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註序》及注释

 早睡早起多运动 2023-07-25 发布于贵州

五帝(1)以上有书乎?曰:无书也。无书而实肇(2)书之蕴(3)也。五帝以下有书乎?曰:多书也。多书而实淆(4)书之传(5)也。夫无书而肇书之蕴,多书而淆书之传(6),则作与述之相为终始,不可诬(7)也。聿稽(8)五帝,首自庖犧(9),仰观俯察,近取远求,而八卦以通(10),昭然为明道开天之祖(11)。嗣后伊耆(12),断耜揉耒(13),教穡辨物(14),而百彙以明(15),焕然为养生达性之主(16)。厥传公孙(17),上稽天象,下究渊泉,中度人事,以人之五行六气,配天地阴阳,以天地之四时五行,应人部候,洞然为見垣、微之宗(18)。是三圣代兴,而三墳之义著(19),三才之理备(20)矣。然羲皇画卦(21),而爻辞彖义(22),姬文周孔(23) ,剙(24)始于前。李、邵、陈、朱(25),阐明于后,而开物成务。易道遂历千古而不晦(26)。炎帝察材(27),而金石草木,品上中下,本经以传(28);《别录》,《图经》,《纲目》以著。而补遗增阙,方书遂行万祀而无敝(29)。虽《素问》一册,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30),所详者天人一原之旨(31)。所明者,阴阳迭、乘之机(32);究研者,气运更胜之微(33);所稽求者,性命攻蘯之本(34);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运行;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阖详义,几无余蕴(35)。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36),言災病者次之,治法者又次之。盖欲天下后世,子孙氓庶,勿罹災眚,咸归生长(37)。圣教不唐乎大哉(38)!第(39)经义渊微(40),圣词、古简,苟(42)非其人,鲜有通其义者(43)。即如周之越人(44),汉之仓公(45),晋之皇甫謐(46)唐之王啓玄(47)以及宋元明诸各家,迭为论疏,莫不言人人殊(48)。而经旨櫽栝(49)者,或以测端求之(50);经言缕析者,或以偏见解之(51);经词有於被见而此若隐者,或以本文詮释而昧于其原(52) ;经文有前未言而今始及者;或以先说简脱而遗其弘论(53),是皆余所深悯也(53)。聰輒忘愚昧,竭力覃思(54)。自庚子五载注仲祖(55)《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二书,刋布问世。今复自甲辰五载注释《内经素问九卷》。以昼夜之悟思,印(56)黄岐之精义。前人咳唾(57),概所勿袭。古论糟粕,悉所勿存。惟与同学高良(58)共深参究之秘;及门诸弟子时任校正之严。剞劂(59)告成,颜(60)曰《集註》。盖以集共事参校者什之二三。先辈议论相符者什之一二,非有棄置也。亦曰前所已言者,何烦余言(61)。唯未言者,亟言之以俟后学耳(62)。詎敢追康节,希彝通易之祕(63)。隐君齐相捜药之遗(64),以自附古人也乎(65)?虽然,人憚啓闻,世乐因仍(66)。维诗(67)有云:如彼飞虫,时亦弋获(68)。然则天下后世之誉我,或于此书;天下后世之毁我,亦或此书(69)。余何敢置喙(70)。夫亦以見志之有在,恶容矝慎哉(71)
康熙庚戌(72)花朝(73)武陵张志聪(74),书于《西泠怡堂》
[注释]
(1). 五帝:传说中的上古五帝王。有三种说法:1.黄帝瑞顼帝喾唐尧唐舜(《世本》,《大戴记》,《史纪.五帝本纪》。2.太皞(伏羲)炎帝(神农)黄帝少皞颛顼(《礼记.月令》)pan >3. 少昊()颛顼高辛(帝喾)唐尧虞舜(《尚书序》。皇甫謐《帝王世纪》)。据近人研究,他们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原始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神。
(2).(zhào):初始;开始。
(3).(yùn):蕴含在内还未表露出来。
(4).(xiáo):混杂;混乱。
(5).(zhun):在此是指阐述和注释经义文字的专用词。淆与传的组合,是指在注释和理解会出現混乱或相互矛盾。
(6). 作与述相为终始:只阐述前人成说,自己无所创作的称谓“述而不作”。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纪录下来,便是作为始,迷为终结。这也是一个作品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7).(w):欺骗,胡说,诬告。“作与述相为始终”在此是指一个正确的过程,不是胡说。
(8).(y)(j):聿,用笔写文章,也代指书。稽,查考。即在书上寻找五帝的有关记载。
(9). (páo)(x):庖指厨房或厨师。羲:指古代宗庙祭祀用的纯色牲口。羲,在此专指三皇之一的伏羲氏。
