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实录:《复苏迹象初现,增长动力重塑》

 zhangji13 2023-07-26 发布于上海

图片


马上赢的定位是新一代的快消品行业风向标。马上赢已经建成全国性的线下零售监测网络,基于样本门店的 POS 数据,像做 CT 一样扫描上千万种食品、饮料、酒、日化商品在线下不同业态的市场份额、铺市率和产品卖力,量化分析「新品上市」、「品类趋势」、「竞争」等,提升客户决策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马上赢已经签约元气森林、康师傅、东鹏、蒙牛、好丽友、宝洁等知名品牌。下半年,马上赢将推出基于ChatGPT的新一代产品,持续在技术上领先尼尔森。
专业的线下零售监测服务,除了尼尔森,还有马上赢。

图片

2023年7月13日,开源证券2023年复苏路径与资产配置论坛在辽宁大连举行,马上赢创始人猴哥受邀进行了主题为《复苏迹象初现, 增长动力重塑》的分享,以马上赢数据为支撑对消费复苏趋势进行详解,以下为分享实录:

图片

大家好,我是马上赢创始人猴哥,今天非常荣幸在这里跟二级市场股票投资界的朋友们来交流,今天分享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线下POS数据来洞察消费复苏的情况。

图片

马上赢之前主要是服务快消品牌,首先我给在座的投资界朋友简单做一下公司介绍。马上赢公司成立于2016年,跟“尼尔森”的商业模式一样,通过给全国各地的大卖场、大超市、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提供免费的服务,以服务换取门店的POS数据,通过为快销品牌提供线下零售监测服务实现商业化。马上赢和“尼尔森”的一个区别是什么呢?马上赢是一家大数据和AI公司,核心的创始人是来自于阿里、京东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马上赢实现了与门店POS系统的直接对接,可以拿到门店实时动销数据, 按照T+1级别自动汇总,就是今天有昨天的数据,这样实现了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同时马上赢借助AI和大数据能力对数据的治理和加工也实现了全链路自动化。总之,马上赢的数据工厂可以以更高的效率来采集、治理和加工海量的数据,目前马上赢的线下零售监测网络已经实现了全国性的覆盖。

图片

接下来,看一下马上赢线下零售监测网络的覆盖情况,左侧是样本门店数的省级热力图,可以看到马上赢的覆盖是跟中国的GDP、人口、消费挂钩的,就是人越多,经济越发达的地方,马上赢的样本店会更多一些,通过这种非等比例抽样来加强对高价值地区的覆盖。目前,马上赢整个数据工厂处理的数据规模是快消品行业最大的之一,以去年数据为例,每天都是上千万笔订单,全年在40多亿笔。马上赢的数据工厂里处理了多少商品?来自20万多个品牌的上千万条码,足见快消品是一个非常蓬勃发展的行业,有上千万商品在全国各地的零售门店里流通着,马上赢已经深度覆盖华北、长三角、海峡西岸、珠三角、中原、两湖、成渝等核心城市群。

马上赢通过AI进行商品主档案的自动化清洗,可以把上千万商品的集团、品牌、四级类目和各种的属性清洗得比较干净。这样的话,马上赢就可以帮助客户回答一些很直接的问题:什么品类的市场份额比较大,什么品类在增长,什么品牌在增长,什么口味在增长,各个品牌的铺市率、卖力等。马上赢从一年多以前开始正式做商业化,已经服务了100家左右各行各业的头部客户,比如外资品牌宝洁、好丽友、三得利,内资品牌元气森林、康师傅、东鹏、洽洽等。

图片

马上赢在服务快消品牌的同时,今年把注意力投向了关注中国内资上市公司的证券公司和投资机构,所以我今天也想借开源证券投资策略会的机会来给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用马上赢的POS数据去分析线下的复苏情况。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线下消费品市场恢复的大行情,第二部分挑一些品类分析下市场机会。

图片

我们先看一下线下快消品市场恢复情况以及趋势。

图片我们看一下现在的大盘,左上角是国家公布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的名义收入增长率,在第一季度来讲,只有2.7%,线下门店的销售额同比是5%-10%的下跌,情况还是比较差一些的,这是一个整体的大盘。

