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黑龙江波涛 2023-07-27 发布于黑龙江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如果说哈尔滨是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微雕,那么一些老路就是哈尔滨沧桑变迁的缩影。

哈尔滨,在这座被西方文化熏陶的城市中,那些老街老路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哈尔滨第一条马路:斜纹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中央大街与斜纹街交口

哈尔滨的第一条马路因中东铁路而生,纯为了连接香坊并运送建筑材料而修筑的交通性道路。它就是从江边斜刺里突兀修出来,从三十六棚堆料场一直向南岗的坡上延伸过去。这条1900年形成的路,与周边街路既不平行又不垂直,而且是偏斜连接,所以称斜纹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斜纹街广场(现新阳广场)

建国后更名为经纬街。1968年曾称解放路,1973年恢复现名至今。经纬街无论在地理还是交通位置上,都非常重要。

其道北,与地段街、兆麟街、中央大街、通江街、高谊街相接。而道南,与抚顺街、新阳路等相连衔接。东南,则通向道外、南岗、香坊,起到了沟通三大区交通的重要作用。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斜纹街广场

在斜纹街两侧,有中东铁路机务段、铁路总工厂、总工厂工人俱乐部旧址、平安座电影院(儿童影院)、万国储金会旧址(市教委)、一等邮局(道里区牙病防治院)还有犹太新会堂等。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中央大街南入口,右建筑为万国储金会,左为一等邮局,即牙科防治院。

万国储蓄会也叫万国储金会,为法国人所办,是20世纪上半叶活跃于中国的一个金融机构。1912年开设于上海,1917年设立万国储蓄会哈尔滨分会。1925年,在道里中央大街南端(现中央大街1号)建造其北满分会会址。1933年万国储蓄会北满分会关闭。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万国储蓄会报纸上的广告宣传

后来逐渐形成的埠头区的所有主要道路最后都要汇交到经纬街上,如:

哥萨克街(即高谊街,因哥萨克军营驻扎于此而得名)

炮队街(即通江街,因护路军炮兵军营在此而得名)

中国大街(即中央大街)

新城大街(即尚志大街。

水道街(兆麟街)

为区别香坊老哈尔滨而称此地为新城。水道街,即兆麟街,因其道路形成初期地势低洼,路中留有排水明沟而得名。

1898年,中东铁路建设当局,确定在秦家岗(南岗)修筑东清铁路哈尔滨枢纽站和机务段,需要大量用水。

秦家岗站地势高,地下水层深约80米,打井非常困难,而且仅靠少量井也水难以满足供水需求。

于是,工程局把水源地设在松花江边,通过埋设地下的管道将沉淀过滤后的江水导入到贮水塔里(俗称水楼子),从而解决了机车等用水问题。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昔日中东铁沿线机车上水场面

水源地设在现道里江边的井街附近,当时那里地势稍高一些,而四周则是杂草丛生的沼泽地。水源地内设大型沉淀井、蒸汽机带动的抽水泵、伸进江里的吸水管等设施。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水塔

也就是说,当年的地下输水管穿过今天的兆麟公园,沿兆麟街向南横断经纬街、霁虹街,到秦家岗,全长约3公里。

后来明沟被去除改建成为街心花园,这也是兆麟街为什么会留有那么宽的中心绿地的原因)。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水道街(现兆麟街)

第一条石砌马路:地段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都知道中央大街是方石头铺路,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条用石头铺路的是地段街。1898年由于中东铁路的修建,工程局总部设在香坊的田家烧锅,而大批铁路建筑器材却堆卸在道里区九站一带,为了沟通道里与南岗、香坊之间的交通,工程局首先在松花江边与南岗之间修筑一条石头马路,这条路于1899年建成,即地段街。

为什么叫地段街?只因铁路工程局第九施工段驻扎在此。这条路修建极为艰苦,这一带地势低洼泥泞。人们只好先用树干、树枝垫底,再用长满青草的地皮、沙土堆高,最后用小块石铺砌,以免夏季翻浆。它是哈尔滨有史以来的第一条石砌马路,就是在整个东北,也是独领风骚。在这几条路附近,有几个出名的地方

