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次启动IPO,它能否搭上胶原蛋白的“顺风车”?

 新用户9576lp0N 2023-07-25 发布于广东

冲击北交所胶原蛋白第二股。

近日,创尔生物宣布已报送了在北交所上市的辅导备案材料,再次冲击IPO。此前,它已有过多次尝试,而且过程异常曲折。

截图自创尔生物公告

早在2020年,创尔生物作为新三板的挂牌企业,就想登陆科创板,并且已经成功过会,距离上市仅一步之遥。但最终,它还是倒在了最后一步,并在2021年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到了2022年,创尔生物准备在北交所上市,并且进入了上市辅导阶段。此后,其又在中途更换了辅导机构,因此不得不在近日再次报送辅导备案资料。

创尔生物公司外景

就在几天前,同为主营胶原蛋白产品的锦波生物,在北交所敲钟上市,不仅创下了北交所新股有史以来的最高发行价,而且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60%。这也让创尔生物重新看到了上市成功的希望。

创尔生物和锦波生物谁强?

实际上,创尔生物和锦波生物有非常多相似的地方。首先从营收规模来看,两者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在2022年,创尔生物的营收规模是2.4亿元;而锦波生物的总营收是3.9亿元。而且两者的主营业务也类似。

据财报显示,创尔生物的主营业务是医疗器械和护肤品,在2022年的营收占比分别为74%和26%;同样,这也是锦波生物的两大主营业务,其中医疗器械板块的营收占比是65%,化妆品板块的营收占比是17%。

另外,两者也都将胶原蛋白产品作为主营产品。以2022年为例,胶原产品为创尔生物贡献了98%的营收,其它产品可以忽略不计;同样,锦波生物的胶原蛋白产品的营收占比也达到了86%。

锦波生物的胶原蛋白产品

不过在成长性上,锦波生物要远远强于创尔生物。从2020年至2022年,锦波生物的营收规模由1.6亿元猛增至3.9亿元,两年时间增长了1.4倍;而创尔生物的营收规模则是从2020年的3亿元,降到了2022年2.4亿元,还减少了20%。

创尔生物在护肤品牌打造上更有经验

锦波生物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将重组胶原蛋白产品成功打入医疗美容机构。

从2020年至2022年,锦波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医疗器械板块,年营收由0.4亿元猛增至2.5亿元,增长了5.3倍。其营收占比也从2020年的27%,增至2022年的65%,不仅是锦波生物近两年营收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同时也成为其主营业务。而这些医疗器械主要销往医疗美容机构。

相比之下,锦波生物在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领域,表现则要逊色很多。以2022年为例,锦波生物的重组胶原蛋白护肤品为其贡献营收为6597万元,仅占总营收的16.9%,而且相比于2021年还下滑了6%。

同样,创尔生物近两年在化妆品领域的表现也不乐观。2020年,其在护肤品领域营收就已经达到了1.07亿元;但在2021年,就暴跌了43%,只剩6107.8万元;到了2022年,虽然止住了下滑的趋势,但增长幅度也仅有5%。

不过相比于锦波生物,创尔生物在化妆品自有品牌的打造上更有经验。凭借创尔美和创福康这两个自有品牌,创尔生物曾在“械字号面膜”领域做得风生水起。据悉,早在2018年,创尔美的营收就已经破亿。

图片来源于创福康官方微博

近一两年,由于国家药监局宣布不存在“械字号面膜”,创尔美的营收出现了断崖式下滑。根据财报显示,仅在2022年,创尔美的营收就减少了2334万元。但是创尔生物凭借在化妆品品牌经营上的经验,在2022年下半年为创福康品牌增加了护肤品的产品线,仅半年时间就实现了2624.1万元的营收。

而锦波生物虽然也一直在经营自有品牌,但一直不温不火。在2022年,164.88°肌频/肌频、重源、Reorigin/ Reorigin Col.、15.12,这四个自有品牌为其贡献的营收为3314万元,在护肤品领域的占比只有49%,不到一半。而另一半营收则来源于,锦波生物为樊文花、秀域等品牌代工。

实际上早在2020年,这四大自有品牌的营收就已经达到了3461万元;在2021年,其营收大幅下滑了15%;到了2022年虽然有增长,但增幅只有13%,因此依然没有恢复到2020年的营收规模。

另外,锦波生物的自有化妆品品牌主渠道在美容院,而创尔生物旗下的创尔美和创福康,主渠道是电商渠道,更容易实现营收规模的快速扩张。

在锦波生物的招股书中,规划将募集资金中的1.5亿元投入到“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项目”中,其中自有品牌自然会成为重点。而创尔生物一旦上市成功,或许同样会在自有品牌上发力。这意味着在化妆品市场,品牌们又将迎来实力强劲的新对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