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留田里除个草。

 乱爬的壁虎 2023-07-28 发布于江苏

熊逸解说版《资治通鉴》,不是翻译版,也不是注释版,而是以《资治通鉴》的内容展开的串讲版。作者熊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史记》、《左传》、《战国策》、朱熹的《通鉴纲目》等史书中剥丝抽茧的逐条讲解,其中更提出不少史书中的错误之处。历史就是站得越远,视野越宽阔,事件越清晰。比如书中使用了1973年马王堆发掘的以及上海博物馆从日本购得的一批竹简来考证历史,这些史料是司马迁与司马光没有可能得到的。

但这套书真的有毒,钻之弥深,读时感觉津津有味、受益匪浅。但读完发现脑袋被按了Delete键,战国七雄勾心斗角,打来打去,眼花缭乱,混战如一锅粥,合上书啥也不记得,看了个寂寞,这大概就是史书读得太少,储备不足以全线贯通。另外,读完一套九册,作者在文末说:嗯,第一辑就到这里结束了,你已经学完《资治通鉴》294卷当中的前2卷了,也就只剩292卷了,于我而言,太浩瀚了。

我把书中觉得有意思的小碎片知识做个摘录吧,权当加深一下印象,能量守恒定律不能在我这里被推翻了,顺便也给公众号除个草。

1、《资治通鉴》是政治家写的史书,不是史官编写的史书,“资治”才是重点。有很多内容是照搬《史记》,《史记》中有些篇章写得有点象小说,更有一些怪力乱神的纪录 ,《资治通鉴》一律删除,不予采用。

2、司马光在洛阳闭门15年,著成囊括1362年盛衰的皇皇巨著《资治通鉴》,他给自家花园取名“独乐园”,表示甘于寂寞,独自快乐写书,不凑新党的热闹。除了他个人的努力以外,他还有三个出色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

3、在汉朝,文官尚右,武将尚左,右丞相比左丞相级别高,左将军比右将军级别高.

4、苏洵给儿子起名,一个叫车把手,一个叫车轱辘印。他在《名二子说》里解释:作为扶手的“轼”,好像没用处。但如果没有,那也不是完整的车。轼儿啊,我给你起名为“轼”,就是担心你不懂隐藏自己的锋芒。

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行使的,说到车的功劳,辙却不在其中。可一旦车毁马亡,也不会怪责辙。就是这个“辙”,最善于处在福祸之间。辙儿啊,我给你起名为“辙”,就是希望你能免于灾祸啊。

总结来说,苏洵给大儿子起名为“车把手”,就是希望性格冲动的他隐藏锋芒,凡事深思熟虑,给小儿子起名为“车轱辘印”,就是希望性格保守的他勇往直前,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又能免于灾祸。

5、宋神宗时代,北宋流行“曝书会”,由皇家图书馆发起,每年仲夏,找一个晴天,把书画拿出来晾晒,曝书期间允许朝臣随便看书,欣赏字画。皇家还会打赏一笔酒食费用,就演变成文人雅集性质的“曝书会”,十风风雅。

6、武庙十哲,唐玄宗时代各地兴建太公庙,祭祀武圣人姜太公,给姜太公安排的历代十大名将陪祭,分别是:孙武、吴起、司马穰良、乐毅、白起、张良、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

7、古代贵族最高规格的道歉、请罪的做法是:免冠、徒跣、肉袒、稽首。意思:取下帽子、脱掉鞋子、露出胳膊,头贴地。在古代,穿着打扮是贵族的体面,如此衣不蔽体,表达的就是自认小人、奴隶,任凭对方处置。

8、古代没有桌子,地上铺张席子,席地而坐。所以席子在礼仪中非常重要,室内以西为尊,遵师重道,所以老师被称为“西席”。朋友断交称为“割席”,席位分高低贵贱就有了“首席”,受邀参加叫“出席”,给出席的人留位置叫“席位”。

9、古代没有微博和微信、也没有朋友圈,要想让信息转发量以几何级数迅速而自发的增长,就必须把信息包装成简短易诵的童谣体,现在说的“谣言”“造谣”就是这么来的。

10、孟尝君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封地在薛邑。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寻访孟尝君田文的后代,还真找到两个,想选一个封爵,延续孟尝君的香火,没想到两兄弟双双逃跑,到竹邑落脚,改姓埋名,以薛为姓。所以现在姓薛的有一支是孟尝君之后。

11、郢yǐng,相当于现在的“首都”,战国时的楚人将都城命名为郢的习惯,但因为一直打仗,一直迁都,为了在追忆往事时,说得明白,就加一个实际地名作为前缀。于是就有了樊郢(湖北襄阳),鄂郢(湖北大治市),鄢郢(今湖北宜城),屈原还有一篇名篇叫《哀郢》。

12、楚襄王被秦国白起大败在陈城这个地方,找到庄辛支招,他老人家说: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两句一个意思,看见兔子出现了,再去唤猎狗,虽然有点儿晚,但总比不做好。成语“亡羊补牢”就是从这里来的。

