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远不要和别人争论,会变得不幸

 聂小毛儿 2023-07-26 发布于黑龙江

“蓝色字”


大家好我是毛毛

网上有一个视频,一个年轻记者问老奶奶,你是怎么能活到这么大岁数的?老奶奶说:“永远不要跟蠢蛋争论!”年轻记者说:“我觉得你这个想法有问题!”老奶奶说:“是的,你说的对!”

共生

为什么会争吵?

先理解一个概念——“共生”。

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他甚至无法把自己与周遭的世界从意识上分离开来。他会以为自己就是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饿了就哭,哭了就有吃的。

于是,他会觉得自己饿的时候全世界都饿,自己痛的时候全世界都痛,自己动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动。心理学称这种状态为“共生”。脱离共生状态的过程非常痛苦。

摆脱这种共生状态实际上是完全不得已的。因为在那个过程中自己就是最自由的存在。所以会出现很多为了“偶像”大打出手的粉丝,在网上展开激烈骂战。在青春期遇到了“爱情”奋不顾身,遇到了“知己”热泪盈眶。

他们分不清自己和他们迷恋的对象之间的区别——对他们来说没有区别,他们和他们迷恋的对象是一体的、荣辱与共的。而如果不经过训练,可能一生都无法摆脱共生状态。

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寻求真相,而寻求真相离不开讨论。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必须和他人讨论、交流。

权威

我们和别人争吵的点是从哪里来的?

除了个人经验以外,更多的是,我们都迷恋权威。我们经常会看到“相亲相爱群”里爸妈又转了什么火星撞地球的不切实际的言论……一旦我们开始尝试独立思考,我们就会发现,陷阱无处不在。

而迷恋权威,就是把独立思考推给别人的常见解脱手段。本质上源自我们对确定的渴求。面对未知,我们需要有人来解答;面对争议,我们需要一锤定音。我们喜欢非黑即白的清晰世界

可我们依旧能看到很多“专家”自己的话都互相矛盾,这边说每天要睡够八小时活跃大脑;另一边说每天少睡一小时预防老年痴呆……这说明,权威也不一定正确。

进一步要明白:就算权威正确,也只是权威表达了正确,而不是正确属于权威。最后好说清楚:准确地说,权威只是权威,正确就是正确,他们何时都不是一回事。

真理

真理是独立存在的,不属于某个个体。

我在实习的时候,听老师说做手术最讨厌遇到两种患者,一种是老师,他们会给你提各种奇葩的要求,因为他觉得你没他懂;另一种是同行,也是医生,他依然会觉得他比你懂,你还是得听他的。

这几个群体中最不缺少的就是“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的那些人。

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本就是求知之路。

人们常常知道自己知道什么,而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也就会在测验里说是因为自己没发挥好。同理,人们是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未知。

如果这时候双方固执己见,认为自己就是绝对真理,最后只能两败俱伤,因为真理本就不属于任何人,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

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看法”只是对事实的“理解”而已,“理解”本身又不一定可靠。

我们应该做的是讨论——剔除“看法”、萃取“事实”。把理解中不可靠的因素全都过滤掉。如果交流仍以“看法”为焦点,那就没必要讨论或者争论了,每个人的看法总会不同的。

要知道,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看法,基本上都是被灌输的,只不过对他们来说,那些“想当然”的看法早已共生多年,不分你我。最终,它们会形成一个慎密的筛子,只接受符合这个筛子的看法,而筛掉不符合这个筛子的一切。

或许这时候你就理解为什么传销是违法的了吧,从刚开始的思维控制到后来自己的深信不疑。人的意志力就是很脆弱的,为了活着,人是需要一些东西成为他们的“信仰”的。(请注意,信仰在这里是中性词,不分好坏)

所以,遇到自己不理解的人事物行为,第一时间不要去骂他“傻x”,而是想想,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和说出这样的话?然后,不要理会,因为争论本就是大伤元气的事情。对于一个拿事实说话的伙伴,我们可以讨论,因为这是在促进我们成长的过程。

参考《把时间当作朋友》

戒掉短视频我只用了一周

被“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忽悠的一生

逃离舒适区真的正确吗

我怎么会不如一个孩子

我就知道你“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