(10). 八卦以通:八卦又称“经卦”。《周易》中的八中基本图形。用“一”和“一 一”符号,每卦有三爻组成;以“一”为阳,以“一 一”为阴。名称是乾(qián ),坤(kn ),震(zhèn ),巽(xùn ),坎(kn ),离( ),艮(gèn ),兑(duì )。《易经》的六十四卦皆有八卦两两相重组合。八卦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宗教占卜。《易经》作者认为八卦主要象征天、地、震、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每一卦又象征多种事物,并认为“乾”、“坤”二卦在八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最初根源。以通:因此而通行天下。韩国国旗中间是太极圆,四周是“天”,“地”,“水”,“火”。
(11). 昭然为明道开天之祖:这些明明白白的道理,是说明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第一人。
(12). 嗣后伊耆:嗣后,可作以后或紧接着。伊(yì)(gì)即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
(13). (duàn)(sì)(róu)(li):耜,古代木制的曲柄起土农具,即手犁。揉,同柔。古代耕田和松土的工具。耒,指古代的农具。那未,断即是断木而制作各种农具。此句是指神农氏开启了农耕社会。
(14). 教穡(sè)辨物:教导收割作物和识别五谷、五蔬、五果等等知识。
(15). 百彙以明:彙(huì)即汇。所有的东西都汇聚在一起了,并且知道他们的用处。
(16). (huàn)然为养生达性之主:一下子清清楚楚地,把它们作为养活生命,表达性情不可短缺的东西。,
(17). 厥传公孙:厥(juá),其至传到黄帝轩辕。黄帝是少典的儿子,姓公孙氏,名叫轩辕。传说神农的异父同母的弟弟,嗣少典国君,世为诸侯,在他的后代中,就有人以公孙为姓。黄帝轩辕氏曾姓公孙,后来改成姬姓。所有他的后代里,有部分姓公孙,部分姓姬,再有少数以轩辕为姓。这里的公孙即指黄帝,传说中著述医书的鼻祖。
(18). 洞然为見垣、微之宗:能洞察人体内五脏,可见牆外之人的医学宗师。
(19) 是三圣代兴,而三墳之义著:三圣是指三皇,即传说中的伏羲、神农、轩辕氏,一代比一代兴旺。三墳即三坟,是古代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等三皇的著作。
(20) 三才之理备:《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見三才而两之”的理论全都具备了。旧时相面时也讲三才:额头为天;鼻准为人;地角(两颧骨下方)为地。
(21). 羲皇画卦:先天横圖,乃伏羲画卦之序也。当其无卦而生卦,本图之中五,太极也。先画一奇,以象阳仪,次画一偶,以象阴仪。太极生两仪,本图之奇偶也。复于两仪之上,各画一奇一偶,以象太阳、太阴、少阳、少阴,两仪生四象。本图之奇偶,分金、木、水、火四象也。复于四象之上,各画一奇一偶,以成八卦,四象生八卦。本图之四象,各有阴阳也。
(22). 而爻辞彖义:爻(yáo),象形。本义:组成八卦的长短横道。卦的变化取决于爻的变化,故爻表示交错和变动的意义。爻,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说文》。按,,古文五,二五天地之数。会意。凡从爻之字,皆错杂意。道有变动,故曰爻。——《易·系辞下》2又如:爻分(交错分开);爻错(交叉错杂)。《周易》中组成卦的符号。“—”为阳爻,“--”为阴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可得八卦;两卦(六爻)相重则得六十四卦,称为别卦。爻含有交错和变化之意。“六爻熟透,八卦精通。”爻者,言乎变者也。又如:爻律(变动音律);爻象(《周易》中六爻相交成卦所表示的事物形象;形迹)。彖(huàn):《易经》中解释卦义的文字:~辞(亦称卦辞)。
(23). (j)文周孔:姬,原为水名。相传为黄帝所居之地。《国语.晋语四》:“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姬亦是周朝的代称。周朝以黄帝之后的后稷为相,因以代称。孔,即孔丘,俗称孔子(公元前551-479) 春秋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晚年致力教育,整理古代《诗》 、《书》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中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著作。相传弟子有三千人,其中著名的有七十二人。其学以仁为核心,认为“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以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他说“克己复礼为仁。”