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泾县黄田村

 山东刘福新 2023-07-26 发布于山东

游泾县黄田村

我们在绩溪上庄村吃罢午餐后,驾车返回宣城,在途经泾县榔桥镇时,看到路边一个巨大的广告牌——黄田古村落,我们看了一下时间,正是下午310分,决定顺道去黄田村走一走。

黄田村位于泾县榔桥镇东南部205国道旁。它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以“洋船屋”为代表的黄田古民居建筑,历经沧桑,依然保持古村落的魅力。黄田村的先民们是从选址、规划到建筑的设计,无一不依据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五行等学说,成功地把古人对“天人合一”的愿望表观得淋漓尽致。在村落的选址上,“依山造屋、傍水结村”,村庄立脚于河之北、山之南,取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之势。村中明沟暗渠通向每家每户,活水穿村而流,为整个村庄增添了灵气与活力。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这里历代文风昌盛,人才辈出。有乾隆年间的贵州巡抚朱理,嘉庆年间的翰林院侍讲、国史馆总纂朱珔;近代的民族实业家朱鸿度、朱幼父子;当代的著名交响乐作曲家朱践耳,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物理学家朱永贝等。村内有书院书舍十余所,藏书斋室六处。听介绍,“培风阁”藏书楼藏书3.3万余卷,“小万卷斋”藏书楼藏书10万余卷。另外还有“松竹轩”、“ 绍衣堂”、“ 板桥书屋”、“ 绿竹山房”等藏书楼,在全国极为罕见。浓厚的儒家书卷气息,凝聚着朱氏先人的勤劳和智慧。

当我踏进黄田村头时,首先映入眼帘是“义园公敞厅”的崇德堂,俗称“六房”,建于年间,院墙成尖角型,为整个黄田船型村里的“船头”。然后,顺着村北的道路进入村子中心,在“旗峰公家庙”,处停下,随着参观人流,进入室内参观。这是一栋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的组合建筑,为黄田村朱氏祭祀祖宗之处。花砖门墙、白门石坊。进入大门后,依次为门厅、天井、正厅、两厢楼,整个建筑物内的梁柱门窗都施朱红漆,中为敦睦堂,左是敬义堂,右是本立堂。厅内陈列朱氏历代名人事迹展板介绍。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出了“旗峰公家庙”后,我们来到“培风阁”,很像过去的人民公社的办公地点,主楼与院墙的墙体雕饰与宣传标语,保存着改革开放前的风格,在一处宣传栏中看到了介绍,原来此地正是电视剧《大江大河》的拍摄取景地,难怪村道路两旁设有“人民大会堂”、邮局、旅社等。后来,电影《夜幕光天》、《云雀》也来到黄田村取景。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村中河岸和道路均以石块砌筑,河上架设石桥十余座。村中巷道平直,明沟暗渠相连,活水穿村西流,排水通畅。村中建筑以家庙、住宅和书院、书舍为主,建筑上饰以木雕、石雕和砖雕,题材丰富,雕刻精美。有很多古民居门墙高大宽敞,而墙面用泾县特有建筑材料“水磨花砖”贴饰,号称千年不沾灰,色彩过渡自然谐和,极具中国画的水墨意韵。

村内呈阡陌交错,却户户相通,只要进了村,即便倾盆大雨,亦可以衣不沾雨鞋不湿地走遍村内人家。

黄田朱氏是“以商贾兴”,“ 以官宦显”的泾县一大望族,成就了黄田历史辉煌。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游泾县黄田村

以“洋船屋”为代表的黄田古民居建筑群是物化了的古代哲学思想、建筑美学的结晶,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2005年被安徽省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田村是很美的,称之为水墨画里的山村一点也不为过,山涧、小溪、农田、青砖绿瓦、名人故里、古老的四合院、零星的村中炊烟,仿佛有一种采菊东篱下的田园生活之美。相较这种美的反面,若大的村中,除了一些游客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孤零零地老人,少了一些烟火气,看到的是从繁华向孤独演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