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三门峡贡献

 黑扭 2023-07-26 发布于吉林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三门峡贡献

本报记者 刘书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就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三门峡贡献,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文史学者、考古工作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史料,可以得出,三门峡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在塑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方面贡献显著。

  一、突出的连续性

  从考古遗址来看,三门峡人类历史从100万年前灵宝匣里出现旧石器人类活动,一直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一脉相承,弦歌不断。庙底沟二期文化在三门峡发现,成为史前文明关键节点。老子撰写《道德经》,道家文化在三门峡传承发展,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

  1.庙底沟二期文化解决了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这一缺环,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有序和源远流长。

  庙底沟二期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是从仰韶文化到龙山文化过渡阶段的遗存,因1956年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的发掘而得名。主要分布在豫西地区,在河南郑洛地区、晋南和陕西关中也都有发现。年代为公元前2900—前2800年。

  庙底沟二期文化,上承仰韶文化,下启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陶器上千件,在中国考古界引起轰动。1963年6月,该遗址被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该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庙底沟二期的发现,解决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分期,更重要的是明晰了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之间的关系。它的发现,把仰韶和中原龙山两个时期的文化完整地承接起来,用考古事实宣告了“中华文化西来说”的终结,有力地证明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有序和源远流长。从而证明,中华民族的祖先从远古时代起经过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直至商周,在黄河流域不断地发展,并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2.道家文化在三门峡产生、传承和发展,表现了突出的连续性。

  春秋时期,老子西行,在三门峡函谷关写下《道德经》,标志中国道家学说的真正出现,函谷关被称为道家之源。

  汉代河上公在三门峡鸡足岛著《老子河上公章句》,重在解释《道德经》意旨,简明清晰,意境空灵,朴实流畅,平易近人。对老子思想进行发挥,将治身与治国相结合,主张身国同一,对道家思想的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是《道德经》现存最古注本,流传甚广。

  唐代成玄英(陕州人),杰出的道家学者和道家理论家。贞观五年,被唐太宗召入京,深得重视,赐号“西华法师”,致力道家思想更高层次的回归。写有《老子义疏》《庄子疏》等,《老子义疏》失传,《庄子疏》现在仍然使用。

  宋代柴通玄(陕州阌乡人),宋太宗召至京师,后恳求还观。宋真宗即位,屡至开封,进修身慎行之说。宋真宗祀汾阴,至阌乡,问柴通玄“无为”之要。宋史有传。

  二、突出的创新性

  守正而不守旧,尊古而不复古的精神是黄河文化的鲜明底色。三门峡优秀传统文化,在哲学、医学、文学艺术,以及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彰显出突出的创新性,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在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众多富有魅力的文明创新成果。

  1.在哲学医学方面

  春秋时期,老子在函谷关撰写《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政治、文化、宗教、军事等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西晋时长期生活在义马的皇甫谧撰写了《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皇甫谧被后人称为“针灸鼻祖”。

  2.在文学艺术方面

  东汉生活在陕州的张芝研习书法,留下墨池,创立草书,将古代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写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草圣”。

  杜甫在崤函古道创作了他的史诗代表作包括《石壕吏》在内的“三吏三别”。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匆忙离开洛阳,沿崤函古道,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民不聊生,各处征兵官吏都在强制征兵,他因此写下这组“三吏三别”的史诗。这组诗深刻写出了民间疾苦及在乱世之中身世飘荡的孤独,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不幸和困苦,表达了作者对备受战祸摧残的老百姓的同情。这组诗不论从思想还是艺术上都令人称绝,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唐代三门峡人上官仪、宋之问、姚合等都在诗歌艺术创新上发挥自己的作用。上官仪诗歌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修辞之美,在当时宫廷影响极大,被称“上官体”。宋之问,与沈佺期齐名,是初唐律诗的奠基者。中唐诗人姚合,诗风清峭,成为姚贾诗派代表人物,对宋代诗坛影响极大。

  3.在政治经济方面

  汉代搜粟都尉赵过在弘农郡等地推广“代田法”。“代田法”当时作为一种先进耕作方法,抗旱保墒,沟垄互换,效果良好。

  隋代陕州人杨尚希首提“简政”之说。隋文帝杨坚采纳他的建议,将原来比较混乱的地方官制从州、郡、县精减为州、县两级,撤销境内500多郡。同时,裁汰了大量的冗官,提高了行政效率,减轻了人民的负担。成语“十羊九牧”出自于此。

