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到底怎么了? - 论大面积40岁以上人员失业

 a_123 2023-07-27 发布于河北
我们到底怎么了? - 论大面积40岁以上人员失业

造成中国40岁以上人员大面积失业的表面原因:

  1. 技能不匹配: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转型,一些中年人可能在技术和知识方面与新兴行业的需求不匹配。他们可能没有接受到足够的培训或更新他们的技能,因此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岗位。

  2. 年龄歧视:在招聘过程中,年龄歧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雇主可能更倾向于雇佣年轻人,认为他们更具有创新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使得年长的求职者更难找到工作机会。

  3. 体力要求:某些行业可能对体力要求较高,例如制造业或一些劳动密集型行业。随着年龄增长,一些人可能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导致他们失去了工作机会。

  4. 重复劳动力供应:由于大规模失业或企业裁员,市场上可能存在大量求职者,导致竞争激烈。这对于年长的求职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因为雇主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更年轻的求职者。

  5. 退休政策不完善:一些退休政策可能存在缺陷,使得一些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仍然想要继续从事工作,但却面临一些限制或不确定性。这可能导致他们无法找到适合的工作。

根据常规的职业发展轨迹,40岁以上的脑力劳动者通常应该处于职业生涯的黄金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然而,在中国私营企业更倾向于雇佣年轻人而非年长者可能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 成本考虑:私营企业可能更倾向于雇佣年轻人是因为他们的薪酬期望相对较低。年轻人通常愿意接受较低的薪资水平,这对企业来说可能更具有经济吸引力,特别是对于刚创立或经济条件较为有限的初创企业。

  2. 青春文化偏好:某些企业或行业可能更偏好年轻人,因为他们被认为更具有创新思维、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以及更适应快节奏的工作环境。这种偏好可能导致一些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年轻人。

  3. 陈旧观念和偏见:一些企业主或招聘者可能持有年龄歧视的观念,错误地认为年长者技能不够更新、难以适应变化或缺乏活力。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他们在招聘决策中对年长者的选择。

  4. 管理风格的差异:某些企业主可能更偏好与年轻人合作,因为他们认为与年轻人一起工作更容易管理、沟通和塑造,而年长者可能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经验,可能与企业主的管理风格不太匹配。

造成中国40岁以上人员大面积失业的深层次原因:

  1. 强权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对掌权者的尊重和崇敬,但也存在着对权威意见的绝对尊从。这种强权文化可能导致年轻一代更倾向于尊重老板的决策和指导,而忽视了40岁以上人员的社会价值。这种文化影响可能导致企业更倾向于雇佣年轻人,认为他们更易于接受和执行上级的命令。

  2. 企业的阶级性:在中国,企业内部存在着阶级性的观念,通常是以职位、地位和关系网络为基础。在这种阶级性观念下,年长者可能被视为处于更高的阶层,他们拥有更多的资源和权力。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年轻一代往往被视为更具活力和创新力的阶层,这可能导致对40岁以上人员的就业机会的局限。

  3. 对不同声音的包容性:在中国的企业文化中,对不同声音的包容性可能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在决策过程中,年长者的意见和建议可能被较轻视或忽略。企业可能更倾向于追求年轻员工的新观念和创新思维,而对年长员工的经验和意见持保留态度。这可能导致年长员工在工作中感到被边缘化,并影响他们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内卷和撕裂,40岁以上人员的失业问题将最终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或许每一个刚刚踏入职场的人来说,你必须将自己的职业寿命定在20年,要想在岗位上真正做到退休恐怕只是一厢情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