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对话,南宋青瓷造物美学

 重庆市半山华府 2023-07-27 发布于重庆

弄青影

这是一场跨越八百年的对话,“青瓷”是触动两个时代造物者的话题,南宋的他们在探索传播一股美学风尚,而当代的他们思考实践更多呈现方式。

这是一场以“青瓷”为代表的美学展览,南宋文物与当代作品相映成趣,传达着自身代表的审美意趣,也引导观众去捕捉当下生活中美的瞬间。

这是一个开放讨论的平台,期待更多元的观点激发无限的潜力,让“青瓷”这个浙江代表文化元素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自“弄青影”展览开展以来,前来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然而因为种种原因许多观众不能亲临现场观展,为了弥补这份遗憾,春节期间,微信平台将推出《古今穿越 南香带你看展览》导览微视频。微视频共六集,以视频图文形式陆续上线。

视频中的主角,一个是从穿越八百年前穿越来的南宋宫廷女官——南香,一个是生活在21世纪的小姐姐。两个生活在不同时代的人,在“弄青影”的展览展厅中开启了一段古今对话。

导览摘要

周小周

这个展览主题是“南宋青瓷造物美学侧记”。“造物”是我们现在流行的语言,正如这个展览侧重从设计学、美学的角度解读南宋的青瓷艺术。南香,你们那个时代,有“造物”这种说法吗?

南香

大宋虽然没有“造物”这一语汇,但是在我们宋人的文化思想里,却是有相似概念的。比如士大夫范仲淹曾提出“制器亦尚象”、曾公亮也说“器利而工善”、张载认为“务为实践治学”,还有朱熹的“格物以致知”等等。这些理念究其本质也是对器物功能性、实用性的探讨。这应该与你现在提到的“造物”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周小周

确实有相似之处。

周小周

你看,南香。这个展览的第一单元是“溯源·文人雅物”,是不是就是从文人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古代青瓷器用的解析,探讨他们所代表的造物美学特征呢?

南香

让我看看。不错。细细看这些文人雅物,身上能发现这样三种美学特征:尚青、尚古、备物致用,每一个美学特征分别用一组器物进行说明。比如“尚青”是用了我们大宋的青瓷花瓶;“尚古”用了大宋的仿古青瓷香炉;“备物致用”的则用了大宋“点茶”的器具。

周小周

那这可是你的主场,快带我去看看吧。

尚青·花瓶

南香

自古陶瓷重青品,文人也喜欢对“青”进行诗意想象,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我们大宋瓷器更重青,有淡青色的汝窑、莹润如玉的官窑、滴翠青润的龙泉窑等。

这几件瓶器确实能体现出“尚青”的美感。

你看,这件“官窑折沿瓶”。它平口,折沿,长直颈,圆折肩,直腹,下腹微收,暗圈足,足面露紫胎。釉色灰青,局部泛黄并伴有浅细开片。

这类瓶型也称纸槌瓶、因器形像纸槌而得名。在大宋的汝窑、龙泉窑、官窑等青瓷窑口中非常常见。它的样式有盘口式、直口式,还有弧肩式。南宋官窑的这件折沿瓶便属于盘口式。而龙泉窑的纸槌瓶则以弧肩式为主,它的肩部较窄呈弧面,腹上部丰满下部收敛,而且还附以对称的凤耳、鱼化龙耳等。你看这几件不就是嘛!

南宋 官窑青瓷折沿瓶

南宋官窑老虎洞遗址出土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藏

南宋 龙泉窑窑青釉凤耳瓶

杭州博物馆藏

周小周

南香,不过说到釉色。我查阅资料说是:南宋时期,随着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浙江瓷业历经了变革。