图片

我们再来看在大盘里面看到各个品类的情况,因为疫情放开了,大家恢复了聚会和户外活动,整体来讲饮料跟酒类是恢复的比较好,在去年的话,在线下渠道里面饮料占13.9%,酒占7.8%。今年上半年基本都恢复过来,饮料已经扩到了15.3%,然后酒的话扩到了8.6%。在商超便利里面流通的话,酒主要以200块钱以下的次高端白酒和光瓶白酒为主,还有像RIO锐澳鸡尾酒。啤酒的话,今年是在商超便利里面越来越好,因为前三年受疫情打击的话,大家越来越习惯就近买点啤酒回家喝。另外,实际上恢复最好的是烟草,烟草烟具是恢复得最好,在第一季度我们看了一下所有的品类里面,只有烟草是在正向增长,慢慢到了第二季度开始更多的品类出现正向增长。看食品里面的话,食品占比在下跌的,食品下有些品类在增长,比如休闲零食,已经从29.2%涨到了30.2%,涨了1个点;乳制品从19.4%涨到了20%。在休闲零食里面,长得非常好的一个品类是槟榔,这个跟我们在刚刚提到的在烟草烟具里的恢复也是有点正相关的,另外辣条与魔芋爽的增速也还是不错的。

图片

今年的消费市场呈现出两个比较有意思的现象:

  • 一个是纵享生活,疫情之后,烟草在涨,槟榔在涨,辣条、魔芋爽、鸡尾酒这些都在涨。凸显特点就是现在的消费者更追求对生活的享受,精神上放松下,整个大的潮流能反映出人们的精神状态跟疫情期间、疫情之前有很大的变化。

  • 另一个是对健康的关注。我介绍一些定义,在功能饮料下面主要分三大块,第一块是能量饮料,比如红牛、东鹏;第二块是运动饮料,比如外星人,尖叫、宝矿力水特等以电解质饮料为主,第三块是营养素饮料,比如脉动、力量帝等以补充维生素为主。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增速是非常快,茶饮料市场份额高而且增长依然很快,茶饮料里面分两大板块,一部分是以康师傅冰红茶为代表的有糖茶,另一部分是以东方树叶、三得利为代表的无糖茶,现在茶饮料35%的增长,主要是以无糖茶的增长来驱动,所以茶饮料的健康属性更强了。

当下的消费者一方面在纵享生活,不管精神世界还是物质世界,同时对自己的身体更好一些,吃的喝的稍微健康一点。

图片

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各个渠道的一个变化,也是希望各位投资者关注的情况,大卖场实际在疫情之前已经连续多年下降了,过去三年的疫情更让大卖场的经营雪上加霜,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沃尔玛的关店,大量的家乐福的关店,大卖场的销售额今年上半年有接近10个点的同比下降。

离着消费者更近的便利店、食杂店恢复非常好,日常生活中最多的食杂店已经开始实现正增长。有很多商品,比如植物蛋白、日化品是强依赖于大卖场,但是当我们走到一个大卖场里面,没有那么多人了,外租区在疫情期间是基本上租不出去的,慢慢消费者也变化了,逐渐失去了在大卖场购物的习惯。品牌商越来越缩减在大卖场的投入,大卖场的持续下跌会影响到很多品类的发展。

在便利店里面可以看到,饮料比例占比是非常高的,饮料增长非常不错,便利店里面从25.1到了26.4。另外一个大的变化就是低温牛奶,在便利店的增长很快,比如君乐宝的悦鲜活就在便利店大量投入。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于找自己离得近的地方去买各种生活的必需品,比如饮料、酒等。

图片

那么,再看一下城市的数据,左侧是政府提供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右侧是常住人口比例,用社零的零售比例除以常住人口比例,大于1的,就归为上线城市,小于1的,归为下线城市,所以基本上二线城市、新一线城市、跟一线城市的话能算上线城市,三、四、五、六线都属于下线城市。

图片

城市划分好后,我们来看消费复苏的情况,这张图就是今年上半年的一个情况。左侧来讲的话,下线城市差不多都恢复了,因为本来居民收入不高,疫情前后的变化不大,所以大家生活影响没有这么大。但上线城市来讲,疫情之后的话影响冲击还比较大。右侧的数据体现出消费的差异。上线城市消费指数的定义,就是上线城市的某个品类的占比除以该品类在全国的占比,同样可以计算下线城市各个品类的消费指数。消费指数超过100,说明在这个级别的城市里面,居民消费占比要高一些。上线城市里面饮料、酒、乳制品的指数高一些,然后到下线城市,日化品的占比较高。冲调品比较有代表性,在上线城市的消费量低,在下线城市的消费中冲调品的销售占比是比较高。所以不同企业它所处在不同的赛道,要关注的不同级别的城市情况。

