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要奶奶来咱家”,孩子的话虽然刺耳,却说出了妈妈的心声

 JoJo妈育儿 2023-07-25 发布于广东

朋友小峰打电话说他离婚了,我一阵诧异,他们俩是模范夫妻,感情一直很好,我们都很羡慕。怎么突然之间就离婚了呢?小峰说,前些天老人家从老家过来佛山陪孙子过暑假,哪知道一来就听到孙子大声喊,“我不要奶奶来咱家”,奶奶很生气,对着儿媳妇一顿骂,说她不配当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

正是因为奶奶的到来,家里鸡飞狗跳,换做是谁,都不想再让奶奶来。每次奶奶来家里,总和儿媳妇各种吵骂,小峰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甚至考虑到孝道,小峰还要帮着老人家训斥媳妇,两夫妻之间的关系搞得愈发紧张。孩子的话虽然大逆不道、刺耳,但也恰恰说出了妈妈内心的委屈和心声。

婆媳矛盾是亘古不变的一个话题,有婚姻的地方就一定有婆媳矛盾,无数家庭也因为婆媳矛盾而分崩离析。正如朋友小峰,也因为婆媳矛盾而离婚。

有些奶奶,掏心掏肺对孩子对孙子,但也不讨人喜欢,反而让孩子妻离子散,孙子嫌弃。她们往往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挑拨夫妻关系

说实话,孩子结婚生子之后,就自成一个单独的小家。奶奶可以去看孙子,可以去住,但不能多说话,尤其不能刻意挑拨小两口的夫妻关系。

老人家和年轻一辈在生活习惯和价值观上有很大差别。比如老人家勤俭节约,自己煮饭吃,卫生搞得勤,起床必叠被子,但年轻人喜欢叫外卖,偶尔煮一餐饭,卫生一周一次,起床之后被子就随手一掀,放在那里。诸多生活细节老人家都看不惯。

明智一点的奶奶就当看不见,或随手帮小两口搞搞卫生、做做饭,但啥都不会多说。不明智的奶奶就开始数落儿媳妇的各种不是,错都是儿媳妇的,不贤惠也是儿媳妇的,自然而然,因为这些小事,两夫妻开始吵架闹别扭。

奶奶去孩子小家住,是为了与儿子孙子共享天伦之乐的,而不是去搅乱孩子生活的。如果能住就住一起,不能忍受,那就回老家,没必要把儿子好好的生活搅得一团乱麻。最终只会害了儿子和孙子。

②管太多

儿子没结婚之前,自然是老人家管家,吃穿用度,甚至儿子的工资都上交。但儿子结婚生子之后,小两口自成一家,家庭的掌权大权也该移交到儿媳妇手里。

儿子的工资卡归儿媳妇管,家里的吃穿用度儿媳妇说了算,老人家不该干涉太多。儿媳妇自己愿意做饭就做饭,不愿意做饭就叫外卖;儿媳妇买衣服、买化妆品,不要问价格,小两口自己挣的钱,老人家不要干涉。

日子终归是小两口自己过的,只要他们两夫妻没有意见,老人家就不要发表意见。管太多的下场只有争吵,关系失和,甚至把小两口的小家拆散。

③把儿媳妇当外人

在儿子这个小家里,儿媳妇是一家之主,大事小事都该经手,这是无需置疑的。有些老人家喜欢掌管大权,家里有事,就直接跟儿子说,不去考虑儿媳妇的立场,把儿媳妇排斥在外,觉得儿媳妇是外人。

其实这是最错误的。在小两口这个小家里,老人家更应该事事与儿媳妇商量,真正让儿媳妇融入到大家庭里,这样关系才更融洽。

老人家辛苦了大半辈子,把儿子抚养成人,老年时,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如果因为多管闲事,闹得家庭分崩离析,就太不值当了。老人家何不想开一点,清闲一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把儿媳妇当成亲人和家人,好好相处,看的顺眼就看,看不顺眼就走开。家庭和睦了,日子才更顺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