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林杰丨新津县知事罗兴邦考

 书目文献 2023-07-26 发布于北京
注:本文发表于《成都研究》第四辑(四川人民出版社2023年),此为作者Word版,引用请以该刊为准。感谢张林杰老师授权发布!


新津县知事罗兴邦考

张林杰
接 要:文守仁在《罗兴邦》一文中讲到了罗氏为古宋人,民国时期曾任新津县知事,并对其生平及遗作进行了介绍,这对于我们了解罗兴邦这个人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帮助。其他史料中亦有罗氏曾任古宋县团练局长之说、张煦秘书之说等。不同的史料在说法上有矛盾之处,详细考证这些史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罗兴邦这个人至关重要。
关键词:罗兴邦;生平;遗作;任职;考证
如果没有史料记载,许多人与事将被永久地淹没在历史洪流之中。知名历史人物是如此,不甚知名的人物亦是如此。今天要说的这位不甚知名的人物是来自古宋的罗兴邦。古宋,旧县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延用该名,后于1960年被撤消,被划归到叙永县,后又于1983年被划归到兴文县。笔者之所以要说罗兴邦,是因为笔者在阅读《蜀风集:文守仁先生遗著》时得知古宋有个叫罗兴邦的人。根据文守仁的这篇文章,笔者查阅了涉及罗兴邦的有关资料,于是试对罗兴邦展开一番考证。

一、文氏撰文略述罗氏生平

生于四川新津、逝于台湾的文守仁先生于1960年在台湾创办了《四川文献》月刊,开辟“蜀风集”专栏,辑录了晚近以来许多巴蜀人士的诗词,同时亦对诗词作者作了介绍。文守仁在《四川文献》1963年第8期的“蜀风集”专栏上以《罗兴邦》为题,对罗氏及其诗词作了介绍。该文后被收录在文氏遗著《蜀风集:文守仁先生遗著》中。文氏该文为我们了解罗兴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文守仁在文中提到了罗兴邦的籍贯、受教育程度、工作情况、去世时间。“兴邦,四川古宋人。忘其字。前清廪生。民国八九年间,客吾邑(新津)知县事方朝珍幕,屡有建白,深受倚畀。及朝珍移知崇庆,荐氏续宰吾邑,时约在民国十一年春也。”[1]29在罗氏辞去新津县知事后,“贫不能归,又往依朝珍崇庆,朝珍复荐以自代。未几,卒於任所,年未六十也。”[1]29文氏亦谈及了罗氏在新津县知事时的事迹以及所留诗作,此处从略,笔者会在本文后面详述之。

文氏未能将罗兴邦的表字列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新津县志》第十四篇《政权设置》第一章第一节中附录有《民国时期历任新津县知事、县长名录》,说罗氏别名“治平”[2]573,由此可知罗兴邦的表字为治平。

文氏称罗兴邦的受教育程度为“前清廪生”[1]29,此说在《民国古宋县志初稿》卷七《选举志》中亦有记载“罗兴邦,清代由廪生举孝廉方正。”[3]84该志所记较文氏所记更为详细。

二、罗氏体恤民情与遗诗四首之记载弥足珍贵

文守仁在《罗兴邦》一文中提到了罗氏体恤民情的重要事迹。罗氏在任职新津县知事期间,新津属于川军第四师师长刘成勋戍区。刘成勋以供应军饷为名,向民间借款,派遣营官督促罗兴邦筹借。“氏以民力有限,力持不可,请宽之。营官怒,语侵氏。氏忿曰:安得以五斗米向武弁折腰耶。遂挂冠去。”[1]29文氏对罗氏此种行为的评价是“氏以一介寒儒,不为私利,顾恤民力,以捋虎须,视官位如敝屣,方于古之循史,岂有逊哉。”[1]29这番评价可谓高矣!并且完全配得上罗氏的所作所为。

文氏《罗兴邦》一文记载了罗氏在写诗方面的作为。“氏善书,工诗文,於离去吾邑时,有留别父老作四首,仁者之怀,溢於言表。”[1]29罗氏善写诗,但其遗存甚少,“氏殁时闻仅一幼子在侧,其他遗稿,恐已无存。”[1]29实在是遗憾!文氏凭记忆将罗氏的四首诗记录了下来,其保存文献之功至伟至大!他说“此诗倘由余之记忆以传于后,得谓非天之不欲没贤者也耶。录之备传循吏者考焉。”[1]29为窥罗诗全貌,笔者现抄录于此:

