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上演经典场面的前奏,你看懂了吗?

 新用户8546LsRJ 2023-07-28 发布于广东


目不识丁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再次令人刮目相看。相信大家都关注到了刘姥姥届时见样学样,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引用蔬菜瓜果来跟姐姐们吟诗作对,姐姐们乐得前仰后翻的经典场面。

最后,刘姥姥也因为承了贾府上下的欢,捞了不少好处,开开心心把家还啊。但我认为这也是刘姥姥应得的,是她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得来。你认为呢?

但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这个经典场面的前奏。我认为这个前奏纵使没有经典剧目那般精彩,却也有着其应有且必要的意义。

在经典场面中,刘姥姥是绝对的主角,且作者曹雪芹也借着刘姥姥之口暗示了贾府的兴衰。在前奏中,刘姥姥当然也是主角,但以刘姥姥为主线所折射出的好些个层面同样也值得读者们深思。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机遇有时候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能见上贾母其实是个非常偶然的事件。要知道,刘姥姥第一次进荣国府的时候也想过自己不一定能面见王熙凤,王太太。如果真见不上,那就当进城去开开眼界也好。刘姥姥这可都是做好心理预设的。

二进荣国府,刘姥姥本想见的也是王熙凤。凑巧天色已晚,那时王熙凤又刚好在老太太的跟前。后来才有周瑞悄悄告诉王熙凤出来见下刘姥姥,再晚怕是赶不出城了。

王熙凤听到刘姥姥来了,也是想到这刘姥姥这么有心,还记挂着把自家种的新鲜蔬果千里迢迢带过来,一时感慨道:大远的,难为她扛了那些沉东西来,晚了就住一夜明儿再去。

要知道,上次王熙凤对刘姥姥可是百般嫌弃的,更未曾想留她过夜。也正是王熙凤这一声感慨,又那么刚好被在荣国府中拥有绝对话语权的老太太听见了,老太太顺势问了刘姥姥是谁。

王熙凤便如实说了。老太太听罢就让请刘姥姥来见上一见,说说话。正是因为这样,刘姥姥这才有了面见老太太的机会,才有后面的经典场面。

在我看来,这个机缘是非常关键的。有时候机会就在一念之间,一线之间。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时间,王熙凤在老太太跟前无意识地感慨,刘姥姥是个积古的老人家,这些因素合起来就促成了这个机缘。


2、在上阶层人面前,你得有眼力,会说话

一进荣国府,刘姥姥还错认了平儿身份。二进荣国府,刘姥姥一眼就认出了平儿。等去面见老太太,刘姥姥更是丝毫不慌,迅速认出了老太太。

一认出来,刘姥姥立马上前陪着笑,跟老太太道了万福。

在老太太跟刘姥姥寒暄的时候,刘姥姥更是说尽了得体,合时宜的话语。例如在老太太担心自己到了刘姥姥的年纪怕是动都动不了时,刘姥姥说:

我们生来是受苦的人,老太太生来是享福的。若我们也这样,那些庄家活也没人作了。

在老太太说自己现在不中用时,刘姥姥说:

这正是老太太的福了。我们想这么着也不能。

在老太太感谢刘姥姥带来的新鲜瓜果时,刘姥姥说:

这是野意儿,不过吃个新鲜。依我们想鱼肉吃,只是吃不起。

这一来二去的,老太太直接就让刘姥姥留下来住上几天,游游大观园。

你认为这都是必然会发生的吗?我认为不是。别看老太太老了,但她却是个明眼人。听话只拣喜欢的听,见人也挑喜欢的人见,还得在精神和心情允许的时候。

大户人家要想听些乡下野史还不容易吗?你看他们想看戏,直接就养了个戏团在家里面。

就连最懂老太太的王熙凤都看出来老太太喜欢刘姥姥,附和道让刘姥姥留下来。

你认为他们图刘姥姥什么?还不是图刘姥姥新鲜,会说话,讨他们欢心?但凡刘姥姥畏手畏脚,话不投机半句多,处处得罪人的,刘姥姥就甭想留在荣国府,更别说游什么大观园了。

有眼力,会说话是刘姥姥身上非常重要的特质。

3、在上阶层人面前,你还得有胆识,敢于随机应变,信口开河

趁着老太太在兴头上,刘姥姥就将自己在乡村中的所见所闻说与老太太听,老太太益发得了趣味。

吃过饭,洗了澡后,刘姥姥还被领去继续说。说到没得说了的时候,刘姥姥又不想扫了老太太,哥儿姐儿们的兴,便开始在已有的认知上编故事来说。

这便有了十七八岁的极标致的一个小姑娘,她梳着溜油光的头,穿着大红袄儿,白绫裙子,这个小姑娘做什么事呢?雪下抽柴。

这个故事可吊足了宝玉的胃口呢。只是又赶巧,在刘姥姥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南院马棚里走了水,贾母出来一看东南上火光犹亮,贾母唬的口内念佛,忙命人去火神跟前烧香。

本来宝玉还追问着小姑娘抽柴草的后续,偏被贾母给打断了,贾母是个信神佛之人,她认为都是才说抽柴草惹出火来了。

刘姥姥看到贾母这个反应,灵机一动,立马编了个老奶奶吃斋念佛,成功求子的故事。这一席话,实合了贾母、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想必哥儿们姐姐们都还对那个雪下抽柴的故事感兴趣,只是唯有宝玉敢于私下拉刘姥姥说完后续。这宝玉还真信了,还让下人去找寻那个庙。

也得亏宝玉天性较真,菩萨心肠,只认准了刘姥姥所言非虚,只怕是刘姥姥记忆不准确才找不到相应的庙宇,这件事才算过去了。

编故事?刘姥姥这也太大胆了吧。但你看刘姥姥编的这两个故事可不是乱编的,特别是迎合贾母的佛教信仰的拜佛求子的故事,这个就很绝啊。

你想下贾母当时就是受惊了,并且要不是刘姥姥以这个故事圆回来,那贾母铁定会觉得是刘姥姥说话不吉利,冒犯了神佛。要是这样的话,那刘姥姥可是犯了大忌了。

所以说,刘姥姥聪明就聪明在这里。那雪下抽柴的故事就有点冒险了,但我觉得那个结局也是刘姥姥为了应付宝玉而临时想的,肯定跟她最初想的版本不一样。

但我想刘姥姥铁定没料到宝玉会差人去寻,所幸宝玉也是个“糊涂人”,没把找寻无果怪罪到刘姥姥身上。


细品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上演经典剧目的前奏,我再次深深感受到刘姥姥这个人不简单。乡野生活真的教会了她太多。这是生活对她的馈赠,更是她争气得来的馈赠。

我也想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谈及城里人会嘲笑乡下人“愚”,他还专门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乡下人在面对行走在乡间小路的汽车鸣喇叭之时,会犹豫于往左边走还是往右边。这时候城里人就会嘲弄这人“蠢”。

乡下人在面对城里人佯装懂种植,说着麦子长势很好时,乡下人只是沉默不语,微微一笑。

费孝通还谈及乡下人是不需要懂在城里生活才需要的知识,但这不可称之为愚,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我觉得这个观点非常好。但刘姥姥让我对费孝通提出的这个观点有了更高的认识,那就是乡下人一样可以利用在乡村里生活才需要懂得的知识而凌驾于城里人之上。但这个凌驾,绝对是友善的。

起码刘姥姥这个人物,就让我相信会是友善的。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