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皇帝用活人殉葬,那他们能在墓中活多久?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视频转换软件 2023-04-17 发布于安徽

在封建时期,对于皇帝来说权利是最重要的东西,即使在他们离开人世以后也不例外。正因为如此,他们便制定了所谓的活人殉葬制度。历史上很多皇帝去世后,都会有很多活人被用来陪葬。

很多皇帝会在临死之前选择一些他想要陪葬的人选,哪怕是他曾经最宠爱的妃子,也要让她一起陪葬。这种政策无疑是残忍的。那么那些被活葬的人究竟能够在墓中活多久呢?

一、陪葬的人在墓中可存活的时间

对于人来说,氧气,水和食物是最重要的,缺一不可。但是在这三者中,氧气是占据第一的。

大家都知道,那些帝王的墓都是完全封闭的。为了能够让遗体能够保持更长的时间,就需要将其与空气彻底隔绝。因此,那些被用来陪葬的人的存活时间可想而知。

如果不考虑氧气的话,在长时间没有进食和进水的情况下,人大概可以活一周的时间。但是,在完全封闭的墓中却没有足够的氧气供人呼吸。所以,在没有氧气的加持下,墓中的人可能活不过三天。

除了这些,还要考虑墓穴的大小问题。如果墓穴足够大,那么所剩下的空气还可以让人多活几天;如果墓穴过小,或许也就只有一天的生命,甚至不到一天,这些人就会因为没有氧气被活活憋死在墓中。

墓里的陪葬人数也是需要考虑的。假设一个墓里陪葬的人数过多,那些人会因为氧气不足很快死亡。毕竟,陵墓是完全封闭的,所剩下的氧气并不足以供多人长期使用。

当然,如果这个墓里的陪葬的人数没有那么多,那么他们或许还能活得稍微久一点。不过这些人最终的结局都是死,只是时间的早晚的问题。

那些守在陵墓旁边的士兵们一开始的时候还能听见那些人的求救声,打骂声和痛苦的呻吟声。但是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声音逐渐减弱直到彻底消失。

除此之外,还有被关在漆黑一片的墓穴中产生的巨大的心理压力,也是加速墓中的活人死亡的原因。毕竟,死殉和活殉还是不一样的。

不仅如此,考古学家还曾发现,在现在这些被发现的古墓里,很多陪葬者的遗骨上或多或少都有着伤痕。据专家推测,大概是那些人想要为自己争取长一点的时间而互相残杀,不惜以对方的血肉为食。

虽然墓室里会有祭祀用的食物,但是帝王的墓室里机关是少不了的。他们要是想吃到祭祀的食物并不容易,反而更容易让自己早死一步。最后,他们只能在恐惧中等待着死亡。

那么为什么没有人逃出去呢?实际上,那些工匠在为皇帝修建陵墓的时候,就已经按照皇帝的要求在陵墓里设置好一些机关,以防那些陪葬的人想办法逃出陵墓。当他们进入陵墓的时候,外面的机关实际上就已经锁了起来。

即使他们侥幸逃得出去,可是陵墓的周围通常都会有重兵把守,想要从守兵的手里逃出去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最后的结果还是要被放到陵墓成为陪葬品。

他们也许苦苦挣扎过,也许曾试图逃脱过。只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他们像金银珠宝一样成为陪葬是注定且无法改变的结局。

二、活人殉葬的历史

这种用活人殉葬的方式听起来过于残暴,可实际上,这种制度却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这种制度往往在皇室宗族中最为盛行。

众所周知,过去很多帝王都渴望着长生不老,容颜永驻。为了能够长生不老,他们会吃很多的所谓的“仙丹”。而实际上,这些丹药不但不会长寿,反而有些丹药会有损他们的性命。

虽然他们后来放弃了吃“仙丹”,但是这些帝王依旧坚信人是会有来生的。这些人甚至认为自己在另外一个时空还会是帝王,所以他们就决定带一些东西放在自己的棺材里,以便在另一个世界可以继续享受。

根据历史相关的记载,陪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时期。那时的奴隶主一开始选择用金银珠宝和一些猪肉羊肉作为自己的陪葬品,但是后期的奴隶主开始变本加厉,认为自己一个人离开太过孤单,需要一些人在路上陪着自己。

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在他们眼里命如草芥的宫女来做自己的陪葬,当然他们还会选择花钱买一些老百姓来陪着自己。这样的做法实在过于残忍且毫无人性可言。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以活人祭祀的方式已经见怪不怪了。吴王阖闾的女儿去世之后,吴王因为伤心过度,觉得自己的女儿不该孤零零地离开这个世界。于是,他便在大街上抓捕很多平民百姓为自己的女儿殉葬。

