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有残忍的殉葬陋习,殉葬者在陵墓中能活多久?

 秀儿微刊 2023-07-25 发布于河北

早在我国商代就有了可怕的殉葬习俗,它和陪葬是有区别的,陪葬指的是把珠宝玉器、牲畜以及陶俑之类的东西和死者一起葬入墓中。而殉葬是把活人用某种手段使其非正常的死亡,然后葬入墓中。更让人发指的是还有的是把活人直接赶进陵墓中为死者殉葬,他们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被逼迫的。


这些残忍而无知的帝王以及奴隶主们他们天真地自认为死后真的会有另一个世界,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还想把自己生前所享用的一切带到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包括他们的美妻艳妾都带走,共赴死后的世界里享乐,稍微幸运点的,赐给三尺白绫或者一杯毒酒死后殉葬,更可怕的就是直接活殉,简直残忍至极。


殉葬者一般都是帝王的妻妾妃嫔,宫女侍卫,还有王侯大臣,不论这些人愿不愿意,只要是他们死前写下遗诏,或者是他们的后代一声令下,让谁殉葬谁就得无条件服从。



活人殉葬在殷商王死后就很盛行,考古工作者挖开他的大幕后发现了164具殉葬者的遗骨,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年轻女子。


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着秦武公死后殉葬者66人,秦穆公死后从死者177人,其中还有三个他最忠实而能干的大臣。


秦穆公生前就一直想让大臣们和他一块赴死,有一次他宴请群臣,借着酒劲就说了“我们君臣一场,如果生的时候能够同乐,死的时候能同哀就好了”,奄息、仲行和针虎这三个他的良臣,不知道当时是喝醉了,还是真的忠诚到不要命,他们三个竟然拍着胸脯说愿意和他共死,这个酒后表态,在秦穆公死后直接把他们三个送进了坟墓。


《吴越春秋》中记载吴王阖闾更残暴,他的女儿因为和他闹别扭,一时想不开自杀了,阖闾很是自责,他为了弥补遗憾,他为女儿大造豪华的坟墓,陪葬品珠玉珍宝堆积如山,在他女儿出殡那天,他命人一路舞鹤,然后招来很多一路上追随围观者,等棺椁到了陵墓处,他让人把围观的男女老少全部赶进墓中,然后封闭墓门,这些无辜的老百姓就这样被活埋了。



或许有人会想,这些殉葬者为什么不逃出来呢?这么说吧,逃出来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古代奴隶主或者帝王的陵墓那可不是一个小土堆,它是许多能工巧匠经历几年时间建造出来的,可谓是坚固无比,更何况帝王陵墓里还有重重机关,稍微轻举妄动,就可能立即毙命。还有的殉葬者是被捆着手脚安置在某个位置的,这样就更不可能逃出来了。更有的人为了避免自己陵墓的位置泄密,还把建造陵墓的能工巧匠们一块给他殉葬,比如秦始皇陵里就有许许多多的能工巧匠一起给他殉葬的。


那么活着殉葬的人,被关进墓里能存活多久呢?这个并没有多严格的答案,但是专家们认为被殉葬的活人在里面能活多久要看地宫的面积多大,里面被活殉的人员多少,人越多,在里面坚持的时间越短,在里面有食物和水的情况下,不超过十八人,最多能撑五天,十八到五十人之间,最多撑三天,如果人数成百上千的,大概一天也活不下去,里面空气越来越稀薄,人会逐渐窒息而死。

古代的奴隶社会,以及后来的封建王朝,对于殉葬这一陋习根深蒂固。我们曾经看过的一部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片尾曲有一句是这样唱的:“走的是人间的道,扛的是顶风的旗,铁齿铜牙两片嘴,百姓心中有了你”想想纪晓岚是个多么正能量的人物,但是他的陵墓在河北沧州市发现,在他的棺椁旁还有七个枯坐死的七名女子,由于纪晓岚比较长寿,82岁去世,而他的妻妾都先于他死的,所以考古专家判定,这七个女子很可能是给他殉葬的。


就这么刚正不阿,风趣幽默的历史人物,在他死后依然这么残忍地用了人殉,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人殉制度在汉朝的时候已经严令禁止,到了明清时期又死灰复燃,直到雍正时期又开始打击这种惨无人道的制度,但还是零星出现,直到辛亥革命后才真正的废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