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牌国字号乐团如何线上突围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7-25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论哪种跨界,环境都是表象,音乐才是核心

2023年5月13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周六,临近深夜10点,正是一场普通音乐会散场、剧院整理内务的时间。不过,对于中国交响乐团在各个视频平台开设的直播间来说,他们正在迎接这个夜晚最热闹的时刻。

“我在北京打卡”“我在上海打卡”“我在西安打卡”“我在武汉打卡”…… 随着画面里的北京音乐厅舞台开始谢幕,直播间的评论区陆续涌现出发自五湖四海的留言。如今,这样的打卡已经成为了国交每场直播时网友们的默契。

130.2万人次,这是后台统计出的各平台的线上观众的数据总和。比起乐团曾数次单场超过1000万人次的纪录来说,这样的点击量似乎还算不上多。但是考虑到当晚的节目——音乐会版歌剧《唐·帕斯夸莱》,一场只有音乐、不带服化道,而且用意大利语原文演唱的歌剧音乐会,130万人次的数字还是来之不易。事实上,如今国交的每场音乐季直播,线上观众基本都会稳定在百万人次以上。这意味着,在音乐会现场的背后,直播间作为杠杆所能撬动的交响乐粉丝群体,已然十分可观。

用时下流行的网言网语来形容,中国交响乐团是当之无愧的交响乐国家队。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他们,平日里形象总是巍峨雄伟。但在最近几年,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国家队也开始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新阵地上谋求突围。

进化之路/

图片

现场直播的难度在于,不仅要尽可能还原现场声音,还要考虑与直播平台技术的有效对接

与绝大多数海内外艺术机构一样,中国交响乐团的线上演播活动始于疫情。2020年初,在很短的时间里,乐团抖音、快手账号相继开通,与央视网合作共建的“云上音乐厅”也很快投入使用。最初,在相对特殊的环境下,自媒体平台上能够用来发布或展播的内容,不过是一些乐团过去储备的演出录像。到了当年9月2日,在光明网的技术支持下,国交首次尝试为《黄河大合唱》组织了现场直播。

站在当下回看,那次直播的声音和画面都有不尽完美之处,后台的组织调度也不那么成熟。但是,仅在快手一个平台上就高达1343.4万的播放量和524.2万的点赞量,无疑给了乐团继续尝试线上演播活动的巨大信心。

用“小心翼翼”来形容这支国家队刚开始亲自踏足直播领域时的心态,并不为过。交响乐演出本就十分复杂,现场聆听的效果与每位乐手的演奏、声部之间的平衡乃至场地的声学条件都息息相关。将一场交响乐录制下来,尚有编辑和制作的回旋余地;但要在现场直播,甚至实现直播的常态化,除了要将现场声音尽可能还原,还要考虑与直播平台技术的有效对接,难度成几何倍增长。对观众来说,声音在现场听是一个模样,经过互联网技术传播进入耳朵之后就完全变了。更棘手的是,不同平台之间还可能存在一定的音质差异。

国交负责新媒体事务的工作人员心知肚明,从某种程度上讲,声音比画面还重要。一些来自外界的批评意见,也都被他们看在眼里。为此,乐团曾经聘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录音师李大康主持音乐会的录音工作;而在探索搭建直播体系的起步阶段,乐团还特邀中国传媒大学录音系副主任张一龙前来负责录音和线上直播工作。那时候,每次直播期间,坐在控制室里的张一龙面前是录音工作站,手机里播放着的则是线上直播视频,时刻检验直播音频信号的质量,一边听着直播信号里的声音,一边对应调整各种参数。

就这样,几场音乐会下来,国交线上直播的声音品质逐渐稳定了下来。如今,绝大多数音乐会的直播音响效果,已经十分接近现场感。

国交的线上直播似乎总会专门挑选音乐季里的重要场次和大部头作品,比如近期的音乐会歌剧《唐·帕斯夸莱》、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以及曾经直播过的马勒《第四交响曲》《第七交响曲》等等。这一点也得到了乐团工作人员的印证:“什么作品部头大、什么作品难,我们就直播什么。”

2022年初,国交改为以自然年为基础的音乐季制度。从那时起,每次在系统设计全年演出节目的同时,线上直播的规划也会随音乐季预先制定。“音乐季开幕演出、歌剧音乐会、原创交响乐作品、'国之骄子’等国交自己的演出品牌,这些肯定都是要播的。”国交工作人员介绍,“此外,如果有名家大咖前来客座演出,比如近期的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爱华德与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的音乐会,我们也会安排直播。”

多做大家爱看的内容/

音乐会直播风起云涌的这两年,各个自媒体平台上的“中国交响乐团”账号,都进入了空前活跃的状态。在这些账号当中,最显眼的一枚,无疑是微信公众号。

在信息趋于碎片化的当下,国交公众号上例行推送的演出相关乐评,篇幅经常动辄达到三四千字甚至更多。这也是国交近两年的新尝试——用深度文章的形式,来为音乐会助阵。更为不易的是,在演出如此密集的时候,国交依然坚持做到了“每场有乐评,场场有亮点”。不仅如此,国交的微信公众号还会在重要演出前推出一两篇干货十足的导赏搭配乐评文章,为观众献上一份诚意满满的交响乐套餐。

这种深度文章模式的确立,同样经历了进化般的过程。最初上马的只有乐评环节,因为演出节目册上本就带有作品的简要介绍。在小试牛刀后,一方面是初期几篇乐评的内容本身体量偏大,另一方面偏技术性且言简意赅的作品介绍不能完全满足各层次观众的实际需要,乐团负责宣传和新媒体的部门便开始思考,提出将导赏独立成为微信推送的一个组成部分。

