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底谁该接赵光义的班?

 子玉史院 2023-07-26 发布于陕西
 / 子

戴上道德的眼睛,赵光义应该将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子孙,因为毕竟是太祖打下的江山,但从现实层面来看,赵光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才是正确的选择,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大宋的稳定。

至道元年(995)四月,宋太宗赵光义正式册封三子寿王赵元侃为皇太子,并改名赵恒。

为此,赵光义查阅各种资料并发动大宋的文科精英加班加点制定出了一套高标准的册封太子的典礼。

这是自唐朝乾祐年间以来中原王朝第一次举行册立太子的大典,此举不仅意味着册封太子的礼仪被重新启动,更大的意义是,大宋王朝借此向世人宣布:

唐末、五代的乱世已经结束了,治世已经迎面走来

是的,唐末和五代的乱局根本不允许皇帝操盘册封太子的大典,而且,许多人都是用手中的拳头以非常规手段强势上位的。赵光义册封太子就是在向世人传递和平信号的同时告诉大家:

关于皇位的继承也正式进入正规化

而所谓的正规化就是父死子继的传统。

先说赵光义的上位——

准确来说,赵光义的上位也是延续了五代时的野蛮作风,是以其皇弟、晋王、开封府尹的强大势力在太祖去世的时刻强势上位的。且不论斧声烛影之事的真相以及赵光义即位的合法性,赵光义上位毕竟符合宋初的现实。

因为,统一大业还未完成,削藩的工作还进行得不够彻底,地方发生动乱的事情还在上演,比如蜀地之乱。如果让赵德昭和赵德芳继位,以他们的威望和能力是驾驭不了当时的局面的,虽然太祖已经创造出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但变数还是存在的。

所以,怎么看,当时的大宋要想保持老赵家世代坐镇天下的格局还必须得赵光义来干这活。

但是,随着赵光义剪灭群雄并彻底削藩之后,大宋已经不存在任何叫板皇权的势力。也就是说,此时的赵光义完全可以打父死子继这张牌,让大宋的皇位传承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因此才有了赵德昭自杀、赵德芳暴毙、赵廷美郁闷而死的事。

说白了,这些人虽然都是皇位竞争的第一梯队,也有杜太后当年“国赖长君”的“金匮之盟”的保驾护航,但如果让他们接棒赵光义的江山就说明一个问题:大宋还没实现真正的太平,还需要打“长君”这张牌

而且,大宋的继承秩序也没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以后还是会发生“斧声烛影”的事。因为,大家的思维还停留在皇权可以破格获取的潜意识中。

这样,大宋更会迟迟不得安宁。

赵光义驾崩之后,现实也验证了这种潜在危险的存在。

至道三年(997)三月,宋太宗赵光义驾崩。当时的大宋马上就复制了太祖驾崩时的局面,李太后在大宋已经存在合法继承人的情况下竟然公然联合太监王继恩以及大臣李昌龄、李继勋、胡旦等人发动政变准备拥立精神有问题的楚王赵元佐为皇帝。

▲元佐是光义的长子有精神疾病

图源/网络

当然,只有将赵元佐扶上皇位才能让这几个人的利益最大化。最后,是在宰相吕端的高度敏感和凌厉作风下李皇后等人的阴谋才没有实现。

这些,光义生前都已经考虑到了,所以才会选中吕端作为扶持太子继位的人选。因为他比谁都清楚,吕端这人不仅能力和忠诚度同时达标,更重要的是,此人在大事上从来不糊涂,而且绝对果断。

吕端果然也没辜负赵光义的重托。

这就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当时的大宋大家对于破格获取皇权这事还存在着极大的幻想。想想,如果让赵廷美或者德昭、德芳来继位,大宋还是会陷入皇位非常规竞争的泥潭中。

很简单,赵廷美即位的话,赵匡胤和赵光义的子孙都是潜在的竞争者,而如果德昭或者德芳继位,光义的子孙一样不服,“老爹的江山为什么就不能由自己来继承?”。

所以,大宋肯定还会在继承这件事上疯狂内耗。看看春秋时期吴国的事你就明白了人心对待权力会怎么选择。

就是光义还活着的时候,这种内耗就已经上演了:

光义的次子赵元禧为了坐稳开封府尹的位置(开封府尹就相当于储君)故意刺激已经患有精神病的大哥赵元佐,导致赵元佐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赵元禧于淳化三年(992)十一月暴亡之后被查明曾经想通过政变从老爸手里夺权。

呵呵,就像唐朝的李世民开了玄武门武力争夺皇位的先例之后,大唐就陷入了宗室内耗的泥潭中始终没有走出来。如今的大宋还会有人再次导演斧声烛影的剧本,这是肯定的,只是演员和操作细节不同而已。

而根治这一痼疾最好的良药就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让皇位继承制度真正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当时的大宋通过太祖和太宗两人的努力也给嗣君的正常继位创造了一个相当安全的环境,具备走正常程序的条件。当然,从光义的角度来出发,他肯定想让自己的儿子来接棒大宋的江山。

既然条件成熟又是一举两得的事,光义肯定会清除一切障碍让自己的骨血上位。

怎么说呢,太祖和太宗属于大宋的创业者,在五代的废墟上重建秩序自然也要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打破常规。既然创业的过程已经走完,那么就意味着皇位的继承制度也要马上回归正常化。

是的,光义的驾崩是大宋的一个转折点,代表大宋正式进入了守成阶段,不管是对于内部还是外部。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宋真宗和契丹之后签订“澶渊之盟”也是对光义对辽防御态度的最终确认,西夏也一样。

赵光义为什么要给太子赵元侃改名赵恒,就是希望大宋的江山恒久远,更希望大宋的权力棒始终在自己子孙手中传递。

▲真宗赵恒是光义的第三子

图源/剧照

这里说一个细节。立太子那天,当赵恒拜祭完太庙返回东宫时,看热闹的汴京百姓在一睹太子的风采之后对光义敲定的太子人选是疯狂点赞:“真社稷之主也!棒棒哒!”

说实话,百姓才不管大宋的皇帝是谁呢,他们关心的只会是自己的生活质量。既然大宋的继承制度已经回归到正常轨道,那么就意味着天下已经太平,他们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受改朝换代和内部政变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了。

这才是人们给赵恒点赞的核心原因。

总之,大宋以宋真宗赵恒即位为起点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代表物质、精神、文化这些层面的东西此后将成为天下的主流

只不过,因果的规律最终还是让光义的子孙在靖康之耻中除了康王赵构外都被团灭,绝嗣的宋高宗也不得不重新考虑继承人问题,大宋的江山再次交到了太祖子孙的手上,宋孝宗就是德芳的后代。

这是后话。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和“在看”。谢谢!
/
推荐阅读:
斧声烛影之后的事才是重点
/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