13、古代的《臣道》服从主君命令,又能增加主君利益,叫“顺”。服从主君却损害主君利益,叫“谄”。不服从命令却对主君有利,这叫“忠”。既不服从,又对主君没利,叫“篡“。

14、继续说古代的臣道.1、主君错了,提出意见不被采纳而辞职,叫“谏”,2、提意见不被采纳就去死,叫”诤“。3、联合群臣,一起提意见,最后化解了,叫”辅“,4、抗命不遵,反对主君,最后也能安邦定国,叫“拂“。

15、圆形有孔的玉器分为四种:先了解两个专业术语:在古代孔叫作“好”,孔以外的玉石叫“肉”。肉比好大一倍,叫“璧”。好比肉大一倍,叫“瑗”。肉与好尺寸相同,叫”环“,环边多一个缺口,叫”玦“。 

16、司马相如的名字是因为他仰慕蔺相如的为人,直接挪用而来。

17、《大学》里有一句名言: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意思说如果二选一,与其要那些处心积虑为国库增收的官员,还不如要那些贪污腐败的官员。因为国库创收的很大来源就是百姓的赋税。《大学》另有一句: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在春秋战国时,哪国百姓过得不好,就会迁往他国去谋生,要想人口增加就得保障百姓生计。放在当下,要想人口增加,也得让百姓袋里有钱啊。

18、我们都知道“长袖善舞”这个词,它的下一句是“多钱善贾”。是战国时代的一句谚语。

19、韩非曾经总结历史经验,认为国君应当一手抓法,一手抓术,双管齐下。在法家前辈中,商鞅片面重法,申不害片面重术,各有短板。只有法与术兼顾才是治国最佳方略。

20、冷兵器时代,所有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里,士气排名第一。所以在兵法里,阵法,计策都是第二位的,指挥官最重要的技能就是提振士气。《三国演义》里张飞训练新兵,首先就是训练大声喊“杀,杀,杀”,如此一看,张飞内行啊。

21、《芈月传》里大家熟知的义渠,就在今天的甘肃省庆阳市宁县焦村镇西沟村,1995年在此处发现了故城遗址。

22、我们现代人聊天用“嗯嗯”表示知道了,听到了。在古代有两个词:唯和诺,当身份相当或者比自己高的人用"唯"。比自己身份低的用"诺",如果一个人不敢吱声,不敢发表意见,就叫"唯唯诺诺“

23、亚历山大大帝是马其顿的王,但是他却不喜欢马其顿文化,信奉希腊文化。征服世界的过程中,呼吁多民族和平共处。同时期我们的周朝信奉的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24、古代通常四匹马拉一辆车,中间的两匹马叫做“服”,左右的两匹马叫做“骖”

25、战国时,盖的不叫“被子”,而是叫做“寝衣”。床前明月光的“床”,也不是现代我们睡的床,而是指井栏”

26、今年淄博以烧烤出圈,在战国的时候,淄博曾经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因为临淄是齐国的都城。而北京则是二线城市,是燕国的都城,当时齐国的实力比肩秦,妥妥的一线城市。

27、古代的姓相当于根目录,氏相当于子目录,比如楚国的姓芈,芈姓下面有熊氏、屈氏、景氏、昭氏,比如楚国国君是熊氏,屈原是屈氏,引见商鞅给秦孝公的景监就是景氏,而我们现代的姓,实际是古代的氏。

28、昭王筑台,以尊郭槐,说的是燕昭王引贤纳士,如今在河北省保定市下属的易县,就能看到荒草丛中的“筑宫”遗址,万一有机会路过,可以打个卡。

29、古代坟墓的称呼都是有等级的:圣人的坟墓称为“林”,帝王被称为“陵”,贵族被称为“冢“,一般官员或富人被称为”墓“,平民百姓才叫”坟“。

30、古人十大雅事:听雨、焚香、莳花、品茗、赏画、探幽、观云、候月、酌酒、抚琴。

31、战国四公子之楚国黄歇,封地就在苏州一带,据说黄浦江就是春申君黄歇开凿的,用了黄歇的姓,又名”春申浦“,今天的上海还有申君庙,春申候祠,最直接的遗迹就是上海市的简称:申。江阴有座君山,也以黄君之名而得,前不久去谒了春申君的衣冠冢。

32、宋玉的《风赋》里讲一件事情,楚顷襄王游玩,有阵风吹来,楚王解开衣服吹风,感慨道:快哉此风,寡人与庶人共者邪?意思是这么舒服的风,老百姓是不是跟我一样爽,宋玉说:大王吹的雄风,百姓吹的是雌风,差别可大着呢。

33、白起大胜长平之战,将赵国败军的头颅收集起来,依山垫筑成高台,相当恐怖,被后人称为“白起台”或“头颅山”,这种手法也被称为”京观“。战争真是残酷得毫无人性啊。

