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份定位,让你的改变由内而外

 路之长成01 2023-07-27 发布于广西

在哈维·艾克《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成功的顺序:
成为->去做->拥有。

穷人和大部分小康人士认为:“如果我有了一大笔钱,我就能做我想做的事,然后我才可以成为一个成功人士。”

富人则认为:“如果我成为一个成功人士,我就能够做我想做的事,得到我想要的一切,包括金钱。”

一个是先拥有,后成为;一种是先成为,后拥有。

两种不同的认知,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先成为,后拥有,可以理解为:我们先给自己确定一个身份,然后接受这个身份,并用这个身份引导自己的思考和行动。

比如,如果你不是富人,那么先给自己一个富的身份,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富人。然后,用富人们的思考方式、行为模式、处事心态来影响自己,让自己慢慢变得更有“富人气质”。

比如,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长跑运动员,那么先给自己一个长跑者的身份,告诉自己:我是一名天生的长跑运动员。接着,学习优秀长跑运动们的训练、饮食作息、思考方式以及比赛心态,把这些运用到日常的训练中,让自己慢慢变得更像一名“长跑运动员”。

这里我联想到一个概念:心理建设。

什么是心理建设?
即把自己想象或暗示成为某类人,然后按照这类人的思考和行为标准去做事,最终变为这类人。

在詹姆斯·克利尔的《掌控习惯》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个人类行为改变的观点:
身份->过程->结果。

我们可以理解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做什么样的事?最后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在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中,他提出的第二个习惯:以终为始。

意思就是:先在脑中构想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根据自己的愿景和目标来规划和行动,这样你会拥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标,减少不必要的干扰。

三本书,三个观点,底层逻辑都一样。

跟我们常说的:“因为相信,所以看见”,“想到才能做到”,大同小异。

总结起来,就是先在内心想清楚你要的东西或者想成为的人,然后通过想法指引当下的每一次行动,最终获得想要的结果。

懂得了这个道理,那么,我们如何运用它来改变行动呢?

拿我目前践行的日更写作来说。


首先,在心里构建一个身份,即一个愿景、一个想要的结果。

我要成为一名不断成长,帮助他人的文字创作者。这里就明确了身份(愿景和目标)。

其次,是过程。一个以持续成长和帮助他人的文字创作者,需要不断输出高质量的文字,而高质量的文字需要创作者高质量的思考,提高思考能力,需要不断的输入知识。

这个过程中包含了,输入、思考、输出,三个要素相互促进,形成闭环。

最后,经过长期践行,你得到了成长也实现了帮助他人的愿望,做实了那个创作者的身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