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郑一省,赵利屏|东南亚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与侨乡建设——梅州市个案研究

 aq100001 2023-07-28 发布于广西

[关键词]东南亚;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侨乡;梅州市

[摘  要]本文论述和评价了东南亚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梅州投资办企业、捐资办学的实绩及其对梅州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意义,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梅州侨乡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

梅州市是广东省著名侨乡,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面向广州、深圳、汕头等沿海经济区及由厦门、漳州、泉州等构成的三角地带,背靠幅员辽阔的内陆腹地。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470多万,现辖梅江区、梅县、大埔、兴宁、丰顺、平远和蕉岭共六县一市一区。自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梅州市同深圳、汕头、潮州等地一样,处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侨乡优势在梅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已日益显示出来。笔者以梅州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梅州籍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特别是通过分析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参与侨乡建设的过程,从一个侧面展示梅州侨乡的社会经济发展轨迹。


文献记载,梅州人移居海外始于宋末元初。根据资料统计,目前海外梅州人分布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计约230万人。其中150余万又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梅州人迁移海外已有很长的历史。他们在国外长期生活奋斗,其前途同所在国的前途息息相关,苦乐与共。同时,他们也与祖(籍)国侨乡一直维持着密切的联系。不少梅州籍华侨先贤在居住国建立一定基业后,都能关心和热心侨乡建设。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参与侨乡建设,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投资办企业、捐资办学、热心教育事业方面。

根据笔者调查梅县、丰顺、五华、兴宁、大埔等县的资料来看,如果不说大埔籍印尼华侨张振勋为实践其“实业救国”的宏愿,于1894年在山东烟台创办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的创举,那么1910年平远籍马来西亚华侨姚德胜在家乡创办纺织厂,也应该算是首开国外梅州人在梅州侨乡投资办企业之先河。从1910年开始至1949年止,梅州籍华侨投资家乡办实业历经39年,投资企业共1596家,金额达1400多万元人民币。梅州籍华侨投资办企业虽然对侨乡地方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所有华侨投资企业几乎都不能逃避生产缩减,营业亏损,以至停业倒闭的命运。

新中国成立后,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较早投资兴建的企业有: 50年代初期的华侨造纸厂、侨光墨水厂、玻璃厂和60年代的松香厂、水电站等。据统计,这一时期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额约200多万元。这些企业和工厂对于改善人民生活,充实物质供应,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繁荣侨乡经济以及安置归侨、侨眷等方面,都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梅州籍华侨捐资兴学、热心公益事业的历史也源远流长。梅州籍华侨在家乡捐资办学首推梅县籍印尼华侨丘燮亭。1893年,丘燮亭在家乡出资建立一间私垫性质的时习轩,供本村青少年读书识字,受到当时父老乡亲的广泛赞扬。此后,梅州籍华侨回国人数逐渐增多,捐资办学的义举也日见其书。据资料记载,梅州各县的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华侨的资助。1940年仅梅县籍华侨捐资本县学校的金额就达数百万元。新中国成立后,梅州华侨捐资办学的势头不减。从50年代至60年代,梅州各县华侨中小学的兴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华侨关心侨乡教育事业的象征。


梅州籍华侨华人与祖籍其他地方的华侨华人一样,无论是在1949年以前,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他们对侨乡的经济发展,桑梓建设都能慷慨解囊,倾力相助。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这种参与侨乡建设的热情更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 投资创办各类企业,发展侨乡经济

1979年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实施,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又开始在梅州进行投资,创办各种企业,形成了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侨乡投资的一个新高潮,取得了投资的重大进展。

(一) 投资情况及其数量

根据梅州市外经委提供的统计数字:“梅州市在实行对外开放的20年间(1979—1998年),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的“三资企业”计有1400家,投资金额约为66亿元人民币。此外,还有众多的“三来一补企业”。这一时期,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梅州的投资数额(未标明币种者,均为人民币,下同)大大高于以往任何时期(表一)。

