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想法”如何变成“坏行动”,中国史上最令人惋惜的变革——王安石变法

 老庄友华 2023-07-27 发布于海南

图片
王安石变法,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变法转折。无论是挽救朝廷危机的王莽改制、稳定朝廷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富国强兵的张居正改革……都不及它影响,但它也最令人扼腕叹息。
黄仁宇说,王安石距离古人远,距离现代人近。梁启超更直接,他认为,王安石更像一个从现代穿越到宋朝的人。
如果王安石变法成功,北宋不仅会富国强兵,还可能比英国和荷兰早五百年进入现代社会。
然而,正如现代史学界的有人哀叹:王安石变法,不仅是北宋失去了由弱变强的唯一机会,也是传统皇权最后一次整体性综合改革。
此后,无论元、明还是清,再没有人在综合改革上走得更远。从此,中国改革,只剩下一个主要目标,避免滋生不安,尽力维持稳定。
图片
而最令人惋惜的是,王安石变法,不是没有支持:皇帝无条件鼎力支持;
不是没有规划;王安石和宋神宗探讨多年才逐步一项项有序推出;
不是没有基础:曾在县城小试牛刀,成效显著;
不是没有才能:王安石不贪不腐,不讲排场,尽管性格执拗,但无论个人操守还是才能,都得到新旧两党肯定。
那么,一个“好人”“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改革,为何走到了初衷反面?
为何在变法者眼中,本为“利民”的政策,却一步步成为“滋民”的行动?
为何一位清廉高洁、富有才智的治国能臣,成为后人口中的“安石乱天下”?
为此,推荐一部上榜“腾讯好书”、三联“行读图书奖”的新作——《变宋——王安石改革的逻辑与陷阱》。
图片
作者徐富海,毕业于北大社会学系,曾在世界银行华盛顿总部从事研究,在国家相关部委从事政策研究二十多年,用一本书回应了一个深刻社会问题:“好想法”如何变成“恶政策”。
《变宋》在众多王安石变法图书中独树一帜,既有开阔历史视野,兼具现代性问题意识:一意孤行能人如何选人用人?顶层设计在能人推动下,如何在执行时层层加码?……
而徐富海用社会考察视角,以小说笔法,对这场“变法”进行的全景式解读:从皇帝到百姓各类利益群体的行为分析……其中蕴含的变法政策逻辑和社会运行规则,更具现实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