图片

大概汇总一下,上半年部分的品类已经开始复苏了,消费者纵享生活,同时关注健康。离着消费者更近的便利店,食杂店开始复苏。三、四、五、六线城市组成的下线城市整体已经开始恢复了。

图片

那么再给大家介绍下细分类目的增长机会。

图片

图中展示的是马上赢开发的品类机会洞察服务,以调味品大类的图为例的话,横纵轴的交叉点x轴在3%,就是去年在调味品的市场份额的3%,然后y轴是在负的0.3%,交叉点都在中位数。酱油是在涨,然后涨速比较快的是复合调味料与火锅底料。在右下角的图中,火锅底料的第一名是颐海国际的海底捞品牌,占23%,第二名跟第四名的好人家和大红袍都是来自于天味的,10%+6%, 总共天味16%左右,第三名是德庄,从图中来看,火锅底料这个品类已经越来越成熟了,非头部品牌的量占了不到30%。在右上角的图中,复合调味料相对更早期,第一名是天味的好人家,第二名是来自颐海国际的筷手小厨,这个品类还是在非常分散、激烈竞争的状态,杂牌的量超过一半。

图片

今年很多品牌思考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归零了。中国人口50岁以上的占34.6%,60岁以上占18.1%,作为一个老龄化社会,配方奶基本没有希望,头部的奶粉品牌都在转向中老年奶粉。这是冲调品的品类机会洞察的图,横轴每个细分品类在冲调品里的去年市场份额,纵轴是该品类的增速,圆的大小体现今年的市场份额。中老年奶粉处在第一象限,份额大,增速快。冲泡奶茶、麦片都是在下跌的状态。在中老年奶粉赛道内资企业优势比较大,第一名是伊利,第二名是来自伊利的欣活,第三名才是雀巢,第四名是蒙牛的一些品牌。

图片再说一下方便速食,中位数Y轴在-7%,方便面在0附近,基本上不增长了。方便速食赛道很大的机会点是预制菜,尽管预制菜目前是以to B为主,各家品牌也开始布局C端市场。从右侧这个市场份额分布来看,对比刚才讨论过的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来讲,预制菜赛道更早期,目前安井的冻品先生是一个绝对领先的状态,其他的非常碎片,但是因为还有70%的市场份额是被各种各样的杂牌占据,未来肯定会涌现新的竞争者。常温火腿肠相当于现金奶牛一样,体量还不错,但是整个的增长已经是负的。疫情期间,黄桃罐头带动了水果罐头品类的增长,那么今年是否还会持续发展也是有待观察。

图片

再看一下酒,酒类里面的话,大家重点关注一下鸡尾酒,在右上角的第一象限,市场份额还没这么大,但增速是非常高的,而且在鸡尾酒品类里面,百润股份的RIO一家独大,基本上属于品牌即品类的概念。

图片

接下来这页下面的图是追踪了RIO的新品强爽8度伏特加系列的上市表现,强爽8度在过去的一年里增速非常快,增长最快的是白桃味,第二名是葡萄味,你会看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在选择这种鸡尾酒的时候,它是接近于在买元气森林的气泡水,元气森林卖的最好的气泡水的口味是白桃味,第二名也是葡萄味。所以年轻消费者实际是在买加了点酒的饮料,至于说加3度,5度,加8度,那是根据大家个人口味而定的,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现象。

这页上面的图显示的是在离着消费者最近的食杂店渠道里面RIO市场份额的增速情况,春节不是RIO消费的经典场景,所以每年过年它都会经历一个小幅的下跌,从去年大概是在60%到70%震荡的状态,现在已经快速增长到了一个85%到90%,RIO在这个品类的领导地位是持续在加强,通过推出一些度数更高的产品,已经在切其他酒类的市场。

图片

再回到一个乳制品,乳制品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常温牛奶还是在增长,这是非常好的情况,在全国来讲是以两头牛,伊利和蒙牛征战全国,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品牌,第二梯队的山花、天友市场份额提升较快。尽管我们这两年经常看到奶酪的广告,奶酪是一个很差的状态,是在下跌。