图片

从上表可以看出: 1979年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前12年(1979-1991)投资6. 5亿元,平均每年投资约5416万元。若与新中国前39年(1910-1949)梅州籍华侨投资仅1470多万元(平均每年投资约38万元)相比,增加了约142倍;若与新中国成立后至1966年的17年间梅州籍华侨华人投资200多万元的总额(平均每年投资约12万元)相比,则增加了450倍。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梅州市实施沿海开放的城市政策,海外梅州人投资又掀起新高潮。从1992年至1998年间,海外梅州人投资梅州59.5亿元,年均投资8.5亿元,与1979— 1991年相比增加了约15. 7倍。

新中国成立前,梅州籍华侨只投资1400多万元,主要是在旧中国政府的统治下,华侨纵有热爱祖国的强烈愿望也无法实现。此外,当时梅州籍华侨投资的可能性不能不受其本身经济力量的限制。就—般而论,梅州籍华侨当时在海外具有—定实力者廖廖无几,大多是工人、农民、小商小贩等。因此,投资的能力受限制。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梅州籍华侨投资梅州200多万元兴办企业,其投资数额既不能与改革开放以来相比,也大大少于新中国前的投资。主要原因是:其一,新中国处于“冷战”的封锁中,海外华侨对新中国的情况不甚了解;其二,中国当时执行的华侨政策摇摆不定,从而更加重了海外梅州人的迷惑心情,造成投资成效不大,投资企业不多。

1979年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梅州的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这既有战后国际政治经济迅速变化,华人在海外的巨大发展及利润驱使的的因素,更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系列政策、吸引外资的具体措施、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有关,从而促使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投资数额高过以往任何时期。

(二) 投资行业结构的考察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的企业,如果按其投资的行业分,有工业、农业、交通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以1979至1991年三资企业的投资行业结构来看,其中以工业最多,有4.6亿元,占全部投资额的71. 1%,其次为服务业,投资7231万元,占11.1%;再次为商业,投资5234万元,占8%;交通业投资为3165万元,占4. 9%;农业投资有1862万元,占2. 9%,其它为1295万元,占全部投资的2%(表二)。

由表三投资行业结构可以看出: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以工业生产性项目为主。如果以工业部门分类,在工业生产投资中,又以轻化工业投资居多。据统计,其占工业生产投资的80%以上。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以工业生产性项目为主,既反映了梅州侨乡经济发展的需要,也反映了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的意向——向彻底改变侨乡面貌的部门投资。不过,从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的倾向看,之所以投资轻化工业部门为主,一方面是因为这个部门占有资金少,企业的建设时间短,容易获得较高的利润,另一方面也有—些其他原因,造成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多愿意投资风险较小的轻化工业。

图片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除投资工业外,以服务业(旅馆、酒家、戏院)的投资最为突出,其中服务业的投资占11. 1%,如果加上商业投资,则共为1. 2亿多元,占全部投资的19. 1%。服务业和商业投资之所以带有广泛性,是因为这两项投资容易获取利润,特别是商业投资资金周转快,同时资本可大可小,可按其本身的经济能力办事。

1979年至1991年,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对侨乡的农业也有相当数量的投资,表现了他们的卓识远见。因为,这是一个投资量大,成效较慢的部门,也是粤东山区梅州市发展的基础。

1992年后,随着梅州市实施沿海开放城市的政策,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加入了投资力度,其投资行业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据资料显示, 1992年至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中,第一产业的投资约占20%,主要投资于以种养为主的“三高”农业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项目;第二产业投资占60%,主要投资于轻工、纺织、服务、皮具、电子、机械、化工、建材、陶瓷和电力等行业,第三产业的投资约占20%,主要投资如旅游宾馆、市场建设、房地产、交通、通信等基础行业,对于梅州市投资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良好作用。从总体上看,后阶段(1992年至1998年)与前一阶段(1979年至1991年)相比,其投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虽然以加工项目为主,但属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占有一定的比重,约占“三资企业”总产值的20%,形成了一个拟以电子信息产业、精密机械、生物工程以及对其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的高技术产业群。

(三) 投资的新变化

综观20年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梅州的投资,与近代梅州籍华侨在梅州的投资相比,有几个新变化:

(1) 投资范围比以前广泛

新中国成立前,梅州籍华侨投资主要集中在梅县城镇一地,投资于其他县的企业甚少。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的十多年间,除梅县外,其他县的投资也只有少数几座水电站而已。如1958年兴宁籍华侨投资5.1万元人民币,合作兴建的兴宁县合水发电站就属于此类。改革开放20多年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范围不断扩大,截至1998年为止,梅州市七县一区都有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兴办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不仅兴办企业,而且投资发展商业城或工业城。1981年,香港五洲城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莲芬先生与梅县华侨投资公司合作,投资170万元在梅县城北区兴建“五洲城”,仅两年时间,这块占地250亩的新城区已布满商场、餐厅、厂房,并在不断扩建发展。1988年,香港青年实业家姚美良先生斥巨资兴建大埔县永芳工业城,现已建起南源矿泉水厂、装璜印刷厂、日用化工厂、塑吹瓶厂、皮革手袋厂等6家生产厂。其年产值已达1亿元以上。1994年香港企业家李贵辉在家乡梅州投资1亿多元人民币,兴建集工商贸易和生活区为一体的、占地—万亩、建筑面积达五万平方米的绿丹兰广场,首期工程———绿丹兰梅州生产基地1995年底已投入使用。

(2) 投资企业基本形成了生产型、外向型、创汇型的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的企业产业结构较为合理,技术档次较高。例如, 1991年梅州市批准的“三资”企业有84家。其中工业企业82户,农业企业2户,均为生产型,产品外销七成以上。就全市投资的“三资”企业来说,出口势头很猛。1991年出口产品已达41种,其中超百万美元的有服装、针织品、手袋、鞋、电子原件、钟表、洋参制品、化妆品等12种。出口创汇超百万美元的企业则有中国银利来有限公司、南方手袋厂、德州鞋业有限公司、嘉美洋参制品有限公司、广通电脑电路板厂等15家企业。

资料表明,梅江区外向型企业已成为全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全区181家“三资”企业创汇由1989年的50万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476万美元。“三资”企业产品结构从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系列化,形成制衣、手袋、制鞋加工、精细化工、工艺制品等产业体系。

(3) 资本主要来自香港地区

海外梅州人在梅州投资的资本总额中,来自香港地区的资本占有很大的比重,东南亚国家梅州籍华侨华人投资相对来说较少,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外梅州人在梅州投资较之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个新变化。

据表二显示,近代梅州籍华侨在梅州的投资主要以东南亚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的梅州籍华侨为主,约占投资总额的90%,而香港地区资本所占比重不大,只占10%左右。从1979- 1998年,海外梅州人直接投资为66亿元,来自香港地区的占51亿元,香港资本约占全部海外梅州人在梅州投资的78%以上。

从表面上看,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的外来投资大都来自香港地区,然而如进—步从香港所处的位置、战后海外华人的再移民及其资本流动,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来分析,则可以发现,有许多名为香港地区的资本,实际上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的资本。

纵观香港百余年发展史,香港与海外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历史上,香港曾被英国人作为贩运鸦片到中国大陆的中转站,同时又成为西方殖民者拐骗“华工”到南洋各地垦荒拓殖的“人口贩卖”基地。尔后,随着香港与东南亚各地航路的畅通,香港不仅是东南亚华侨进出中国国门的重要通道和对中国人往来东南亚其它地区有重要意义的地方,而且也是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及其资金的“避风港”。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南亚的许多华侨华人由于受当地政府的歧视、迫害而被迫携带家人和资金逃到香港。据统计,仅1946年东南亚国家的华侨华人前往香港的就有11512人,而从东南亚地区流入香港的资金,在50年代到60年代之间估计大约有一百到二百亿美元。这些人在香港定居或暂住下来后,除兴办企业外仍与在东南亚国家的亲戚在各方面保持着联系。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初期,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尚未正常化;以及东南亚对本国的华侨华人有诸多限制;从而导致东南亚华侨华人不能直接来中国探亲或投资,因此东南亚有一些华侨华人的资本直接投资香港,其目的是以香港为媒介,或假借香港资本之名投资中国大陆。据资料显示,香港在八十年代曾出现“满城争说南洋帮”之盛事,即东南亚资金(主要为华人资金)源源涌入香港,其投资额之大,涉足行业之广,令人瞩目。以物业为例,仅1984年4月到1985年5月间,南洋资金购入的香港物业即有13大宗,每宗交易额最少1000万港元,多者超过2.1亿元港币。据称,南洋资金之大举进军香港,一方面是看好在香港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则是“以香港为跳板向中国市场进军”。

