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四军历任首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5)

 暮云深 2023-07-26 发布于广东

1939年,袁国平在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陈家祠堂演讲

为了培养提高原有干部,训练扶植大批新干部,在新四军政治部的直接领导下,于1938年1月创办了教导营。1939年春,经中共中央批准,以原有教导营为基础,扩建为新四军教导总队,由新四军副参谋长周子昆兼任教导总队队长,袁国平兼任总队政委,冯达飞任教育处长,主持总队日常工作。袁国平非常关心教导总队的工作,从办学方针、教学计划、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以及军政教官的配备,他都亲自过问。在理论教育上,袁国平强调三大原则:(1)少而精;(2)学与做;⑶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不死记硬背条文。袁国平还为教导总队审查了教学计划,编写了政治教材《新四军政治工作十讲》。该教材紧密结合新四军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实际情况,遵循红军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原则,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北伐战争、红军时期和抗日战争中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经验,就抗战中的部队、民众和日伪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鼓动工作,作了深入浅出的论述,备受广大学员欢迎。后来,根据全军将士的要求,将此书印发全军,作为全军指战员的必修政治课本。美国进步记者贝尔孰在《新四军漫记》一书中写道:“新四军在江南也有一个教导营(教导总队),一方面受教育,一方面从事工作。”“这一千多青年都在一种紧张的空气下学习与工作着。因为这里,看重的是自发学习,集体研究,而不是所谓'填鸭式’的教育。”三年时间里,在教导总队学习和工作过的各级干部有四五千人,为新四军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文化、后勤工作骨干。这对新四军广大干部军政素质的提高,对新四军的建设和发展,以至整个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开辟和巩固,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9年7月,袁国平在新四军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作报告。

1938年10月,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随着日军实施对国民党政府军由军事打击为主,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集中主要力量打击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新四军的侵略方针,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投降、分裂、倒退的逆流日益严重。袁国平以敏锐的目光,识破日军侵华方针转变的阴谋和投降派的嘴脸,并与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先后在《抗敌报》和《抗敌》杂志发表了《新四军成立两周年——坚持为巩固统一加强团结而奋斗》《坚持大江南北的敌后抗战——为本军成立二周年作》和《庆祝王槐生同志五十寿辰》等三篇重要文章。袁国平指出:“纪念新四军成立两周年的时候,在我们前面正摆着两条道路:一条是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以争取最后胜利的道路;一条是阴谋分裂,阴谋投降,阴谋倒退,以致自取灭亡。”袁国平满怀信心地说:“我们坚决相信全国一切进步力量的团结与加强,那一定能够战胜分裂投降的倒退逆流,走向全民族追求的最后胜利。我们相信中国的爱国儿女一定要团结起来,一定要抗战到底,一定要走向胜利的道路的。”袁国平在文章中揭露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采取“加紧以华制华的阴谋,指使公开与暗藏的汪精卫之流的汉奸,在反共幌子之下的破坏国共合作,分裂中国的内部团结,这样内外夹攻,以达到以华制华的目的,使中国屈服投降”“加紧以战养战的经济侵略,这是巩固占领区的敌伪统治,以榨取中国人力、物力、财力,来挽救他们在长期战争中兵力不足及财政经济日益严重的垂死命运”。袁国平还抨击了汪伪政权和反共顽固派。袁国平号召抗日军民要“继续长期坚持敌后抗战,准备粉碎敌人正在进行或要进行的任何新的进攻与'扫荡’,为加强自己,消耗敌人,争取敌后完全相持与准备胜利反攻而奋斗到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