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石文坛]胡定国的散文《寻觅古村落》

 黄石新东西 2020-07-30






胡定国,59岁、市公安局工作。
胡定国的散文《寻觅古村落》


      太子镇地处黄石大冶湖生态新区南侧,阳新县北部,父子山下,与大冶市隔湖相望。相传太子镇为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所建,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就在这个古老的集镇上,至今仍留有很多古村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门村”。一副长联可为证:《历史长河风涛滚滚流不尽刀光剑影荒丘埋傲骨绿野漂冤魂演难完胜败成亡吴宫花草忠奸善恶自有论、民族疆域古今茫茫出多少才子佳人英雄起硝烟帝王夺霸业唱未了兴衰荣辱晋代衣冠功过是非谁来评》这副长联就是悬挂在该村古祠堂木柱上的文字,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段时间,由于各种机缘巧合,我连续在太子镇居住。因为心能静,因为对古民居村落有一种天然的情感,加上太子镇的古村落又为我提供了实物条件,我利用了这次大好机会对四门村、涌泉张村、港边明村、筠山村等古村落、古祠堂、古庙宇、等进行了寻觅探访。探访中尤其对四门村印象深刻,该村是一个穿越700年的古村落。走进四门村,两边群山环绕,背靠鯰鱼垴,前邻上庄村,西向一条溪流。清澈的泉水从父子山冯家堍水库山涧淌出,从村中蜿蜒穿过。河水清澈透亮,游鱼、虾蟹清晰可见。村中十几栋连片古民居青瓦盖顶、排列有序、点缀村间,村旁的古香樟、古侧柏迎风挺立,一座古庙~"回龙庵”扼守其北,是乌鸦扑采塘的风水宝地。  


       纵览这里的古村落建筑,高墙耸立,门庭严谨,雕梁画栋。只可惜,向四门村连片的老屋建筑已经很少见,其他村庄大多是单独门栋,不成规模。古民居的这种结构,尤其是“天井院”的样式凝结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古民居廊道相接,小巷迂回,青砖墙面,石窗石门,蜿蜒着一路的青石板路面,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我曾在村支书老徐的引荐下,探访了几户保存完好,有人居住的古民居。砖是一色的青砖,瓦是一色的黛瓦,门槛用高高条石拦着,略显示出一种尊严。一般朝向都是坐东朝西,两阔三间、一进二重、单檐悬山灰瓦顶。走进大门是一前厅,紧接着是一处天井,过了天井即是正厅,两边就是厢房。据村里老人讲,这种民居空间的划分“长幼有序"、“尊卑有序”轴线对称的格局,强调秩序感,这正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其中一些人家厢房上的窗棂,雕着各式各样图饰,有人物、更多是花鸟花纹,都还保存着。但更多的人家,是屋子里堆满了杂物,尽管天井采光很好,还是看不清真面目。由于沧海桑田的原故,整栋老屋显出沧海、衰老、陈旧、破败,这也是很多古民居遇到的相同现状  


       在四门村古祠堂徜徉,仿佛回到明清。据该村族谱记载,徐氏宗祠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该宗祠座落在四门村北边的开阔田野中,气势雄伟宏大,建筑独具风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宗祠占地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是一座典型的马头墙徽派建筑,砖木结构,深五重。正门石门框、石门墩、石门槛组成,门墩上有石狮。第一重为戏台,台上木雕屏风华丽精美,生动逼真,飞檐翘角、雕龙画凤。第二重中间为天井,两侧为看台,天井地面用青石板铺砌,旁边便是一口古井。第三重为正厅,宽大轩敞。第四重为廊道和小天井。第五重为神庵,是专门用于供奉祖宗牌位及祭祀场所。其上方悬挂“若木有本”牌匾,这一匾额突显了四门村“尊祖崇本”意识。视祖先为神灵,与我国儒学所推崇的“崇先报本”、“尊祖敬宗”观念相一致。也反映了该村先人对移民“开基祖”的崇拜,并加长期祭祀的现实。  


        从外观看宗祠,外墙为古园林建筑云墙,灰白相间,气势如虹。宗祠的燕尾垛,滚龙脊上建有宝塔、双龙和天狗望月,蔚为壮观。而徐氏宗祠之所以至今保存完好,除了得益于现今政府提倡保护古村、古迹外,恐怕更重要的是该村自古以来对古迹的保护修缮。据载,清光绪25年该村乡绅,当时太子镇首富徐庭堂出资大修一次,随后又多次维修,特别是1994年和2014年的两次维修,使得古宗祠至今保持了古扑淳厚原样色彩,留待后人观赏。  


