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味中药,里能滋补气血,外能软坚散结

 武鸣小老头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原创 李知行 中医李知行 2023-07-24 08:00 发表于广东
收录于合集#本草系列79个

图片

最近台风频作,台风带来的不止是暴风雨,还有深圳海滩上大量的生蚝。

村民打着伞,提着桶,在那里不亦乐乎地接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生蚝相信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学术名叫牡蛎,也叫海蛎子,是大排档的点菜的常客。

牡蛎产于海里,味咸,能补益心气心血,也有人因为生蚝富含矿物质而比喻成是男人的加油站,当然它的形状也很有联想点,取类比象。

外国人吃生蚝喜欢生吃,原汁原味,少加柠檬汁去腥,但腥味偏重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海域污染明显的也不建议此吃法。

生蚝作为餐桌上的美食,经常被提及的有宵夜大排档中的烤生蚝,有闽南地区的海蛎煎。

还有简单的牡蛎汤,纯粹的煮汤就鲜味十足,实属佳肴。调味经常用到的耗油,实际上就是用生蚝煮汤后,浓缩而成的,集咸鲜甜于一身。

牡蛎肉作为饮食调理,特别适合虚劳、虚损的人群,尤其是阴虚、血虚、气血亏虚的人。味道极佳,诚为食疗的不二之选。

肥美的牡蛎肉让我们流连忘返,朴实的外壳却很容易被我们遗忘。

事实上牡蛎壳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里面说的牡蛎,就是指牡蛎壳。

《雷公炮制药性解》中记载“牡蛎本是咸水结成,故专归肾部,软坚收敛之剂也。”

所以名方消瘰丸里面就有牡蛎,取的就是其能软坚化痰的能力。瘰疬就是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的问题。

实际上牡蛎对很多痰核的郁结都有帮助,比如身体里面出现淋巴结肿大、脂肪瘤或者是身上出现疙瘩的问题,就可以用牡蛎去化痰散结。遇上痰瘀互结的,可以加入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的药。

近代名医张锡纯认为“牡蛎能入其经而祛其外来之邪。主惊恚怒气者,因惊则由于胆,怒则由于肝,牡蛎咸寒属水,以水滋木,则肝胆自得其养。且其性善收敛有保合之力,则胆得其助而惊恐自除,其质类金石有镇安之力,则肝得其平而恚怒自息矣。

对于肝阳上亢,肝火旺盛的人群,比如像高血压,气血往上冲,出现头重脚轻,面红耳赤,中医称为上热下寒,就可以用牡蛎来平肝、潜阳,把肝火往下引。

又如肝风内动,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中医说肝主筋,肝胆得养,抽搐的症状就能缓解。

牡蛎用于滋阴敛火的时候,经常会叫上自己的好兄弟龙骨。龙骨就是动物化石。牡蛎、龙骨是经典的药对,用于收敛元气,平肝潜阳,而且必须生用,煅用则无此效。

如果把牡蛎放在火上煅烧,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偏于收涩。比如说治疗出汗太多的名方牡蛎散,就是用的煅牡蛎,取其固摄津液。也可用于固摄精关,治疗遗精,比如金锁固精丸。

张锡纯认为牡蛎煅后,质地更软,与脾胃相宜,有温补之性。而且现代研究发现煅牡蛎有很好的制酸作用,对于胃酸分泌过多,消化性胃溃疡有还好的抑酸止痛效果。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