34、接上一条。时间到了唐玄宗经过长平古战场,触绪伤怀,主持了一场祭祀。时间又到了宋朝,一个叫王庭的县令修建了一个纪念堂,有一个正式的名字叫:骷髅庙,庙里有还供奉着赵括,对,就是那上纸上谈兵的赵括,现在去山西的高平市,可以参观这座特殊的庙。

35、古代的采药人,上山会带一些米,每次要采哪颗药材的时候,在这颗药材周围撒上一些大米。撒米,一是尊敬大自然,感谢它们产出了这些治病救人的药材,二是用来吸引鸟在这里吃食,后会有粪便排出 ,粪便里的种子就在这里生根发芽,这个药材后面就不会绝种。真的好高级,有舍有得,陆续有来。 

36、司马迁在《史记范睢蔡泽列传》里有一个经典的总结: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这就是成语“睚眦必报”的最早出处。

37、我们都知道毛遂自荐”这个成语的来历。毛遂在平原君的门下三年,平原君都不知道这个人。所以打了一个比喻,一个锥子放在口袋里,锥尖马上就能显形。毛遂不服气的答道:你要是早点把锥子放口袋里,别说显示了,甚至可以把口袋扎破。成语"脱颖而出”就是从这段话里来的,颖的意思是尖端。

38、古代打仗的战车,左边的人称为车左,负责射箭。右边的人称为车右,负责持戈。既可以远攻又可以近战。如果作为驾乘,主帅坐车左,车右则充当警卫员了。

39、在古代,路和路那是有区别的:

两辆马车可同时通行的叫道,

三辆马车可同时通行的叫路,

只够一辆马车通行的叫途,

只能一辆独轮车通行的叫径,

让人踩出来的小路叫蹊,

道路两边都是商户的叫街,

又窄且七弯八拐的叫巷,

田间南北向的小路叫阡,

田间东西向的小路叫陌。

比如看到:道听途说,另辟蹊径,阡陌纵横,老马识途这些成语,是不是豁然开朗了。

40、南朝学者刘峻在《广绝交论》里提出两个关于人际关系的概念:素交,这种交往很单纯,不掺杂利益。利交,表面上谈的是感情,底子里交换的是利益。

41、战国时的秦,认为是上古圣人颛顼(zhuan xu)的后裔,所以用一种特殊的历法《颛顼历》,以十月作为一年的开始,九月作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直至秦昭襄王有了一统天下的想法,为了强调秦文化的普世性,才改了历法。

42、战国时期的鲁仲连是智勇双全的齐国人,他有一句名言:吾与富贵而诎(qu)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焉。大意是说,与其享受富贵而听命于人,不如安宁贫贱而自由自在。就是说咱穷也要穷得理直气壮。

43、晚年司马光退居洛阳独乐园,与一群退休老干部组成了一个朋友圈,洛阳人给取一个名儿,叫“耆英会”,耆读作qí,本指60岁老人,泛指老人。读作shì,同嗜,爱好的意思。

44、有一次耆英会聚会,群主文彦博请来福建画家郑奂,现场作画。参加聚会的共有12人,诗酒唱和。但郑奂的《文潞公耆英会图》中却有13人,原来是远在河北工作的王拱辰不能参加,心痒难耐,于是请求画师将自己画上去,跟我们现在缺个人PS上去一样,有意思吧。

45、耆英会呼应的是唐朝白居易的“九老会”,地点也是洛阳,九位志趣相投的耆老集结,远离世俗,寄情山水,九老会留下《香山九老会诗序》,还请人绘制《九老图》。当年白居易已经74岁了,距离他75年人生之路还剩最后一年。

46、秦国攻战韩国两郡,韩国眼看复仇无望,于是奇思妙想的派出一个叫“郑国”的人,去游说秦国修建一条耗资巨大的灌溉渠。意在疲秦,让秦没有经济实力吞并韩国。没想到,秦国修成了这道渠,使关中平原获益匪浅,粮食产量大增。这条渠也被命名为“郑国渠”

47、我们都知道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但晚年不受重用而投奔魏国去了,后来又被楚国秘密请去,却一直没有建功立业,留下一句名言:我思用赵人,意思说还是赵国人指挥起来顺手啊,这句话现在有了引申义:还是老班底最好指挥啊。

48、提起万里长城,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但实际秦始皇修建的并不是很多,战国时为了防御少数民族入侵,当时的秦、赵、燕各自修建了很多长城,秦始皇只不过把这些现成的城墙连缀起来。

49、五代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是张大千花了500两黄金购买并带到台湾去,1951年,在周恩来的支持下成立了文物秘密收购小组,找到张大千,意欲回购。当时张大千也很迷茫,不知道留在台湾,还是将来是否可能再回大陆,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半卖半送给了祖国。

50、秦始皇母亲的奸夫—嫪毐[lào ǎi],嫪是姓,毐只有一个意思,就是男子品行不端,所谓“嫪毐”表示那个品行不端姓嫪的男人,所以他另有原名,原名叫连晋。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