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洵 道中帖 释文

 蚌中沙传奇 2023-07-25 发布于吉林

苏洵道中帖》,尺牍,行草书,35.3x53.2cm ,道中帖是中国宋代的一部书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洵 道中帖

释文:洵顿首再拜 昨日道中草草上记 方以为惧 介使罪来 伏奉教翰 所以眷藉勤厚 见于累纸 感服情眷 愧怍益甚 晨兴薄凉 伏惟台候万福 洵以病暑加眩 意思极不佳 所以涉水迂涂 不敢人城府者 畏人事也 宠谕常安之行 仰戢爱与之重 深欲力疾 少承绪言 但闻台候不甚清快 冒暑远行非宜 兼水浸道涂 恐今晚亦未能至彼 虚烦大旆之出 曷若相忘于江湖 不过廿日后 便可承颜 或同涂为鄱阳之行如何 更几见察 幸甚 匆匆拜此 不宣 洵顿首再拜 提举监丞兄台坐

苏洵 道中帖 释文

苏洵 道中帖 释文

苏洵 道中帖 释文

    一提起“三苏”,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和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多,影响更大。

    苏洵年近五十才成名,大器晚成。苏洵少不喜学,27岁才开始发奋读书。苏洵48岁那年,送苏轼兄弟入京应试,知益州张方平欧阳修极力举荐苏洵。成名后的地位也很低,“爵不过于九品”,只做过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等,相当于现在的科级干部。兄弟二人的经历刚好相反,少年得志而一生坎坷,遭遇太多挫折。兄弟进士及第,名动京师时,苏轼20岁,苏辙才18岁。苏轼一生八典名郡,密、徐、湖、登、杭、颍、扬、定,地方政绩显着,在朝廷官至礼部尚书;苏辙一生的政绩主要表现在元佑年间,由一个小小的县令升至副相,比苏轼的官位还高。

    他们二人的经历从名字就能看出:苏轼名字中“轼”,本义指设在车厢前供人凭倚的横木。《说文》解释:“轼,车前也。”字“子瞻”,源于《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中的“望”,比较符合苏轼少年时踌躇满志的张扬作风;苏辙名字中“辙”,本义是指车轮碾过的痕迹。《左传·庄公十年》有“下,视其辙”的句子。苏辙的字“子由”,则带有仿效、依循的意思,说白了就是跟着别人走。在为人处世方面,苏辙相比哥哥苏轼,要内敛得多。

    “三苏”都名列唐宋八大家。苏洵的散文“辞辩闳伟,博于古而宜于今”,对改变北宋文坛风气起了巨大作用;苏轼具有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才能,与欧阳修一起并称“欧苏”,在各领域都富有创造性,属于开派的人物;苏辙的诗文成就也较高。相比之下,苏轼没有历史专着,写了大量单篇史论。苏洵所着《史论》系统阐述了他的史学观。苏辙晚年撰《历代论》,以及史学专着《古史》,是为纠正司马迁《史记》之讹,补充其佚而作。

    三苏是琴棋书画皆通的艺术全才。苏洵虽无词存世,但懂音乐,蓄有雷琴。三苏会棋,棋艺不算高明,皆工书好画。

    苏洵因为年龄关系,以及擅长史论的严谨心态,故而书风较庄重,庄重之中有个人意趣流露。历经唐法之后,五代而到宋,世人普遍追求自适心意的书写状态,但志向不在书法,未对宋代书风有重大影响;苏轼是宋代书风的引领者,位居“宋四家”之首,对整个宋代直到今天,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辙书风主学兄长,也长于史论,加上留下来的墨迹较少,影响远逊其兄。

    北宋苏轼(1037——1101年)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以诗为词的手法则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方法。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的。

    苏轼书法擅长行、楷,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书法位列“宋四家”之首;他擅长画墨竹,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提出“士人画”的概念,为“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极少看到枯笔、飞白,而是字字丰润。结字扁平,横轻竖重,明显受到颜体影响,字与字,常会出现用笔一轻一重,致使字体一大一小错落分布的韵律感。有人说,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苏轼书法重在写“意”.

    代表作:《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北宋苏洵(1009——1066年)

    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而卒。苏洵擅长散文,尤擅长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苏洵崇尚晋唐笔意,气韵有余,格调萧散。自然率真、天真朴拙,毫无狂怪做作之意。

    代表作:《嘉佑集》二十卷、《谥法》三卷、《宋史本传》。

    北宋苏辙(1039——1112年)

    苏辙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谥文定。北宋文学家、诗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苏辙注重养气,书法风格汪洋淡泊,有秀杰深醇之气。下笔沉着,使转起伏,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潇洒自如,工整有序。但不及苏轼的笔墨功力、才力。

    代表作:《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