由此可得出结论,在梅州投资的“三资企业”和“三来—补'企业中,有不少是梅州籍华侨华人和香港同胞的资金融合在一起的,难以分清是东南亚梅州人还是香港梅州人的资本。

(四) 亲属企业的崛起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不仅直接在侨乡投资兴办企业,而且还通过捐赠小型生产工具设备以及用侨汇扶持、资助其亲属在侨乡兴办企业。据统计,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亲属兴办商业、加工服务业、运输业和家庭种养等各种实业的有12000家,总投资1160万元。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的出现,是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使用侨汇的一个新变化,也是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由“输血型”捐赠向“造血型”投资的转变。

侨汇是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通过银行汇给国内亲属的款项。它在文革前是归侨、侨眷和港澳亲属生活的主要来源。中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随着侨乡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归侨、侨眷和港澳亲属改变了等待和依赖侨汇求生的观念,把侨汇从单纯用于消费转变为投资发展生产,从而促使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的崛起,成为侨乡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大埔县是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发展较快的一个县。1985年前,全县只有5个乡镇办起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314家,至1990年底,已有20多个乡镇办起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1532家,企业产值由454万元上升到1689万元。华侨亲属黄文东等利用侨资兴办侨光陶瓷厂,效益显著,产品由10多种发展到100多种,从生产一般新瓷到生产内空白釉青花纺古瓷,从粉彩到堆花,玲珑剔透,绚丽多姿。1991年年产值达70多万元,安排就业100多人,其产品曾两次出席广交会展销,深受外商青睐。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除资助其亲属办实业外,还扶持他们承包经营荒山荒地,造林种果,开发山区资源,增强侨乡经济活力。1988年,梅县荷泗镇侨属候承永用20万元侨汇承包果园,种植了沙田柚、柑橙等25个品种的果树6千多株,并养了不少牲畜。经过几年辛勤劳动,昔日的`孔葬岗”已变成一个果树成行,六畜兴旺的综合果场, 1991年各项收入达13万元, 1992年产值达40万元。据统计,1990年,梅县有5412户侨属小庄园,共利用侨汇910万元人民币,种植果树2.2万亩。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耕山种果的行为感动了许多海外乡亲,更激发了他们造福桑梓的热情。1991年大埔县大麻镇华侨廖茂昌先生,特地回到家乡,为该村种果成绩显著的村民颁发了“首届华侨发展林果优质奖”。

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土壤上绽开的一朵奇葩,是中国新时期侨务工作坚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成功尝试,也是广大归侨、侨眷和港澳亲属在当地政府有关政策指引下,释放出巨大的生产积极性的一种具体表现。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与海外亲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海外乡亲捐赠设施设备和通过侨汇扶持、资助兴建起来的。发展华侨华人、港澳同胞亲属企业利国又利民,又可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的引进,为侨乡经济建设服务,而且还有利于侨属和港属脱贫致富。

(五) 投资的作用

对于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作用问题,原国务院外贸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特区办公室主任何春霖在1989年10月间与外商代表举行会议时曾概括地指出:“华侨、港澳同胞及外籍华人是投资中国大陆的先驱,是联系中国与外国经贸关系的`红娘',中国引进的307亿美元外资中,有70%是由华侨、港澳同胞及外籍华人投资的。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中国要打开走向世界的局面是困难的。”这一番语,显示了海外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地位和作用之重要。

对外开放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梅州的投资,对侨乡经济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弥补梅州侨乡建设资金不足

自1979年中国实对外开放政策以来,梅州市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打开了局面。根据梅州市外经委提供的数字:至1998年底,全市共签订引进外资合同2700宗,合同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亿美元,梅州市1400多家“三资”企业的总产值和外贸出口总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二成。

在梅县,由于大力发挥华侨、华人众多的优势,该县吸收外资居全市前列。据统计,全县累计批准“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251家,其总产值已达1399万美元。1988年,“三资”企业税收达656.76万元,比1990年的85万元增长672.7%。“三资”企业的税收已成为梅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2)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快企业技术改造

