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宫正骨八法,学到其中一招,就是正骨的一把好手

 老kang119 2023-07-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导语:清宫正骨手法流派由来已久。爱新觉罗·伊桑阿是早期绰班御医的代表人物之一。伊桑阿十分重视接骨的手法和基本功训练,并且对正骨八法的“接”法理解深刻,技巧纯熟,对接骨的要求也很高,要严丝合缝如未断时一般,自然愈合快,功能恢复也好。

另一位十分重要的绰班御医代表人物是蒙古医生长德寿田。他生活于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传授弟子有怀塔布、桂祝峰、景隆、荣志、崔海峡五人。

德寿田在传承中注重正骨八法中的摸法,要求上驷院绰班处的御医们必须真正领悟其中的奥妙,做到“则骨之截断、碎断、斜断,筋之弛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在诊断正确的基础上再施以手法,务必做到“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功法、功力的传授上,德氏强调要两者兼修,不可偏废,指出练功时要意念归一,治病亦然,并传有如意棒练功法。

本文介绍了清宫正骨八法及特点。


《正骨心法要旨》总结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摸者,用手细摸所伤之处,通过触摸诊断筋骨损伤疾病。 

接者,谓使已断之骨合拢续接一处。

端者,盖骨离其位必以手法端正之。

提者,谓下陷之骨提出如旧也。

因此,接、端、提三法主要用于治骨。

按法摩法,盖为皮肤筋肉损伤而骨未断者设也。法、拿法,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或有筋急纵伤转摇不便利,运动不自如者,惟宜此法以通经络气血也。

可见,按、摩四法主要用于治筋。 

同时作者也指出:“八法之大略如此。至于临证之权衡,一时之巧妙,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矣。”

这说明手法的临床运用要灵活多变,根据证情而定,不是一成不变的。 


正骨八法的特点


①诊断为先,摸法为纲:先摸其或为跌仆,或为错闪,或为打撞,然后根据法治之。 

②骨断离陷,法接端提:接、端、提三法主要为接骨而设。这三法均是手法的原则性概念,而非单纯的技法。在治疗中,医家应根据具体病情,“或用手法,或用器具,或手法、器具分先后而兼 用之”,这完全在于“医者之通达也”。

《正骨心法要旨》对手法的力度、方向等均有一定的要求,即“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 治”,如提法“倘重者轻提,则病莫能愈;轻者重提,则旧患虽去, 而又增新患矣”;端法则“须不偏不倚,庶愈后无长短不齐之患”。 

③筋伤骨错,按摩推拿:按摩推拿更加侧重对“筋肉伤”“骨缝错”的治疗。按摩,《正骨心法要旨》中定义为“按者,谓以手往下抑之也。摩者,谓徐徐揉摩之也。”按摩法是为“皮肤筋肉受伤,但肿硬麻木,而骨未断折者设也”,目的在于“通郁闭之气,散瘀结之 肿”,用于“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 痛”之证。推拿,“推者,谓以手推之,使还旧处也。

拿者,或两手或一手捏定患处,酌其宜轻宜重,缓缓焉以复其位也”。推拿法是在“伤虽平,而气血之流行未畅,不宜接、整、端、提等法”时使用, 目的在于“通经络气血”,用于“肿痛已除,伤痕已愈,其中或有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有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又或有骨节间微有错落不合缝者”。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