留别新津父老作
久断名缰绝隐沦,无端忽现宰官身。三年幕府囊中颖,九月邯郸梦里人。讵有贤声追召父,甘书下考继阳城。挂冠莫叹归来晚,屈指西畴正及春。
我慕江湖小范风,万家忧乐寸心中。忧时苦乏三年艾,作爨甘摧百尺桐。苛政自期无猛虎,穷岩终愧有哀鸿。身心清白杨夫子,可补劳生未竟功。
厌听功名说管商,喜翻史册诵龚黄。心由寡欲空无物,鬓为忧时渐有霜。闾里未全归揖让,俸钱深自愧流亡。非关潘令风情减,不种桃花只种桑。
梅花香里敞筵,雨雪途中着祖鞭。反哺已迟乌鸟后,归心早作塞鸿先。云当入岫空含雨,调欲移宫易改弦。难别殷勤诸父老,五津回首隔风烟。[1]30

周正举编著的《宦海廉诗戒“官道”:中国历代廉吏诗联自励警世史话》一书中的《万家忧乐寸心中》一文收录了罗氏的这四首诗。周正举在文末称“参考资料:《新津县志》;《蜀风集》,(台)文守仁著。”[4]213但是笔者查阅了多个版本的《新津县志》,未能找到收录该四首诗者,周氏所言恐有误。据笔者所查阅的资料来看,该四首诗均由文守仁辑录而成,最早刊登于《四川文献》月刊的“蜀风集”专栏上,后被收录于文氏遗著《蜀风集:文守仁先生遗著》中。

三、文氏文中的几处错误需要纠正

文守仁说罗兴邦在“民国八九年间,客吾邑(新津)知县事万朝珍幕,屡有建白,深受倚畀。及朝珍移知崇庆,荐氏续宰吾邑,时约在民国十一年春也。”[1]29这里有几处错误值得纠正。

首先,文氏称罗兴邦在万朝珍幕任职,并受其举荐出任新津县知事,这里的“万朝珍”应当写作“方潮珍”才对。方潮珍,字琢章(一说卓章),四川乐山井研人。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在蜀军政府任军政部部长,亦曾在乐山、长宁、新津、崇庆、巴县等地担任过知事。

其次,文氏称罗氏任新津县知事的时间“约在民国十一年春”[1]29,也就是大约在1922年。此种说法与1989年版《新津县志》所载有出入。该志中说罗氏新津知事的任期是“7年3月”[2]573到“7年10月”[2]573,也就是从1918年3月到1918年10月。1989年版《新津县志》的这种说法是否可信?我们可从方潮珍在新津与崇庆两地的任职时间作一分析。1989年版《新津县志》记载说方潮珍在该县任知事时间为“6年12月” [2]573至“7年3月” [2]573,也就是1917年12月至1918年3月。方潮珍1918年3月卸任新津县知事,罗兴邦1918年3月接替方的位子,时间上是合理的。1991年版《崇庆县志》记载说方潮珍曾于1916年任崇庆县知事[5]206,后去职,又于1918年再任县知事。[5]206该志所说的方氏任职时间正好与1989年版《新津县志》所说的方氏卸任时间能够很好地衔接得上。既然1989年版《新津县志》关于方潮珍的任期记载是准确的,那么该志关于方氏的继任者罗兴邦的任期记载就也是准确的。因此,1989年版《新津县志》的说法是可信的。

最后,既然1989年版《新津县志》关于罗氏任职县知事时间(1918年3月到1918年10月)是正确的,那么文氏所谓罗兴邦于“民国八九年间”[1]29在方潮珍幕任职一说便也不可信了。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文守仁的此番表述全部为假,他称罗氏曾在方潮珍幕府做事,屡有建白,深受方氏倚畀,此说应为可信。要不然,在方潮珍离开新津时,他也不会举荐罗氏作为其继任者了。