“仁”的思想的强调,表示了对一般人的重视。在世界观上,相信有人格意义的“天”:“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重视祭祀,但又怀疑鬼神的存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相信天命,强调“知命”,“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但又重视人为,在生活和学习上取积极态度。在认识论和教育思想方面,承认“生而知之 ”、“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但强调“学而自习之”,提倡“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注重“学”与“思”的结合,提出“学而不思则网,思而不学则殆”和“温故而知新”等命题。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美学上,主张“依于仁,游于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强调美与善的统一。提出诗可以“兴”、“观”、“群”、“怨”。政治上提出“正明”的主张,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都应实符其名。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并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论点。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奉为圣人。现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是研究孔子学说的资料。(《辞海》第六版缩印本P_1046)
(24). (chuàng):同创。创始;首创。
(25). 李、邵、陈、朱:李即李耳。俗称老子,著《道德经》三千字。
邵,是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pan >》等。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陈,即陈抟871—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指视而不见,指听而不闻)。四川普州(今四川安岳)人,五代宋初时是一位道门高隐和学术大师。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希夷祖师等。隐于武当山九室岩,移华山云台观,多著述。陈抟是传统神秘文化中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宗师。相传紫微斗数及无极图说皆为陈抟之创作。
朱,便是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是南宋时期理学派的领军人物。如今因不合时宜,其“辉煌的往事”,已逐渐在掩埋中。
(26). 易道遂(suì)历千古而不晦:易经学说顺利地经历了千百年而依然清清楚楚,没有失去它的光辉。
(27). 炎帝察材:神农氏考察药材,用以治病救人。
(28). 而金石草木,品上中下,本经以传:凡是金、石、草、木等等均分为上、中、下三品,以《神农本草经》传于后世。
(29). 而补遗增阙(què),方书遂行万祀(suì)而无敝(bì):阙,在此仅作缺失解。祀,除了祭祀,殷代把它作为年。在此仅指年。蔽,作隐藏解。此句是说把遗漏和缺失的增补上。这样,方千秋万世地可以传流下去了。
(30). 《素问》一册,帝与俞跗、巫、彭诸臣论次一堂:《素问》一书是依托黄帝和岐伯、医俞、医跗、巫师等臣子依此坐论一堂的著作。其实医俞是指针刺俞穴;医跗是治脚扭伤的医生。
(31). 所详者天人一原之旨:详细地论述了天人合一的理论。
(32).阴阳迭(bié)、乘(gui)之机:阴阳交换更达,或者也有不顺和背离的时候。
(33). 究研者,气运更胜之微:致力研充这方的人,探索五运六气更达胜侮的微妙变化。
(34). 所稽(jì)求者,性命攻蘯(dng)之本:所要稽察推究的是生命受到动摇的根本在哪里?
(35). 所上穷者,寒暑日月之运行所下极者,形气生化之成败,开阖详义,几无余蕴:上面要推究天气变化的情况;下面要观察人体的细微变化,几等没有一点遗漏。
(36). 然其中论生生之统居其半:所以其中论本为生命的生存佔居了书中的大半。
(37). 勿罹(lí)災眚(sheng),咸归生长:不遭受災难和疾告,全部归入到健康生长的队伍中去。
(38). 圣教不唐乎大哉:唐(tàng)指古代宗廟前的大道。圣人的教道且不大又大哉!