后人还在齐桓公的墓里同样发现了很多人的遗骨。齐桓公也并不是一个英明的君主,哪怕他最后没有好下场,可是他墓里陪葬的人数也不少。

在五代十国的时期,辽国亦是如此。他们使用同样的殉葬方式,只是为了突出他们的身份地位。

在辽代,这种活人殉葬的方式更是被王公贵族所推崇。那些可怜的老百姓却没有反抗之力。耶律倍墓便是活生生的例子。在耶律倍去世以后,当时的皇帝特意让人送来了一只老虎。

这只老虎引起了当时百姓的好奇心,于是纷纷前去围观。可悲的是,这些看热闹的百姓最终被当时的皇帝派人推进了陵墓之中,成为了陪葬。

这种可怕的殉葬方式直到秦朝才开始出现改变。虽然秦始皇是公认的暴君,但是在这一方面他没有选择用活人来陪葬,而是选用了陶俑作为自己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也就是后人所看到的秦兵马俑。

这种用活人陪葬的制度看似在秦朝的时候已经消失,然而在后面的几个朝代里这个制度再次卷土重来。

汉唐时期虽然也有用活人殉葬的事情发生,不过相比于其他朝代是极少数的。毕竟当时的皇帝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追求仁政,断然是不能接受这样残暴的殉葬方式的。

在元明时期,活人殉葬的风气却达到了巅峰。成吉思汗和朱元璋这两位赫赫有名的君主同样将“自古帝王最无情”这句话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元朝时期,这种殉葬制度不仅仅只在皇家中盛行,他们甚至于鼓励其他的王公贵族也可以执行这种方式。由于他们是游牧民族,所以他们的奴隶制思想根深蒂固。

在他们的眼里,奴隶是没有地位的,是随时可以被牺牲的。在元朝的时候他们的等级制度非常严苛,人们被分成三六九等,以蒙古族为最高贵的种族,而其他人就可以被当做用来殉葬的物品。

而朱元璋也不例外。按理来说,他成为皇帝很不容易,大家会以为他能够体谅百姓的辛苦,不会采用这么残酷的方式。但是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在他去世后,用来陪葬的妃子竟然高达46位。而他选择的这些妃子都是非常年轻貌美的,可想而知,他甚至还想在死后继续和美女寻欢作乐。

清朝初期,这种殡葬方式依然被沿用。努尔哈赤就连他生前最宠爱的妃子都没放过,努尔哈赤认为既然她深爱自己,那么她必须跟着其他的陪葬品和陪葬的人一起下葬。

除了努尔哈赤,顺治亦是如此。在他最爱的董鄂妃死后,顺治曾下令让数十名宫女和太监为她陪葬。直到康熙登基以后,这种残忍的活人陪葬制度最终才被废除。

人们经常可以在电视剧中看到,在皇帝驾崩以后,后宫内的三千佳丽便齐齐跪在皇帝房前放声大哭。也许是为了这个陪伴了很多年的人而哭,也许是为了自己注定悲惨的结局而哭。

三、活人殉葬的方式有哪些

本来以为用活人殉葬已经足够可怕了,可没想到的是他们使用的方法却多种多样。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就是将活着的人直接扔进棺材里,然后盖上土掩埋,直到这个活着的人窒息而死。

相比于被生生活埋的那些人来说,上吊或者服毒死亡之后被放进棺材里作为陪葬品还算是少了一些心理压力。毕竟,活埋的人只能默默地感受着空气的流失,呼吸变得困难,直到死亡。

更奇葩的是,有些墓地的建造者也成为了帝王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没有及时从墓里出来,外面的人直接将墓关上,这些人也就被关在了里面,等待着死亡的到来。

活生生地被埋在棺材里,这种方式无疑是最残忍的。这种方式从精神上和身体上对于那个人来说是双重的折磨,所以死后,很多人的身体会因为痛苦而扭曲。

这些人成为了陪葬的牺牲品,也是封建时代下的牺牲品。这些事例足以说明,权利对于帝王的重要性。无论生前死后,他们都要将权利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

四、活人殉葬废除的意义

用活人来作陪葬的方式实在是有违天理。因为过去的封建迷信,很多无辜的人成为了牺牲品。在封建迷信的过去,百姓牺牲是必然的结果。不过,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开始有了质的改变。

他们不再默默承受帝王带来的施压。在后来的有些朝代里,皇帝一旦提出这样的要求,朝堂上会有很多持反对意见的大臣。这种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极为不合理的,所以它被废除是必然的结果。

这种活人殉葬的方法除了单方面地满足了帝王所谓的“尊荣”,满足了帝王的面子,让无辜的百姓和宫人们没办法过安生的日子以外,实际上它并没有什么意义可言。

不过好在后来的人们思想得到了解放,开始拒绝这种不合理的殡葬方式。最终,这种惨无人道的殡葬方式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种制度的废除证明了封建迷信时代的结束。

五、总结

可想而知,在封建时代的老百姓过的是怎样的生活。某些帝王为了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却让老百姓付出了自己的性命,让他们和自己的亲人阴阳两隔。

好在这种残忍的制度终究被历史所淘汰,归根结底,是这种不合理的制度触碰了普通人的底线。在那些昏庸的帝王眼里,他们只有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因为时代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人权意识开始觉醒。每一个人都应该是独立的个体而非成为他人的附庸。

封建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人们心中的枷锁被打破,而这种惨无人道的殉葬方式最终也被历史所摒弃。

关于古代用活人殉葬的话题,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在评论区讨论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