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刚,这个有着军旅梦的齐鲁工大男生,捐献造血干细胞,当了英雄

 工大洪哥 2023-07-27 发布于山东

正是有您这样救人的英雄,让我们的家庭得到了完整。

--一位患者的妻子,一个孩子的妈妈

7月27日,恰逢是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纪念日,我一直有当兵的愿望,今天我做的这件事,也是以特别的形式向英雄前辈们致敬!

---王兆智

每一个男生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英雄梦。

王兆智的梦想,是投笔从戎,穿上迷彩绿,做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

进入大学后,他尝试过应征入伍,失败了。

他知道,是自己还不够优秀,要在大学里继续打磨。

梦想揣在心里,他勇毅前行----

一名优秀的战士,要有一副好身板。王兆智1米83个子,体型修长,阳光帅气。他深知,单靠体型颜值还不够,得有真实力。他加入“工大炫跑团”,跟着小伙伴们使劲儿跑,10公里跑进47分,半马跑到140,参加全国高校百英里比赛,越跑越从容。健身房里,也时常见到他撸铁的身影。

王兆智在健身房

全国高校百英里资格赛

后排左起第九个白衣青年为王兆智

一名优秀的战士,要有一副好心肠。王兆智是济宁邹城人,来自孔孟大地的他,打入学起就加入了经济管理学部红心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团,入校两年来,经常参加陪伴孤儿、照顾老人、救助困难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已捐献全血两次。

每位献血者都是英雄,800毫升热血,能帮助到两三位患者延续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兆智已经做了两回英雄。

英雄的梦想不会止步,正是因为无偿献血,他又主动领受了另一项救人的使命--捐献造血干细胞

2021年12月,他第一次献血时,听到献血车的工作人员宣传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他当即决定留下10毫升血样,正式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员。

“我在学校听过多次无偿献血宣讲,我来献血是为了救人,我也听说有些白血病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救命,我愿意帮助他们。”

正在捐献中的王兆智

非亲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的概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是特别小概率的事件,有些志愿者等了一辈子都没有等到,没想到刚刚一年半,王兆智就等到了这一天。

今年6月,王兆智接到长清区红十字会电话通知,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高分配型成功,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向他征询是否愿意捐献。

简直是中大奖了!只有我的血能救他,这种感觉很特别,是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我一定会为他捐献的!

捐献造血干细胞需要征得家人同意,王兆智把这个自认为的大好消息告诉了爸爸妈妈,没想到,爸爸妈妈不同意。电视上说要抽骨髓的,把你弄残废了怎么办?”

妈妈,那都是老黄历了,现在抽骨髓血了,是通过机器采集外周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很安全。”

得到捐献告知后,王兆智恶补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

一番推心置腹的开导之后,爸爸妈妈渐渐打消了顾虑,“这是救人的好事,当然支持你!”

接下来是查体,假期仍坚持锻炼的王兆智,身体没一丁点儿问题。

7月21日,在妈妈和志愿者的陪伴下,王兆智入院,做捐献前的准备。

为了能成功采集外周血干细胞,7月23日起,王兆智需要连续4天接受注射动员剂,动员剂的作用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以便于采集,但可能产生全身困乏、酸痛、骨痛等副作用。

四天下来,王兆智没什么特别的感觉,“这可能与我经常锻炼身体有关”

听到他要捐献的消息,很多人给他送来关心和问候。

省市区红十字会天天安排志愿者专程陪伴。

济南市第140位捐献者蔡杨,第143例捐献者李豪枫,接续为王兆智送去关怀与鼓励。

济南市第140位捐献者蔡杨一家与王兆智一家

学校的师生前往医院看望他,送上暖心的问候。

炫跑团的伙伴们为他送来一双碳板跑鞋,鼓励他开心跑下去,热心献下去。

学部党委书记姜洪雷作为山东省血液中心无偿献血宣传大使,也是一名三献志愿者,每天都与王兆智进行线上交流。

医院为他准备了单独的病房,血液科主任亲自问诊。

捐献的日子马上到了,26日上午,医院安排王兆智完成了捐献前的设备调试,一切准备就绪,王兆智已经按捺不住迫不及待的心情,“我感觉良好,随时准备捐献!”

27日上午,爸爸妈妈陪伴在身边,省市区三级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学校的老师到场见证,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经过3个多小时的采集,324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从王兆智体内聚集到采集袋中。

爸爸妈妈、市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学校老师、医务人员与王兆智在一起

采集造血干细胞要双臂扎针,三个多小时不能动手臂,喝水也要别人帮忙。“这个滋味不太好受,但值得!也是一份难得的人生经历。”

暖心一刻,爸爸按压针眼,妈妈喂水

王兆智手持这一份带着他体温的热血,妈妈抱着他获得的证书,母子俩一起开心地合影留念。

王兆智手持造血干细胞和妈妈在一起

王兆智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是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历史上的第一例,也是长清区第8例,济南市第144例,山东省第1311例,中华骨髓库第15699例。

捐献证书

同时他以20周岁零2个月刷新济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年龄最小记录。

患者妻子通过红十字会志愿者送来了感谢信。信中说:

茫茫人海中,你我素不相识,但你却拯救了我们一个家庭,我和我老公再次代表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给你深深的鞠一躬,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人群中的阳光不仅照亮了自己,也更温暖了他人!!!

感谢信(部分)

阳光,帅气,爱心,勇敢,我们的小英雄,王兆智,好样的! 

别着急离开,给他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