另外,文氏称罗氏在辞去新津知县事后投靠方潮珍,“朝珍复荐以自代。未几,卒於任所,年未六十也。”[1]29这说明罗氏曾代理过崇庆县知事,不过笔者未能在各种版本的《崇庆县志》中找到相关记载。当然,未能找到相关记载,并不能说明此事绝对为假,因为方志编纂者仅记录正职而不记录代职的情况亦是存在的。因此,代理崇庆县知事一事权且存疑待考。

四、任职古宋县团练局长与张煦秘书之说考证

《叙永、纳溪、兴文、江安护国讨袁史料》一书中有《朱支队驻古宋几件事》一文,文中谈到护国之役时,朱德支队长曾于1916年率领部分军队在古宋县休整。“由于护国军的义举行动深得民众同情、支持,也受到地方当局的大力资助,县知事吴耕鲁、县议长梁镜澄(字邦洁)、县团练局长罗兴邦(字治平)积极行动,为护国军集资、筹粮。”[6]149这里提到了罗兴邦,字治平,职务为县团练局长。

笔者联系了兴文县党史县志办的赵中壁老师,询问其关于县团练局长罗兴邦的资料。赵老师给笔者提供了当地印刷的内部资料《古宋镇志(1908-2014)》的图片,该志第五编中有《护国军兴》一文,其中亦提到朱德率部队来古宋筹集粮饷和补充兵员,受到地方当局的大力资助,“县知事吴耕鲁、县议长梁镜澄(字邦洁)、县团练局长罗兴邦(字治平)积极行动,为护国军集资、筹粮。”[7]95笔者未能从赵老师手中得到罗氏更为详细的资料。

新津县知事罗兴邦是否就是古宋县团练局长罗兴邦?笔者认为两者为同一人的可能性很大。首先,两人都与古宋有关。新津县知事罗兴邦的籍贯为古宋,县团练局长罗兴邦是在古宋任职,虽然不能断定任职团练局长者就是当地人,但是一般来说该职位常由当地人士出任。其次,两人都有“治平”之称。1989年版《新津县志》记载说县知事罗兴邦的别称是“治平”,而《朱支队驻古宋几件事》一文亦称县团练局长罗兴邦的字为“治平”。虽然“别称”与“字”不是一回事,但是我们不能排除1989年版《新津县志》编纂者将两者混用的可能性。再次,两人都会作诗。新津县知事罗兴邦曾写有《留别新津父老作》四首。《叙永、纳溪、兴文、江安护国讨袁史料》一书中有王诵诗的《朱德题诗香水山寺》一文,文中谈到叙永县文化馆派员到古宋工商联组织社会知名老年人座谈,会上老人们回忆了朱德率护国军部队来古宋一事,“朱旅长住在县议事会(今政府街四十六号),并常与议长梁邦洁、团练局长罗治平、文人刘竹坞等吟诗唱和……”[8]198罗兴邦既然能与朱德吟诗唱和,说明他本人是会作诗的。最后,两人在任职时间上不冲突。新津县知事罗兴邦的任职时间是1918年,古宋县团练局长罗兴邦的任职时间不详,但至少他在1916年担任过该职。从以上角度来判断,笔者认为,两人极有可能就是同一人。

不过,奇怪的是,《民国古宋县志初稿》卷七《选举志》中在记载罗兴邦时并未提及他任县团练局长一事。该志记载罗氏生平的全文是这样的:

罗兴邦,清代由廪生举孝廉方正。民国五年护国之役,就屯殖使张煦秘书。保奖知事,民国七年督军熊委署新津县知事。[3]84

如果罗氏曾担任过古宋县团练局长,那么该县方志为何在罗氏生平中不予记载呢?这是否意味着两个罗兴邦不是同一人?这让笔者甚感疑惑。虽然笔者从四个方面试图证明两个罗兴邦是同一个,但是由于古宋县方志中未能记载罗兴邦担任过该县团练局长一职,因此关于两个罗兴邦是否真为同一人的问题,笔者尚不能给出肯定的回答。

《民国古宋县志初稿》中说罗氏在“民国五年护国之役,就屯殖使张煦秘书。”[3]84这一信息很重要。蔡锷在民国五年五月任四川督军,委任张煦为宁、雷、马、屏屯殖使兼宁远汉军统领。据此,罗兴邦任张煦秘书在时间上应是在1916年5月或者之后。王效忠、赵四海在《朱支队在古宋几件事》中考证说朱德来古宋时间为1916年5月。[6]147如果此考证准确,那么古宋县团练局长罗兴邦随该县知事、议长等官员前往拜会朱德的时间就应在1916年5月。如果两个罗兴邦是同一人的话,笔者猜测,罗氏是先任古宋县团练局长,随后任张煦秘书。