图片

乳制品中圈一下雪糕/冰淇淋,今年整个的雪糕冰淇淋的赛道都非常卷,在积极的推新。正常来讲,每年雪糕上新最多的是3月份,整个行业今年在2月份已经开始大规模上新,2月份上新的数量比去年同比增长了66%,在3月份涨了38%。在的伊利和蒙牛各自的千亿大盘里面,伊利的冰糕冰淇淋在100亿左右,蒙牛的在50亿左右,今年各家都是提到了一个更大的目标去奋斗,这是行业层面。

这个赛道内的卷中卷是第一名伊利。左下角是对比伊利跟蒙牛的雪糕冰淇淋最近三年的上新情况,黑色的是蒙牛,灰色的是伊利,今年伊利提前于整个行业,在1月份就开始大量上新,推出20款新品,大幅超过蒙牛今年也超过伊利去年的水平,而且铺货也做得好,伊利在整个Q1的结果就比较好,Q1的话市场份额从32.5%涨到34%,其中新品贡献从之前5%-6%,提升到了9.9%。

图片

那么再看饮料行业,饮料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以即饮茶为例,属于份额高、增速高的状态。刚才也讲了即饮茶的这一轮的增速主要是以东方树叶、三得利为代表的无糖茶的驱动。图中左上角的第二象限里面,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增速非常不错,运动饮料就是外星人、尖叫、宝矿力水特,营养素是脉动、力量帝等。碳酸饮料是在下滑,所以从图中看得出消费者追求健康的趋势。

图片

接下来聚焦到即饮茶赛道来看下具体情况,按照品牌维度统计,康师傅品牌还是第一名,但是今年发生了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东方树叶的兴起,东方树叶今年已经实现同比去年100%以上的增长,已经翻倍了。在整个的县城及以上市场消费者对无糖茶的接受度已经很高,东方树叶在大量的省份跻身第一名、第二名或者是挤入第三名,市场份额每个月还在持续的增长。农夫山泉集团的东方树叶和茶π加在一起,在县级以上市场已经超过康师傅的即饮茶,这是一个很标志性的事件。由于无糖茶的兴起,三得利从去年夏天开始,跟着这股大潮快速增长,出现全国断货。在疫情之后,消费者越来越喜欢淡一些的口味,尽管同时消费者腰包里的钱没那么多了,但5块钱的乐趣还是比较不错的。

图片

最后,我再聚焦到饮料里的能量饮料,红牛处在第一位,东鹏在一个追赶状态。红牛主要分两块,一个是泰国天丝,主要以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和红牛维生素牛磺酸饮料这两个单品做,另一个是华彬,主要以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为主。这里主要对比了东鹏与红牛在全国各个区域小业态(小超市、便利店、食杂店)竞争情况。东鹏在自己的强势区域广东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6月份56%已经涨到了今年6月份的61%。我再强调一下,从前面饮料的品类机会洞察图中能看出,能量饮料进入了存量争夺战,意味着是一个很残酷的存量竞争,此消彼长,东鹏在广东从去年的6月份到今年6月份涨了5个点左右,是要以红牛的下跌为代价的。在广西、江西同样也发生这种现象,今年东鹏已经在福建实现了对红牛(华彬)的超越。

图片

看这张图会更直观一点,按大区来看,颜色越深的地方,就是东鹏卖的更好的地方。东鹏是500ml 5块钱,红牛是250ml 5块钱,为了更客观反映消费者需求,到底喝多少毫升,按照升数来折算销量,然后用折算后的销量东鹏除以红牛,基本上在华南地区它去年是一个3.8倍的概念,今年已经涨到了4.82倍,又涨了一个点上去,这是它的传统强势区域,同时在华东、华中、西南地区也都实现了0.5的增长,在西南、华中、华东地区也都是已经超过1的状态。所以在这些区域里面,东鹏的折算升数的销量已经全面超过了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在东北、华北两个东鹏比较弱势的区域,我们也看到了一定比例的增长。右边的图显示的是按照折算销量计算东鹏超过红牛的省份数量,在2022年2月份的时候,大概只有10个省份,在经历过春节的一个短暂下跌之后,涨到13了,然后最近涨到16个省份,所以东鹏在全国的业绩在持续的一个加速的状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