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投标商业环境复杂,人人都知江湖险恶,很多投标人都会觉得自己遵纪守法,是按正常投标,但最终却以陪标结尾,不明所以。难道是投标人能力不行?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写出五六百页的投标文件,只怕是因为忽略了一些细节,傻傻的被“陪标”了。 所谓陪标,就是在某项目进入招投标程序前,投标单位已经确定了意向单位,然后由意向单位根据投标程序要求,联系关系单位参加邀标,以便确保意向单位达到中标目的的举动。 中部某省某地级市就一个涉农申报项目的评审工作进行公开招标。 投标人资格条件之一如下:
注意细节的投标人便发现,该资格条件要求有些苛刻,需同时具备咨询和设计资质,即使有“或”也是画风一转,“或兼备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书和工程造价咨询乙级以上资质证书”。看到这样的招标公告,投标人一定要考察清楚再决定是否参与投标。最终,经了解,兼备上述招标公告中要求的两项资质在其省内屈指可数。投标需谨慎,看“和”想清楚! 前两种行为玩的是策略和套路,指向性这一行为怕只是考验投标人是否熟悉竞争对手。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出现这一类的情况基本可以确定招标人已有意向的投标人,其他投标人也别再傻乎乎的熬夜写标书了。若身为投标人,还未发现招标文件指向的是竞争对手,怕是得先好好摸摸竞争对手情况再来投标。 (来源:投标书制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