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抹微云 文学爱好创作基地】张学杰 |《秦观之“睡足轩”》

 文学基地 2023-07-28 发布于江苏
图片

秦观之“睡足轩”

文/张学杰

中国历代文人中,人生坎坷如秦观者少有,秦观(1049年12月—1100年9月17日),江苏高邮人(现高邮市三垛镇武宁乡秦家垛),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淮海居士,苏轼曾戏呼其为“山抹微云君”,兼具有书法、绘画多方面的艺术才能。秦观少时“强志盛气”,以为匡复幽夏,志在必得。秦观一生命运多舛,仕途蹭蹬。以前对秦观的认识局限于缠缠绵绵,凄凄戚戚的婉约一面,读到他在书斋的诗作,深为自己的认识汗颜,他在家乡三十余年多姿多彩的青少年时期于“睡足轩”完成的诗文,知他是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有志青年。

《秦谱》载﹕秦观自幻聪颖过人,七岁入小学,至十岁已通《孝经》《论语》《孟子》大义。十九岁,娶潭州宁乡主簿徐成甫长女为妻,在临水而居的秦家垛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

 《睡足轩二首》诗云:

长年忧患百端慵,开斥僧坊颇有功。

地撤蔽亏僧界净,人除荒秽玉奁空。

青天并入挥毫里,白鸟时兴隐几中。

最是人间佳绝处,梦残风铁响丁东。

面对安史之乱留下的边患,宋朝统治者昏庸和大臣、外戚、女后、宗室、宦官的擅权,一腔热血的秦观除了愤激、痛惜和寄托高古身世的无奈,只有深深眷恋家乡风情,低吟浅唱,信佛修心养性。

数椽空屋枕清流,一榻萧然散百忧。

终日掩关尘境谢,有时开卷古人游。

鸣鸠去后沧浪晚,飞雨来初菡萏秋。

此处便令君睡足,何须云梦泽南州。

秦观的书房,取“睡足轩”为书斋的名字;斋内挂上一对书房联:“风俗莫荣于为儒,才能咸耻于不仕”。凸显主人的情怀和凌云壮志。诗题中的“睡足轩”,就是秦少游位于秦家垛的书斋,秋日暮色苍茫,霏霏细雨初歇,窗明净几的书斋四周鸟雀啁啾,菡萏映碧水,环境雅致,,秦观遨游经史典籍和诸子百家的诗文世界中,身心释放在隐逸优美的自然乡村之景中,物我两忘,刻苦攻读的居家耕读生活。

图片

诗开头的“清流”指的是山阳渎(现叫三阳河),这条被秦观称作“沟渎”的山阳渎在他的诗词中更多地被称作邗沟: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邗沟缭绕上云空,坐阻冰层不得通”。

“终从大人议,税驾邗沟侧”。

“志士耻沟渎,征夫念桑梓”。

面对千年流淌的“沟渎”,以“邗沟居士”为号的秦观发出这样的人生感慨,多少失意,多少烦恼,多少爱恋,多少苦闷,其实流露的是报效国家的强烈愿望!史记载,公元587年隋文帝下令开挖山阳渎通江淮以利漕运。秦观取一字太虚表明献身缰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当然青年时期秦观不囿于书斋读死书,死读书,喜爱广交纵游,结识俊彦,敬慕豪杰,提升自我,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矢志走科考之路(在苏轼鼓励下,三度赴京应试,得以高中。),渴望英名存世随沟渎之水长流。这条古邗沟东道,成为他谒友、游历、求知的出行主通道。因而山阳渎在他的人生经历中意义非同一般。熙宁十年秦观去淮安拜会请教有神童之美称的徐积,赋《山阳阻浅》诗云: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交待从山阳渎出行返程因春旱水浅而受阻之况,可见求知也艰辛,绝非似现在自驾游般潇洒。

《春日》诗云﹕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游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臥晓枝。

《送孙诚之尉北海》诗云﹕

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

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

草木无异姿,灵气殊郁积。

所以生群材,名抱荆山璧。

家乡明丽的景致,高邮湖古邗沟的水,影响了他的气质,也影响了他诗词的风格,水无色而色丰,水无形而丰茂。“睡足轩”里这些诗篇历历可见。地名以人传者,秦观是也。

图片

《田居四首》诗云:

