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次医患经历的几点思考

 路之长成01 2023-07-27 发布于广西

进了医院,并不一定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你还可以有理性的思考和选择。

这一周,家里11个多月大的二宝发烧了,第一次发烧的时间是7号晚上,那天我下班回来后给二宝洗完澡,发现他的额头有些烫,整个人也是无精打采的,于是测了体温为38.5度,之后喂了退烧药,当晚烧也退了。

第二天下午2点左右,又一次发烧,体温到达39.5度,于是我们给二宝吃了退烧药,就去医院了,因为连续反复发烧肯定有其他的原因,可能是喉咙发炎又或者病毒感染,来到医院后,医生望闻问切,说喉咙有些发炎,开了单子去扎手指,检查血常规指标,化验结果是病毒性感染引起喉咙发炎,开了些药我们就回去了。

回家后的三天中,我们按时给二宝喂药,观察他的饮食和睡眠情况,这三天中也是反复发烧,基本上晚上一次,下午一次,按照以往的经验,发烧是需要一个恢复周期的。

到了第四天,二宝还在发烧,并且相较于之前,多了一些症状:有些流鼻涕,有些拉稀,并且身上开始长了好多红色的疹子。于是我们再次前往医院,这一次换了一个医生看,同样也是看扁桃体、听心率,医生说喉咙的炎症基本好了,然后开单扎手指查血常规,说看看有没有其他的问题,结果出来血常规指标完全正常,没有一个异常的箭头,拿到报告的时候,刚好之前开化验单的医生下班了,换了一位年轻的女医生接班,女医生看了看化验单,问了一下二宝的情况,再看看身上的疹子,说孩子发烧第四天了,还在反复发烧,门诊这边检验有限,建议转儿科住院部观察,但是为什么还是反复发烧和长疹子,医生说暂时无法确定。

考虑二宝发烧这么多天了,我们决定按医生建议,办理住院手续,各种须知签字完成后,主治医生鉴于目前孩子的持续多天反复发烧的情况,安排每天输液和理疗观察,如果超过第5天还继续发烧,则考虑心脏类的问题,要做个B超进一步排查原因。

这一来二去总共经历了4个医生,每一个医生的建议都不一样,看着二宝目前状态还行,且现在发烧后退下去也比之前快了,所以我决定先不住院,带二宝换一个大医院看看,那边的医生的建议是回去吃点益生菌观察一下,如果持续拉稀要注意脱水,疹子的问题可以看皮肤科。

今天算起来是第五天,二宝没有发烧,吃睡正常,疹子的问题,按照以往大宝的经验,应该是幼儿急疹。

回顾整个过程,当初的选择不住院还是正确的。

针对看病这件事,我们应该要有些基本的常识,并且可以做一些理性的选择。

第一,相信人体的自愈能力,相信身体的康复潜能。
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日更文章中也提到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病小疼,是身体给我们的一些信号,提醒我们注意保养身体上的某个零件,这些不舒服大部分都是可以自愈的,我们需要足够的耐心。有一点点的不舒服,不用着急跑医院,多喝水,调整心态,调整作息,保证睡眠质量,放下心中的压力,看看症状是否慢慢缓解。

第二,懂一些医学常识。
现在网络资源丰富,我们可以在一些搜索引擎找到相关的知识,也可以关注一些优质的医学科普文章,有时间的时候多看看,掌握一些基本常识,关键时刻还是能用上。比如,二宝发烧事件中,血常规的化验报告,白细胞的指标,另外,孩子吃、睡、精神状态都可以作为判断的标准。

第三,少说,多听,把问诊权交给医生。
我遇到过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去看病,说了一大堆话,耽误时间还答非所问。还有一些家长,情绪激动,感觉孩子的病情无法救治一样,哭哭啼啼的无法跟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在医院先耐心听医生的分析和建议,然后自己在做判断和选择。

第四,信任。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个别不道德现象的存在,大部分情况下,既然你选择了去医院,就要相信医生。信任是看病的基础,信任才能有效交流。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谨慎的选择相信,因为很多时候选择大于努力。生活中还要懂得一些常识,有时常识能救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