       乡村越老,越是能找到震撼人心的古迹、古树。该村“回龙庵”位于四门湾祖堂西北,古庙内现存石碑两块,一块为清康熙二十一年雕刻,一块为清乾隆年间雕刻,碑文记载“回龙庵”始建于明代,距今约四百余年。其寺大门开在侧边,为侧门庙,这在建庙史上十分罕见。据村中老人介绍,由于该村溪流边是一条山脊,风水先生认为,那里是全村的“龙脉”。可惜“龙脉”延伸到古侧柏处自然隔裂,为了使“龙脉”能够接续,祖人便在此建成“回龙庵”。庵中供奉着观音、龙王等各方神衹,祈求能使“香火”永续。  


       由于神灵崇拜,是民间信仰的一项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与四门村先民的万物有灵观念以及由此派生出的自然崇拜不无关联。该村与太子镇其他几个大姓村沿续至今的“接大王”是最典型的神灵崇拜。据传,七百多年前,生活在太子镇一带的李徐黄费何五姓族人乘船去缴税粮,因大雪封冻,误了期限,税粮也被大家吃出了亏空,情势紧急。此时随船漂动的一段木头上出现了“石敬塘”三个字。大家便以手击船祷告说,“石敬塘啊石敬塘,请你帮助交皇粮;要是交粮能过关,子子孙孙敬大王”。霎时,河水解冻,亏空补齐。大火便把那一段木头雕成神像,尊之敬之,相沿成习,世代传承至今。即使在当下民间,特别在乡村,人们求吉心理依然強烈,将神灵信仰中的祭祀仪式以民间习俗的形式展现,并糅合进传统文化因素和现实主义情怀,形成具有深厚意蕴的民间信仰。“回龙庵”虽历经沧桑400余年,其香火依然不断,这就是最好的说明,也是神灵崇拜信仰文化心理投影到现实生活的典型产物。其侧门边的古老柏树,与旁边的古老香樟也是最好的见证。  


       在乡村里行走,只要你留心,便可在那些残存的古祠、古民居、古牌楼处找到各种类型的牌匾、古井、古栓马桩或被遗弃的石磨、石碾、花轿、犁、耙、蔑箩、竹笱、太师椅、八仙桌等物件。这些东西,现在的人们闻所未闻,也从未见过。其实,有些牌匾或古迹背后便有一个鲜活的故事。涌泉张村古宗祠正门悬挂的牌匾“义传千古”。其抬首与落款处虽然字迹变得依稀难辩,但大至能看清抬首称“恭为、又老张年翁”:”落款为“奉直大夫知兴国州亊加三级记录十次、年家眷弟李元玺顿首扣拜题”。就是该村一房头太公在清康熙年间,因修桥铺路、赈济孤残,捐资助学,为乡民做了很多好事,由当时兴囯州知县李元玺在为张又尹祝寿时亲自题写,保扬他的义举。而在四门村宗祠前的广场边,那对古“栓马桩”,据族谱记载,是清朝嘉庆年间该村一读书人徐松岭考中了当时的“太学生”后,当朝的皇上特许在宗祠前设立“栓马桩”以视嘉奖。  


       由于时过境迁,这些古村、古迹成了历过风风雨雨的老者,逐渐淡化在了人们视线之外。这里掉几块瓦,那里长出几棵草或苔藓,这里被钻个洞,那里被六畜拱破几块皮肉。它依然文丝不动,难得理会,甚至于习惯了这种沧桑、颓废。虽然,雕花残落、老态龙钟,但也能看到石柱弥坚,梁柱挺拔,精华未淹于破败,精致未没于毁损,心里便油然而升感激!正是乡村,正是那些许许多多不忍离开乡村的老人,把一种生活坚守住了,把一段历史留住了,把弥足珍贵的古迹保存了下来。如今,随着记住“乡愁”的倡导,随着怀旧风潮的流行,这些古村、古迹的文化韵味,又重新吸引了不少人们的关注目光。  

2016、1、27

[黄石文坛]胡定国的散文《体验笔架山》

[黄石文坛]胡定国的散文《我的月亮山情结》

[黄石文坛]胡定国的散文《羊楼洞味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