竟是为什么?

人到老年,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退化,思维、行动都变得缓慢,这是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慢下来的时光里,我慢慢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就像今夜,我在葡萄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泥土的湿润,生活的美好。

夜深了,我和叔伯弟轮流巡查,轮流睡觉。

睡觉的人用衣服蒙住头手,防止蚊虫偷袭。巡查的人就看看手机,困了就随手摘一串葡萄醒醒睡意。

葡萄剥了皮,丢进嘴,咂巴咂巴,嘴里渐渐涌出甜味。

夏夜悠长,蹲在地上慢慢剥着葡萄慢慢吃,手指染满葡萄的汁液。

难得有这么静静地守望。生活不易,劳作艰辛。置身在葡萄园,静静地享受这天与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时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