《民国古宋县志初稿》中说罗氏被“保奖知事,民国七年督军熊委署新津县知事。”[3]84所谓“保奖”,据《汉语大词典》的说法,是指“官员向上荐举有功之人,使得到奖励擢用。”[9]1395罗氏究竟是被谁保奖的,是否是被张煦保奖?该志未能说清楚。文守仁在《罗兴邦》一文中说罗氏曾在新津县知事方潮珍幕下任职,深受方氏倚畀,在方氏知崇庆时,曾举荐罗氏任新津县知事。这是否意味着《民国古宋县志初稿》中的“保奖”者是方潮珍?另外,罗氏担任张煦秘书与罗氏在方潮珍幕任职孰先孰后?罗氏是否先任张煦秘书后赴方潮珍幕任职?《民国古宋县志初稿》与文守仁《罗兴邦》一文所说有差异,这增加了笔者对该问题的考证难度,限于相关史料有限,此处存疑待考。另外,《民国古宋县志初稿》中说“民国七年督军熊委署新津县知事。”[3]84此处之“熊”,指熊克武。该志认为熊克武委署罗兴邦为新津县知事的时间为民国七年,即1918年,此说正确,孙中山正是在该年任命熊克武为四川督军的。同时,该志的这一说法也恰好证明了1989年版《新津县志》关于罗兴邦担任新津县知事的时间是正确的。

五、余 论

文守仁说“氏殁时闻仅一幼子在侧”[1]29,这说明罗氏当时尚有儿子。至于如今是否还有后人在世,笔者实难知晓。笔者接下来打算从古宋当地的罗氏家族族谱中寻找答案,目前虽尚无所获,但对于寻找罗兴邦史料来说,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思路,期待能有意外的发现。

通过一番考证,笔者对罗兴邦这个人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现略述之:罗兴邦,字治平,四川古宋人(今宜宾古宋镇人),清代由廪生举孝廉方正。曾于1916年任屯殖使张煦秘书,亦在新津县知事方潮珍幕任职,后经人保奖出任新津县知事(1918年3月到1918年10月)。有史料称其曾任古宋县团练局长,然为《民国古宋县志初稿》所不载,故存疑。其在新津县任知事时,不为私利,顾恤民力,以捋虎须。后愤而辞职,前往时任崇庆县知事方潮珍幕,任代理知事,未几,卒于任所,逝年不及六十。有一幼子。善书工诗,有《留别新津父老作》四首存世。

关于罗兴邦生平之考证,还有许多疑问尚需研究者解答,笔者仅作了初浅的考证,权且将拙见呈现于大众,期待更多研究者指正与释惑。

参考文献:

[1]文守仁.蜀风集:文守仁先生遗著[M].文丕衡编辑,新津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审定,1998年.

[2]四川省新津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新津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3]佚名纂.民国古宋县志初稿:卷七[M]//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第34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

[4]周正举编著.宦海廉诗戒“官道”:中国历代廉吏诗联自励警世史话[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

[5]四川省崇庆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崇庆县志[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6]王效忠,赵四海.朱支队驻古宋几件事[M]//叙永县政协文史委,纳溪县政协文史委,兴文县政协文史委,江安县政协文史委合编.叙永、纳溪、兴文、江安护国讨袁史料,叙永:四川省叙永县印刷厂,1994.

[7]《古宋镇志》编纂委员会编.古宋镇志(1908-2014)[M].兴文:《古宋镇志》编纂委员会内部印刷,2014.

[8]王诵诗.朱德题诗香水山寺[M]// 叙永县政协文史委,纳溪县政协文史委,兴文县政协文史委,江安县政协文史委合编.叙永、纳溪、兴文、江安护国讨袁史料,叙永:四川省叙永县印刷厂,1994.

[9]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第1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作者简介】

张林杰,山西临汾人,宜宾学院四川思想家研究中心专职科研人员。研究方向为考据学、儒学、中国史等。曾在《孔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刊物发表文章十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