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老生常谈妙笔生花 2023-07-28 发布于上海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世间的万物都是有他自己的生存法则的,我们不能人为地去破坏这种规律。达尔文曾在他的《物种起源》里面表示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讲的就是要遵循世间规律。不仅许多学者用科学表示我们必须要遵循规律,就连生活在农村的百姓也知道世间规律的重要性,这是他们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经验总结出来的真谛。在民间一直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黄鼠狼不可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黄鼠狼的基本属性

黄鼠狼是我们民间普遍的说法,但它还有一种学名,那就是黄鼬。黄鼠狼是一种极小的食肉性动物,它的总身长大概只有半米长,然而它的尾巴可能就占了总身长的一半,远远看起来还挺像松鼠的。黄鼠狼同时也是哺乳动物的一种,并且繁殖能力超级强,它们的孕育期大概只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它们大概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开始,在每年五月份左右便能产出黄鼠狼幼崽了,而且每次都能孕育两到八个小幼崽。由此可见,黄鼠狼的繁殖能力是不容小觑的,大概也没什么哺乳动物的繁殖能力能超过它们了。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黄鼠狼的习性基本上和猫头鹰差不多了,它们喜欢在晚上出来寻找食物,特别是在早晨和黄昏时刻,如果你在农村里细心点可能就会在这些时间段发现它们的身影。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黄鼠狼分布较广。它那小小的身体活动起来极其敏捷,往往你一看见它,它马上就窜头跑了。而且它们的藏匿之处在于农村地区的草丛和洞穴之中,往往二三十公分的洞穴便是它们的最佳藏身之所,这让百姓们很难抓捕到它。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黄鼠狼身上有个部位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它的毛。黄鼠狼的毛蓬松柔软且细腻,用来做的毛笔非常的好。这种毛笔被人称为“狼毫毛笔”,写出来的字不会漏墨,狼毫毛笔在所有毛笔中占有绝大部分地位,这就要归功于黄鼠狼了。

黄鼠狼不一定只会偷鸡

在农村一直流行着一句俗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是形容黄鼠狼总是在晚上出没在农村偷别人家的鸡,后来这句俗语还引申出形容人没有安好心,表面上对别人好,而背地里却捅别人一刀。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然而我们不知道的是鸡不是黄鼠狼的主要食物来源,它们的食物主要是以野兔和老鼠为主。大家可能就要疑惑了,野兔跑那么快,黄鼠狼能抓到它吗?黄鼠狼跑得快不快那是后话了,最重要的是黄鼠狼身上有一种秘密武器,能让“敌人”快速麻痹神经,动弹不得,那就是臭腺。臭腺的威力超级大,这种武器黄鼠狼不仅是在捕猎食物时使用,而且在它感觉到有危险时也会使用,这种臭腺足以麻痹一头大象,可见其威力之大。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研究也表明黄鼠狼不该杀

古时百姓们为了防止黄鼠狼总是去偷他们的鸡,于是就大规模地捕杀黄鼠狼,然而没想到的是,黄鼠狼是少了,但是地里的野兔和老鼠却增多了。多出来的野兔和老鼠没有吃食,只能到百姓家里去偷吃粮食,百姓们也是苦不堪言啊。于是百姓们便经过自己的长时间经验的积累,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黄鼠狼不能杀。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同时根据科学研究也发现,黄鼠狼不能随意捕杀。生物学家和环境学家们都曾经为了捕杀黄鼠狼而仔细去研究它们,但最后的研究结果却发现黄鼠狼是不能随意捕杀的。因为一旦开始大规模捕杀黄鼠狼,黄鼠狼的数量减少了,那野兔和老鼠的数量则会大规模增加,这必然是违背了自然规律。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结语

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完成了他的著作《物种起源》,而这本书里最精辟的结论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间的规律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我们不能凭靠自己去改变这世间的规律。

为什么古人常言黄鼠狼不可杀?科学研究表明,原来真的不能杀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时期,全球都在忙着搞工业革命,完全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只要能发展经济,生态随意破坏。好在到了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便开始关注起生态环境了。我们要守护住生态环境的平衡,不能随意破坏平衡,否则,我们一定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的惩罚。所以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儿,那就是顺应其自然,不要去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