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烈‖竹林关镇八龙庙村大庵石塔及大庵庙记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3-07-26 发布于陕西

竹林关镇神其沟进沟16公里是原大安村,现在被合并叫八龙庙村在原大安村安上组安下组公路边上,一南一北矗立了两座石塔。

二塔相对而立,呈覆钵式。位于最西边的坐东朝西,高 2.56m.座石径阔1.5m西有佛一个宽约20公分,高约40公分,深约10公分南面的石塔4.1m.座石径阔近2m各有一个宽约20公分,高约40公分,深约10公分的长方形佛此塔身在2005年因火烧崩裂,有修缮痕迹。在附近荒草中,还有一座残有三个宝珠塔顶和一个八角形华盖散落其间,大小形状和其余双塔相似。

大庵石塔造形精美,古朴庄严,系用当地砂石凿成构件垒筑而成,为覆钵式塔,是一种实心的建筑覆钵式塔,又称喇嘛塔,是藏传佛教(又称喇嘛教)的一种独特的建筑形式,与印度的窣堵坡很相近。塔的下部是一个高大的基座,上面是圆形或圆柱形的塔身,一些设有眼光门。之上为须弥座承托的一圈圈向上收缩的细高塔颈,即为相轮相轮多为十三层,因此俗称“十三天”,也有少至五层或多至二十二层的,相轮顶部有的还设有华盖和仰月宝珠。塔身一般刷成白色,代表佛教的纯洁,显得素雅庄重。覆钵式塔被用作舍利塔供崇拜之用,还可做僧人的墓塔其形体大小不一据《丹凤县志》记载,大庵石塔修建于明朝初年《文物地图集》记为老安沟石塔、庵村石塔,因何而建不详。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被丹凤县人民政府公布为该县第二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石塔东向约500米处,有一庙名大庵庙现存庙刹一院,前殿三,面阔9m,进深5.1m.檐高近4m,门殿高“大庵庙”门殿内奉尊火神。神殿坐东向西,为土木结构硬山式建筑,青砖墙头,青瓦覆,木门木窗,殿阶高起。正殿三楹亦为坐东向西土木结构面阔9m,进深5.1m,檐高4m,殿门高悬“大佛殿”牌匾摘录丹凤文史资料第二十辑)。殿内供奉有九天玄女、千手观音、送子娘娘、药王、火官大帝、灵官神君、十八罗汉、陈祖师、隍兵神等神祇。神像前置有石签筒1个0.9米宽0.4米,为青石精雕而成,正面刻有“普济神签”四个大字,下面还隐约刻有文字,落款年代为乾隆丁酉年(1777年)。

庙刹院内残存石碑12块,十面为青石碑面为白石碑涉及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朝。一碑首“修碑”落款为:大清乾隆三十九年甲午年孟冬月吉日(1774年),一碑首“重建”落款为:大庆乾隆三十九年岁在甲午孟冬月吉旦(1774年),一碑首“重建碑”落款为:大清乾隆肆拾伍年岁在庚子¨¨¨1780年),一碑首“万古不朽”落款为:大清乾隆五十年岁在乙巳桂月(1785年),一碑首“万善同归”落款为:大清嘉庆二年岁轮丁巳年秋月吉(1797年),一碑首“万古流芳”落款为: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孟夏月吉日(1816年),一碑首“金镌百世”落款为:龙飞嘉庆二十二年岁在丁丑孟冬月之上瀚(1817年),一碑首“皇清”落款为:道光二年岁¨¨月吉日¨¨1822年),一碑落款为:咸丰六年四月十五日众社人等(1856年),一碑落款为:同治十三年仲冬月上浣吉日。另外还有二块石碑落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九四年九月。

其中一白碑,碑高 1.6m.宽0.8m,正面碑刻有“垂施流芳”四字,特摘录梗概,以觞读者。镌文:“江南安庆府潜山县信女张门吴氏圣矣德、¨处心,今将昔置神气沟大庵前后左右山地一段,其畔东至石¨为界,南至元壩直下至周姓种地横断为界,西至万姓地为界,北至田姓¨地为界。四至明白,凭会长出施与大庵古刹圣神,以为源远香火之地,每年帮粮银二分正。施此以后许¨种不许当卖施地。有凭立碑,刊刻永远为记。同会长田殿仁、石元、万观型铁笔殷荣光、主持道黄永林、徒黄元富榖旦立。大清嘉庆二十一年岁次丙子孟夏吉日立碑。

这些石碑大都是功德碑志,著名繁多,恕莫皆记一些石碑刀工细腻,文字精美,兼具考古和书法价值。但还有一些石碑由于年代久远,长期裸露室外,风雨侵蚀,已模糊难辨,令人唏嘘。此庙属县级重点保护文物呼吁相关部门能及时予以保护,让历史和传统文化得以延存。

作者简介:

孙烈,号商山逸翁。生于1979年,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系丹凤县某局干部。喜好书法、摄影,爱好文学,善于用独特的视角耕耘生活、感悟人生。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 南    东 篱    丹竹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

大 乾 州         无言年华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新新文学       我是布衣

小麦的籽       松风阁语

平台往期作品阅读:

孙烈‖茂水塬的古树

孙烈‖记忆深处的桃花山

孙烈‖流岭深处的道教胜景—竹林关镇羊岩寨游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