(40). 第:作转则词“但是”用。
(41).经义渊微:内经蕴含的经义深奥玄微。
(41). 苟:如果,若。
(42). 鲜有通其义者:很少有人能完全通晓其中的全部含义。
(43). 即如周之越人:就使象西周的秦越人(传说中的《难经》作者)
(44). 汉之仓公:汉代的仓公,姓淳于,名意(约公元前205-) 西汉初,齐临淄(今山东淄博人)。曾任齐太仓令,故名仓公。精医道,治病多验。并从公乘阳庆学黄帝、扁鹊脉书。后因故获霏当刑。其女缇萦上书汉文帝,愿以代身得免。《史纪》记載了他的二十五例医案,称为“诊籍”是我国最早的病史记录。
(45). 晋之皇甫謐:晋.皇甫謐 集《皇帝甲乙经》。此书只由他整理,并书作者。《晋书》无此记录。
(46). 唐之王啓玄:此即唐太医令王太仆,王冰。号称玄启子,注称过《内经》。据传说《素问》中“上古天真论”及卷八的五篇大论均为那时增补上去的
(47). 莫不言人人殊:他们所说的话、所注释的东西都是各不相同的。
(48). 经旨櫽(yn)(kuò) 檃栝的愿意为矫正弯曲竹木或使之成形的器具,后引申为剪裁或改写原有的文章、著作,也就是对原有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此指原有经文被人裁剪或修改了。
(49). 或以测端求之:或者有些把正確的作猜测去解释。
(50). 经言缕析者,或以偏见解之:经文的释义分析,有些人以个人的偏见去解柝它。
(51). 经词有於被见而此若隐者,或以本文的詮释而昧於其原:经文在其地方可见到,而在这里却蕴藏在其中,或者按后人对本文的诠说却把经文的原旨搞糊涂了。
(52). 经文有前未言而今始及者,或以先说简脱而遗其弘论:经文前所未言,在此才论述的,有人先认为那是脱漏而遗失了经文的弘大的论述。
(53). 是皆余所深悯也;上述这此情况都是深深感到可惜和心痛的。
(54). 聰輒(zhè)忘愚昧,竭力覃思:我就忘掉我的愚昧,竭力地从早到晚、从晚到早晨(覃字的本意)地思考。
(55). 自庚子五载註仲祖:从庚子(1660年即顺治17)用五年时间注释了此书(仲祖在此指《素问》
(56). 印:在此指印证。
(57). 咳唾:指前人注释《素问》的话语。
(58). 高良:知识丰富,学说高良。
(59). ( j)(jué) 意是刻镂用的刀具。在此指书成后付印出版。
(60). 颜:原指面。在此指书名。
(61). 亦曰前所已言者,何烦余言:也有人说:前人已经说过了,不必再烦劳我说了。
(62). 唯未言者,亟(qì)言之以俟后学耳:我所没有说到或没有讲明的地方,亟亟地等待后來的学者给予补充。
(63). (jù)敢追康节,希彝(jì)通易之祕:怎么敢超越邵雍邵康节和陈抟精通《易经》的学说。希彝即希夷先生陈抟。
(64). 隐君齐相捜药之遗:此或指仓公谆于意。
(65). 以自附古人也乎:用來自咐古人吧了。
(66).人憚(dá撼动)啓闻,世乐因仍:人们为啓闻(第一次听说)而撼动,人世间的快乐正在于此。
(67).维诗:维是发语词。诗即《诗经》。
(68).如彼飞虫,时亦弋获:那些高飞鸟,有时被射也落网。喻指张隐庵在注释中的收获。
(69).天下后世之誉我,或於此书;天下后世之毁我,亦或此书:天下称赞我的人或许在于这本书;天下入说我不对的,或许也因为这本书。
(70).余何敢置喙:我何敢插什么嘴呢。
(71).夫亦以見志之有在,恶容矝慎哉:好在有人看到了我的志向,我的追求。所以不必谨小慎微呀!
(72).康熙庚戌:康熙9(1670)
(73).花朝:又称花朝节,即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
(74).武陵张志聪张志聪,清代著名医学家(1610-1674年),字隐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医道,通针灸。曾集注《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等书;并撰《针灸秘传》,书佚。世业医,师事名医卿子,建侣山堂,招弟子讲学。其学宗《内经》、仲景。尝着《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是针灸专着,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其著作尚有《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俱行于世。另有《针灸秘传》,未见传世。门徒甚众,高世栻最为有名。原藉武陵,迁居杭州市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