2021年7月7日,第一篇微信导赏文章推送了出来,讲述的是两天后音乐会的曲目——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和舒伯特的《第九交响曲》。如果说那篇带有试验性质的文章在谋篇布局上还算比较传统,更多是在分别介绍两部作品的创作故事;那么紧随其后的歌剧《图兰朵》和“金色年华”音乐会的几篇导赏文章,则具有了更加宽广的写作视野和历史纵深。

更多的经验,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来的。“我们的导赏文章,写的是所有人都能看懂的普及性文章,追求的是接地气、小切口、故事化叙事。”乐团工作人员总结,“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用大的历史观,把人物和音乐的故事置于历史和时代背景中展开叙事。简单来说,就是时代推动作品发展,时代孕育作曲家个人。”

大格局之下,小切口同样有讲究。不久前一场国交纪念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诞辰120周年音乐会的导赏文章,写作时甚至专门查阅了亚美尼亚中央银行网站上的历史档案,考证出当地货币中出现的作曲家形象:那是一张1998年版的50德拉姆纸币,正面是哈恰图良的头像和埃里温国家歌剧院;背面则是亚美尼亚的亚拉拉特山以及芭蕾舞剧《加雅涅》中双人舞的剧照和乐谱片段——这部舞剧的选曲正是音乐会的曲目之一,历史与现实,艺术与生活就这样悄然间产生了奇妙的勾连。

乐评同样如此。“我们的乐评并不是单摆浮搁地只讲音乐、只讲演奏、只讲作品,而是同样鼓励合作的乐评人将音乐会置于更加多元和立体的视角下来观察与讲述,每一位乐评人的特点和专长也各有侧重,我们会根据曲目特点和演出情况,向最适合的专业乐评人约稿。”乐团负责新媒体的工作人员如是说。例如,国交2022年主推的原创交响乐作品《山河颂》,在首演后的各地巡演时,便专门向演出当地音乐以外的艺术领域专家约稿,从美学、历史等不同的角度重新审视这部内涵丰富的原创作品。

从初试啼声至今的两年时间里,仅微信公众号上的原创文章,国交就已积累30余万字,这足以出版一本音乐普及与乐评类书籍;其中一些内容本身超越了特定音乐会的约稿,还进一步推荐到权威音乐期刊及媒体上发表。

而在最近,国交的新媒体矩阵又开始了新的拓土之路。包括《唐·帕斯夸莱》歌剧音乐会在内的几场演出,导赏的微信推送在文字以外又加入了音频形式——就像是一条条微广播。国交的愿景还远不止于此,如果说音频导赏还只是文字的延伸,那么视频导赏无疑是下一个重要阵地。

2022年9月,中国交响乐团的微信视频号刚刚注册,在没有任何宣传推广的情况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积累了1.7万粉丝和106.7万累计观看。就在6月初的此时此刻,国交酝酿已久的一枚新火箭正在蓄势待发,不久便会正式推出——乐团专门邀请团里的中青年演奏家和室内乐组合们,录制了一系列视频导赏,从演奏员的角度解读作品内涵、分享演奏感受和个人理解,畅谈音乐理念与艺术人生。

从文字到音频再到视频,国交似乎总在扮演一种开拓者的角色。乐团负责这些事务的工作人员坦言:“我们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失败成本,因为这些都是有意义的内容。当然,在尝试的过程中,哪些内容大家爱看,我们就多做。”

跨界不离演奏/

图片

如今,中国交响乐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音乐厅以外的地方,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

除了乐团自己的音乐会舞台和自媒体账号,乐迷还会在音乐厅以外的地方见到中国交响乐团的身影——有时是博物馆,有时是潮流商圈。在这些地方,线上与线下的界限变得有些模糊。尽管活动总是基于线下的特定载体而举办,但交响乐的影响却不止于具体的空间。在路人的随手拍、网友的分享、乐迷的笔记中,国交的招牌和动听的音乐,已传递到了五湖四海。

5月的一天,国交一支小分队来到了北京朝阳大悦城的顶层。那里有一座半年前才落成的美术馆。40余个风格迥异、灯光酷炫且色彩夸张的体验场景,是这座美术馆的主要特点。马林巴、竖琴、长笛、弦乐四重奏……音乐家们在不同的空间,在电脑程序实时绘制出的影像背景前,演奏着《云雀》《自由探戈》《天鹅》《爱的致意》等既有碰撞反差又有别样互动的音乐作品。

今年更早些时候,国交还与知名文化艺术品牌“遇见博物馆”展开合作,在《雕撰的辉煌——法国卢浮宫版画工坊收藏展》的开幕式上,演奏一系列室内乐作品。当时在开幕式现场,一架专门从法国空运而来、琴身绘有凡尔赛宫同款花卉图案的特质羽管键琴,引起了众人关注。当国交羽管键琴演奏家冯丹轻轻奏响维瓦尔第《四季》中的通奏低音,古朴的声音从容流淌于现场的100余件卢浮宫版画之间。

在这样的跨界时刻,发声的自媒体已经不再是国交自己的账号,而是以音乐这根杠杆撬动的更多声音。乐团所做的,不过是守住演奏的本分,却持有开放的眼界。对于当今交响乐的流行趋势,无论是与美术馆还是遇见博物馆的合作,国交都还在边尝试、边思考。毕竟,爱迪生也不是一次实验就发明了电灯泡。

正如德国指挥家克里斯蒂安·爱华德在近期的“诗与远方”音乐会上演前,国交专门安排的一次艺术沙龙中所说:“韩国的商场里总能听到交响乐,这种做法就很有趣。”言下之意,是流行的本质在于推广。

撰文:蒋默然

(转自国家大剧院2023年07月刊 总第181期)

编辑排版:胡实、陈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