兆麟小学校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在哈尔滨道里区地段街上,有一栋非常华丽典雅的文艺复兴式建筑。这就是兆麟小学。这栋楼房最初是一栋私邸,建于1908年,它的主人是时任中东铁路局副局长的沙俄贵族希尔科夫。他是沙俄最早派驻哈尔滨修建中东铁路的官员之一,曾任中东铁路工程局第九段段长,负责哈尔滨城市的建设,而该段的指挥部就在地段街上。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1922年在希尔科夫离开后,这处曾经的私宅被进行了改、扩建。次年2月,日本居留民会附属小学搬到了这里。这所小学是日本人于1909年在哈尔滨开办的第一所小学校,原名日本东本愿寺附属小学校。1936年改称桃山寻常高等小学。日本战败投降后,日裔老师和学生纷纷回国,学校变得门可罗雀。当时哈尔滨维持治安的管理人员和地方士绅商量后,决定将学校改称公园小学,来接收当地的失学儿童。1946年,为纪念李兆麟,公园小学改称为哈尔滨市兆麟小学。

兆麟公园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兆麟公园的跨虹桥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兆麟公园景色

当时希尔科夫居住在地段街时,常见他挽着妻子,散步到离此不远的中央公园(也称特别市公园,即今兆麟公园)。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在公园里希尔科夫还拥有小别墅一处,在这里他建有一别致精美的小剧场,座席五百余,时常演岀轻喜剧、小型歌剧,如《胡桃夹子》、《天鹅湖》等传统剧目,也有果戈理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片断,另外还举办过音乐会。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1915年5月因为在哈尔滨建设中的功绩,希尔科夫被沙皇政府提拔为俄国黑海铁路公司总办。在他离开哈尔滨回国赴任前,哈尔滨市董事会授予希尔科夫哈尔滨荣誉公民的称号,并将地段街改名为希尔科夫公爵街,也称公爵街或王爷街。直到1925年中国收回哈尔滨市政权后,这条街又改回了地段街的称谓。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八杂市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在这条街上,修建了哈埠第一座市场~道里区八杂市,有236家店铺,是当时哈埠最大的一座超级市场,买卖甚为兴隆。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八杂市是由俄国人1902年在哈尔滨建起来的,老一辈人没有不知道的。它就坐落在哈尔滨市政府大楼的对面,曾经是一个规模相当大的百姓购物市场。“八杂市”毗邻四条街,街面上店铺的建筑风格都是一致的,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围拢成一个大大的“回”字形,里面可容纳二百多商家。这是一个和百姓柴米油盐密切相关的大市场,它的名称来自于俄文“巴扎勒базар”(市场)的音译。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呈“回“字型建筑的八杂市,受俄罗斯人的影响,很多日常生活用品都使用了俄文音译。比如那种铁制的上宽下窄的圆桶被称作“维大罗ведро”(水桶),缝纫机被称作“马神针машина”(机器),东北人被蔑称为“臭糜子чумиза”(小米),而卖苦力的则被叫做“老薄代рабодо”(劳动)。更有那些一律给冠上“洋”字的物品:如洋火(火柴)、洋蜡(蜡烛)、洋钉子(铁钉)、乃至洋柿子(西红柿)……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五十年代初期的八杂市里面,星罗棋布、杂乱无章。一些商家新进的货物堆积在店门外,一些没有铺面的小商小贩用木头、油布搭建起了一个个卖货棚子,就地售卖。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八杂市热闹的景象

八杂市里更有那针头线脑、烟筒炕席,孩子吵着要的小玩意儿,大姑娘小媳妇用的胭脂粉儿,凡日用杂品一应俱全。这里不分阴晴冷暖,天天是人头攒动。而做小买卖的个个是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迎来送往,笑容可掬。

哈尔滨建城之初,几条有故事的老街

时光流转,绕指渐行,匆忙一眨眼,眨眼又一年。那时候,生活的节奏是慢的,人与人之间是淳朴的,每天都无忧无虑很少烦恼。那时候,家里没有车,也没有超市,坐着摩电,在一个八杂市里就几乎买到了所有的生活用品。城市在一点点的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也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改变。摩电没有了,八杂市也没有了,哈尔滨却永远伫立在那里,和我们一同前行。时光不再,然而那些老街老记忆,却永远留在那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