梅州市在对外改革开放中,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加快了企业改造的步伐,给企业进步带来了生机。据梅州市外经委提供的资料,梅州市兴办“三资”企业的技术设备,有七八成以上属国外八、九十年代较先进的技术设备。梅州市丽丝纺织有限公司,是梅州市梅县涤纶厂与香港华通工业发展公司合作经营的企业,这家公司引进了总值21458万马克的瑞士仿真丝生产设备,是梅州市目前投资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项目,年产涤纶仿真丝2500吨,这家公司的建立,为梅州市纺织行业逐步形成抽丝、织造、印染、服装一条龙生产的涤纶集团打下了基础。

(3) 扩大外贸出口,增加外汇和税收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投资兴办“三资”企业及“三来一补”企业,引进了先进技术,提高了生产档次,增加了竞争能力,扩大了出口创汇。据统外, 1998年全市“三资”企业出口额已达4. 2亿美元,占全市外贸出口额的三分之二。

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投资2078万美元,在梅州市兴办的三家企业,自营运以来向当地政府交纳税收达2亿多元。金利来(中国)服饰皮具有限公司1998年度销售额约为12亿元,是梅州销售额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被评为“中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和人均税利最高的企业”之一。

(4) 扩大劳动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梅州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解决了城镇部分剩余劳动力,从而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对外开放20年来,梅州市“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吸收就业15.6万多人。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显示, 1998年以来,梅江区外资企业得到迅速发展,外向型企业年总产值由1988年的250万元增加到1998年1.2亿元,全区“三资”企业由四家发展到181家,就业人数为1.3万人。三资企业的兴建、侨属企业的崛起使梅江区的经济得到较大的发展,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生活得到改善。1979年以前,这里的人均收入仅100元左右,生活条件较差。至1998年,梅江区人均收入已达3783元。比1988年增长5.01倍,在梅州市率先跨进小康县(区)行列。总之,在梅州市各县(区),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创办的“三资”企业和“三来一补”企业,为解决劳动力就业,使当地居民生活得到逐渐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侨乡建设中,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除投资兴办企业之外,还踊跃捐资办学,热心教育事业。

(一) 捐资办学,发展侨乡文教事业

(1) 概况

1979年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高潮迭起,捐资人数之多、捐资数额之高为历史上少有。据不完全统计,从1979年至1998年,梅州籍华侨华人捐资办学总金额达2.1亿元人民币,同时,他们还在各县、各校设立教育基金共计451.75万元,设立奖教学金达856.38万元,捐赠教育设备及其他物品共折款1280万元。这些极大地改善了梅州市的办学条件,推动了梅州教育的迅速发展。据统计, 1988年全市普通教育经费支出共9229.53万元,其中华侨人、港澳同胞捐资有1682.88万元,占教育投资的18.2%。此外,梅州市政府每年投资学校的基本建设费为260万元左右,而1988年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全市捐资于基建的费用,就比1987年市政府全年的基建投资要多6.5倍。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的义举不仅覆盖全市,且一浪高过一浪,基本上呈直线上升趋势,这以梅县五年间(1980- 1985)获得捐资的情况可略见一斑(图1)。

(2) 捐资办学的特点

在改革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有以下特点:

第一,无论是捐资数额,还是捐资积极性都大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从1979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于侨乡教育事业的资金总额达2.1亿元。从1979年至1986年8年间,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金额为人民币5261万多元,每年平均捐资657万多元; 1986年底至1998年底12年间,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总额约为1.58亿元,平均每年1300万元。在众多的捐资者中,既有豪商巨富,也有一般职员、商贩。

图片

 第二,捐资办学项目日益多样化,大大改善了梅州的办学条件。梅州市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教育事业普遍来说基础较好。建国后,梅州市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梅州市与其他省、市一样,其办学条件逐渐下降;一些必备的教学设备也极为缺乏。改革开放以来,从海外回来的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看到家乡办学条件不佳,首先开始捐资兴建和添置必备的教育设施,以期达到改善办学条件的目的。