  唐代陕州人姚崇提出的“十事要说”,加强皇权,整顿吏治,关注民生,从而奠定开元盛世,为唐朝四大贤相之一。

  唐代三门峡漕运改良。唐玄宗时裴耀卿提出“转搬法”,改良漕运,改“直运法”为“段运法”,沿岸相次设仓,分段运输。中唐刘晏疏浚河道,改良船只,使漕运能力大幅提高。

  明初阌乡人范敏提出里甲制度。据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徭役不均,身为户部尚书的范敏提出里甲制度,成为历史上重要基层管理制度。

  三、突出的统一性

  庙底沟时期的仰韶文化是仰韶文化中最出色,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它以绚丽多彩的彩陶花纹为旗帜,开启了华夏民族浩荡洪流的先河。庙底沟文化形成大范围的文化认同,为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庙底沟文化分布范围极大,对周围文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其文化张力极其强劲。它的影响遍及黄河流域,北出塞外,影响到河套至辽海地区,南跨秦岭、淮河,传播到长江中游和上游地区,甚至在江南也能见到庙底沟文化彩陶的踪影。

  庙底沟文化影响的范围正是后来中国历史演进的最核心区域,由此体现中华文明形成过程中的大范围文化认同。庙底沟文化彩陶如浪潮般播散,彩陶所携带和包纳的文化传统,也将这广大区域内居民的精神聚集到了一起,人们统一了自己的信仰与信仰方式,为历史时代大一统局面的出现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庙底沟时期的文化浪潮几乎席卷大半个中国,而这与夏商政治地理范围有惊人的相似,在地理和文化上为夏商乃至秦汉以后的中国奠定了基础。因此,学术界将之视为“史前中国”——也就是说,庙底沟遗址区域就是“史前中国”的代名词。

  四、突出的包容性

  三门峡境内有崤函古道穿过,古为陕虢之地,两京锁钥,名州重镇。在这里,各种文化交流融合,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1.古道关塞文化

  崤函古道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东西通道。王侯将相、封疆大吏,文人雅士、游客逆旅……他们在这里惊叹险途,感慨历史,目睹现实,赞美景色,送别朋友,怀念亲人……表达的情感无不发自肺腑,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形成大量的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的文学作品,也是三门峡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崤函古道有“诗歌走廊”之称。春秋时,老子路过三门峡在函谷关撰写《道德经》;南北朝时,达摩来到空相寺传教修行,创立禅宗……这些文化现象都体现了突出的包容性。

  2.丝绸之路

  崤函古道不仅是中国重要的东西通道,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路段。三门峡不少地区考古证实西域文化传入。20世纪70年代,在崤函古道沿线相继出土一批胡灯俑,这是一种胡人相貌与灯为伍陶俑。灯或于头顶,或揽于怀中。刘家渠考古出土有波斯银币……这些都是西域文化在三门峡留下的痕迹,是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交流融合的实证。

  五、突出的和平性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三门峡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道家文化中,蕴含着反对战争、和平相处的处世之道。

  《道德经》作为一部伟大的哲学著作,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反对战争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春秋战国时期战事频发,迫使人们不得不对战争思考。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章中说:“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意思是说,依照“道”的原则辅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强于天下。穷兵黩武这种事必然会得到报应。他接着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意思是说,军队所到的地方,荆棘横生,大战之后,一定会出现荒年。《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又提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意思是说,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用它。

  渑池会盟是战国时期,秦、赵两国政治外交上的一场较量,最终结果是两国暂时放弃战争。会盟中由于蔺相如不顾个人安危,机智勇敢,灭了秦国的威风,长了赵国的志气,在历史上传为佳话。会盟结束时,为表示停止战争,秦赵双方士兵捧土埋藏兵器以示友好,遂成会盟高台。

声明:本公号原创文章谢绝媒体转载。如经授权转载,请于文章开头注明“来源:三门峡日报微信公众号(ID:smxrbweixin)”。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