鸡号四邻起,结来赴中原。

成妇预为黍,呼儿随掩门。

犁锄带晨景,道路更笑喧。

宿潦濯芒接,野芳簪髻根。

霁色披窅霭, 春空正鲜繁。

辛夷茂横阜,锦雉娇空圆。

春耕时分,秦观晨起带着劳动工具,与乡邻们走向清新秀丽的田野,关照妻儿带上门户,准备好午饭,一路上欢声笑语,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展示出淳朴的民风民俗图画。

入夏桑柘稠,阴阴翳虚落。

新麦已登场,余蚕独占箔。

表明当年秦家垛桑树柘树遍植,养蚕规模十分可观,秦观和妻徐文美劳其筋骨躬耕陇亩,妻擅养蚕,秦观每有所得,与书斋记录,一千余字的《蚕书》记述了从育种,喂桑到缫丝,从育蚕,缫丝的器具到祭蚕神仪式的全过程,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蚕桑专著。

昔我莳青秧,廉纤属梅雨。

及兹欲成穗,已复颓星暑。

迟暮易昏晨,摇落多砧杵。

村迥少过从,客来旋炊黍。

兴发即杖藜,未尝先处所。

褰裳涉浅濑,矫首没孤羽。

丛祠土鼓悲,野埭鹍鸡舞。

雉子随贩夫,老翁拜巫女。

辛勤稼穑事,恻怆田畴语。

得谷不敢储,催科吏旁午。

严冬百草枯,邻曲富休暇。

土井时一汲,柴车久停驾。

寥寥场圃空,跕跕乌鸢下。

孤榜傍横塘,喧舂起旁舍。

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

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

陶盘奉旨蓄,竹箸羞鸡䏑。

饮酣争献酬,语阕或悲咤。

悠悠灯火暗,剌剌风飙射。

客散静柴门,星蟾耿寒夜。

图片

作于熙宁年间的《田居四首》分别写家乡一年四季的劳动、风土人情和宜人美景,诗风如“睡足轩”平实,充满乡野气息,是他在家乡从事亦耕亦读的真实写照。

《秋日三首》诗云:

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诗人静坐睡足轩书斋,烹煮、品味香茗之后,将小儿秦湛叫至膝前,教读辞赋,风吹落叶院中无声,青虫相对吐丝的安宁迷人的气氛。传递秦观尽享天伦之乐和对偏于高邮城区以东约二十五公里的秦家垛的情有独钟。

年轻时秦欢慷慨有大志,才情绝世,于睡足轩完成策、论五十篇,或记游、或论史、或咏物、或叙事、或言志,题材颇为广泛,其用典、造句、旁征博引,直追前贤,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从经济、政治、军事和人材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政方略。元佑三年赴京参加贤良方正制举,向朝廷进策论之文,“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展示出建功立业的远大志向。

《送乔希圣》诗云﹕

鷃翔蓬蒿非所悲,鹏击风云非所西。

贵贱穷通尽偶然,回头总是东海水。

我思田文昔相齐,朱袍照日如云霓。

三千冠佩醉明月,清歌一曲倾玻璃。

如今陈迹知何在,但见荒冢烟芜迷。

又思原宪昔居鲁,门户东西闭环堵。

杖藜对客骋高谈,自觉胸襟辈尧禹。

如今寂寞已成尘,空有声名挂千古。

送君去,何时回,世间如此令人哀。

我徒驻足不可久,笑指白云归去来。

其实秦观是想完成功名理想,施展人生报负后,远离尔虞我诈的官场,远离身心俱累的党争;回到坐落里下河腹地的秦家垛,与父老乡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宁静淡泊的日子,终老枕水而眠的“睡足轩”。

图片





山抹微云 文学爱好创作基地编委会

主编:谢云海

副主编:王春 吴开岭  梦竹凡  杜国富

执行主编:方雷

顾问:王三宝  蒋成忠  周瑞凤  付光前  张加庆  谢生林  黄桂英  

单位:山抹微云文学爱好创作基地

2、投稿必须以“文章 作者简介 照片”的方式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