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凝视的奥本海默的一生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7-26 发布于河南
图片

被凝视的奥本海默的一生

文 / 糖右右

* 内含剧透,慎滑之!


从观影者的角度来看,《奥本海默》无疑是一部非常有代入感的传记电影。诺兰仍然采用了多线叙事,彩色画面以奥本海默的视角为中心,是关于他的“审判”和他作为原子弹之父的一生,黑白画面则是以他的对手Lewis Strauss的一场“审判”为中心,是对奥本海默的“审判”的”审判”。

整个电影对奥本海默的情绪的描述非常细致,彩色画面的叙事部分用了很多的大特写去拍奥本海默各种细微的表情和情绪,配合超快节奏的对话,碎片的闪回画面,还有那几场私密的床戏,这不是旁观者或者上帝视角地讲述奥本海默这个人,是完完全全代入了奥本海默的内心,让我们作为” 奥本海默”去细细回顾了“自己”的一生。

图片

电影前两个小时是通过对奥本海默和他身边的人的“审判”和“问询”,一步步回忆了奥本海默生活中的一些重要的经历,他的求学经历,如何开展理论物理学的研究,他的婚姻和爱情,他参与左翼组织活动的经历,还有他如何被指派组建团队开展原子弹研究等等。相较于传记按照时间线的平铺直叙,电影里更多的是碎片化的回忆视角,不同的事件反复的穿插,好像漂浮在宇宙时空里面的各种碎片被收集起来终于拼成了一个奇形怪状的“物体”。

从电影整体看下来,有三个事件是对于奥本海默十分重要的。第一个当然是原子弹的成功引爆,这段画面和配乐非常精彩,爆炸之前是长时间的悲怆的音乐,成功之后则是死静一般的沉默,原子弹爆炸之后的火光和奥本海默的面庞交错出现,比起成功的喜悦,能更多的感受到那种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恐惧和慌张。是啊,一个新世界出现了。第二个是奥本海默前女友的自杀死亡,电影里几场裸露的私密床戏都是和前女友的,而前女友作为坚定的共产党员也和奥本海默一起度过了激荡的左翼岁月,也是之后奥本海默被审判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她代表了奥本海默一部分复杂的精神世界。而随着她的死亡,奥本海默的精神世界开始崩塌了。第三个是总统和奥本海默的谈话,奥本海默无法面对自己打开的潘多拉盒子,所以电影里面没有出现原子弹投射日本的任何画面,也没有出现承受原子弹爆炸的平民的画面(奥本海默有去听相关反原子弹的演讲,但放到相关画面的时候他的眼神避开了不敢看),所以当总统跟他说自己才是放出命令使用原子弹的人,奥本海默只能算是发现潘多拉盒子的人而他才是真正打开潘多拉盒子的人,奥本海默从这一刻开始才真正跟自己和解,走向了他“原子弹之父”的人生新篇章。

电影后一个小时的时间更多的是奥本海默深陷政治阴谋的“审判”,他利用自己“原子弹之父”身份高调地参与和评述国家的核武器政策,高调地反对氢弹,然后又是如何被做局取消了安全许可,毁掉了声誉,从而彻底远离的政坛。而那个陷害他的人自己后来也被政治审判,也承受了跟奥本海默类似的命运。这场审判全程是黑白的画面,我想这应该是为了跟奥本海默视角区分开来,更像是一场政治的闹剧。因为看的是35mm胶片版本,黑白画面有更为明显的胶片质感,颗粒度和模糊的质感更加深了这种混乱混沌的感觉,跟彩色画面有非常明显的对比。

除了还原传记事实的彩色和黑白视角之外,其实中间有穿插不少精彩的“导演视角”,就是让大家会细思极恐的地方。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的几次见面和谈话,就是非常精彩的“导演视角”,这几次对谈贯穿了整部电影,从开始研究原子弹之前,到进行“三位一体”的这个原子弹项目过程中,再到电影尾声。他们没有谈论高深的物理学知识,更多的是在短短几句话中引出了关于科学,政治和人性的思考,这些大概就是导演为什么要拍这个题材的解答。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奥本海默如何成为原子弹之父,而是我们该如何去面对自己亲手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之后的新世界。就像影片一开始用普罗米修斯引出了整个故事,而到影片最后我们也都不知道奥本海默到底是那个带给人类火种和希望的普罗米修斯,还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是世界的毁灭者。

而我们人类呢,又该如何去面对这一个又一个自己亲手打开的潘多拉盒子,而又会毁灭在哪个盒子被打开之后呢?


2023年7月25日于香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