八十年代中期起,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学校,其教学条件不断地向高层次发展。除捐资兴建教学大楼外,还捐资兴建成套的教学设施,如图书馆(室)、教工学生宿合、会议室、礼堂、体育场等,同时还不断地捐赠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如显微镜、微型电脑等。由于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的捐赠,使得诸如丰顺县华侨中学、梅州中学、兴宁县华侨中学等学校都以现代化学校而闻名。如果说改善办学条件和捐赠现代化教学设备是对教学环节中“物”的投资,那么设立各类教育基金可以说是对教育环节中“人”的投资,因为这种投资对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振兴教育事业更具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设立的教育基金主要有:奖教奖学金、教师培训基金,教师福利基金等,例如,香港原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孙成曾筹集40万元港元设立梅州中学奖教基金;曾宪梓先生在捐赠4万元奖教奖学金的基础上,每年从他在梅县投资的中国银利来公司提取10万元给学校作教育基金; 1982年一1987年,仅泰国丰顺县籍华侨捐赠给家乡的奖教奖学金就高达100多万元人民币。

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除捐资兴建校舍、赠送教学仪器设备和设立奖教奖学金外,还积极引进先进设备,帮助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兴办助学产业,以产养校,广辟办学经费来源。如梅县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方面捐资几百万元兴建华侨中学,同时又为该校引进一套先进的机械设备,办起了微生物厂。从制作药用菌种到食用菌种,从制作一种食用菌至制作白木耳、黑木耳、草茹、香菇、茯苓、猴头菌等多种菌种。仅1990年,生产出各种菌种30余万瓶,产值20多万元,为学校提供了大量的经费。这项产业的兴起,说明海外梅州籍人已从开始时的捐资办校发展到以产养校,从—次性捐资发展到长远性投资,从而使海外梅州籍人捐建的学校不仅有美好的现在,而且还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捐资办学的领域扩大,且向多层次发展。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不仅涉及小学、中学、大学的普通教育,而且也扩展到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大埔县乡贤田家炳先生,除捐资兴建了家炳一中、玉湖中学等学校外,还兴建了家炳幼儿园、师范学校、电视大学。据梅州市侨办报导,梅州籍马来西亚华侨杨柏志先生投资兴建了一所“梅州文玉幼儿园”,该园引进国内外先进的幼教理论和现代化管理经验,使教学的管理及素质教育与国际先进幼教事业接轨,以“中英双语教学”和“艺术素质教育”为办学特色。这是粤东首家规模较大、设备先进、师资队伍较强的一所侨资幼儿园。它对梅州现代化幼儿教育起着示范作用,为开创幼儿教育新局面提供了经验。从地域上看,梅州市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的眼界越来越宽了。过去捐资办学多只在自家祖籍乡、村。近几年来,有更多的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把家乡概念已从某村某乡延伸开去,跨越了乡、县以及省的界限。例如,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金利来(远东)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宪梓先生继捐资三百三十万元人民币兴建广州中学教学大楼、捐献一百万港元给中山大学作奖学基金后,又于1991年向广东省教育基金会捐款六十万港元;已故香港青年实业家,原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除在家乡兴办教育外,已为全国十八个省市的中小学教育事业捐资三干多万元人民币。这些事例充分说明,梅州市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办学,已突破了原来的原籍乡土观念,正在向更大范围扩展,正在为振兴整个地区、全中国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第四,捐资兴学和当地群众集资相互促进,整个地区形成了内外共同兴学育才的新局面。90年代以来,在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办学活动的感召下,梅州市群众集体集资办学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仅1990年、1991两年,办学集资便达950万元,全市个人捐资一万元以上的就有86人。有许多学校是在华侨华人捐资、群众集资的基础上内外合资兴建的。如五华中学,除有五华县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外,本县华城黄布乡建筑专业户张德琴也捐资20万元新建了一幢面积达92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梅县农民企业家、创办雁洋轮框厂的谢耀文近年来共捐款26万元,支持中小学教育。在对外开放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梅州市一方面利用外资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积极利用侨资发展教育。今天,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捐资兴建的一座座新校舍,已成为维系海内外梅州人的坚实纽带,海内外梅州人扯不断的故土情谊也将通过在这些新校舍中接受教育的新一代进一步发扬光大。

综上所述,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梅州籍华侨华人、港澳同胞积极参与侨乡建设,对梅州侨乡的社会经济影响巨大,从而使梅州侨乡迅速步入全面发展的轨道。

END

原文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2001年第2期,注释从略。

编辑丨郭燕平

审核丨钱源初

侨乡文化研究 第310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