从早期青瓷的草木灰釉,至石灰釉,再到南宋时期的石灰碱釉。这些釉水的改进使得浙江青瓷的釉色更加接近青玉的质感。南宋初年,官窑尚未复置,传统的越窑青瓷烧制区开始烧制仿汝窑天青釉色的乳浊釉产品,以解官方用瓷之需;后临安城设置专为宫廷烧制瓷器的御窑场——南宋官窑,其青瓷既继承北宋汝窑的原有工艺和造型风格,又吸收南方地区的传统青瓷技艺,呈现出南北融合,官窑民窑互动的局面。南宋官窑青瓷掌握了素烧与多次上釉的技术,将厚釉的玉质感与三代青铜器的造型结合,使青瓷生产技术走向颠峰。南方民窑以龙泉窑青瓷为代表。南宋早期龙泉窑青瓷厚胎,薄釉,盛行刻划花;南宋中晚期,龙泉窑在釉色工艺上进行了提升,改原来的石灰釉为石灰碱釉,减少了釉的流动性,厚釉如玉,并创烧出粉青与梅子青的新釉色。

南宋 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松阳县博物馆藏

南香

是的。我觉得这种釉色的变化,在那件“龙泉窑青瓷弦纹经瓶”中体现得比较明显。你看,它直口平唇,短颈,丰肩,腹斜收,凹底。盖作覆杯形。通体饰凸弦纹。胎体较厚,施梅子青厚釉。仔细看,它的盖内口缘还有有二次施釉痕迹。

南宋 龙泉窑青釉弦纹经瓶

松阳县博物馆藏

周小周

是的。这个器物出土自松阳程大雅墓葬,墓葬下限为1195年。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正是龙泉窑生产从薄釉向多次施釉发展的转折时期,这件经瓶便是最好的实证之一。

南香

瓶器尚青,可案头陈设,又可插花清赏。在大宋的诗文中,描写“瓶中插花”的现象十分普遍,像陆游、杨万里、范成大、韩biāo、 方回等人都写过相关的诗文。在他们诗文中出现的花器,材质有瓷、铜、银、琉璃、水精(水晶)等,器形除了仿古也多见创新,胆瓶、纸槌瓶、鹅颈瓶、花觚、梅瓶、花口尊、多管瓶、占景盆等等,都是宋代经典的花器。

周小周

“占景盆”?这是什么器物,听上去很特别的样子。

南香

这不展厅里就有件“占景盆”嘛!而且还是德寿宫的。我们大宋高宗退居太上皇之后就居住在这个宫殿里,后来高宗的吴皇后、孝宗、孝宗的谢皇后也都住过一段时间。

南宋 龙泉窑青釉占景盆

杭州市上城区德寿宫遗址出土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周小周

哇~宋代宫廷旧物啊。快给我讲讲它的故事。

南宋 龙泉窑青釉占景盆 私人藏

宋·李公麟《孝经图》局部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南香

好的。这件器物虽然是残破的,但是也能大致看出曾经的形状。你看,它呈六边形,直口折沿,斜腹,内底留有六个残缺的圆形孔洞痕,外壁残缺,有六个云形足,足外撇,器底留有六个支钉痕。通体施青绿釉,釉水清亮,呈梅子青色,盆身与足部接口处有积釉。在宋人陶榖的《清异录》中就有对“占景盘”的相关记载,说它“底上出细筒殆数十。每用时,满添清水,择繁花插筒中,可留十余日不衰。”

这种设计是充分考虑了实用功能。占景盘的诸多细管,可以帮助繁花以枝为单位,分开或组合插置,无需捆扎,这样做不但可以避免花束因捆绑挤压而加速衰败,有效延长花枝寿命,增加观赏时间,同时花枝还可依照插花者的意愿进行布局、造型;占景盘的细管近底部多有开孔,其位置设计在细管底部之上约半寸,如此,将盘内添满清水之后,盘里与管内的水便可相互连通,花枝也可吸收到足够的水分。由于注入的清水不会高于细管,所以展露于占景盘之外的花朵也绝无浸泡在水里的可能。而当盘内清水殆尽时,位于细管半寸孔洞之下,尚未流失的水分,依旧可为花枝提供数日水养。

周小周

好神奇的设计。如此巧思,可谓“匠心独具”。哇~~南香,那边是一组香炉,我们走过去看看。

| 展览名称 |

弄青影——南宋青瓷造物美学侧记

| 展览时间 |

2021年1月26日至5月23日

| 展览地点 |

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

(南复路60号)

来源: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