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准确解读《黄帝内经》原文?试试这八种方法

 风声之家 2023-07-29 发布于江苏

如何准确解读《黄帝内经》原文,使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是历代中医人的不断追寻。凝练千百年来经典研究者的集体智慧,不外乎有校勘注释、集成整合、纵横联系、结合实践、层级解读、表式解读、图式解读和溯本求源八种解读方法。熟练运用这些解读方法才能透彻地识读古朴深奥的经文蕴涵的医学义理,才能使“读经典、做临床”之理念落地生根,进而彰显中医经典的现实意义和临床实用价值。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其造就的中医药理论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繁衍生息而不衰的可靠保障,时至今日仍然彰显着实用价值。但《内经》不同篇论、不同段落原文内涵结构、医学义理有较大差异,需要采用不同的经义解析方法予以研读,此处仅将笔者研习经文的体会归纳如下。

1 校勘注释解读法

研读《内经》,首先要对原文予以疏通,进行“校勘”和“注释”,这是学习所有中医经典著作的起点。历代研究《内经》的著述所用原文校勘方法,不外本校、对校、他校、理校四法。如《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句中的“甘”“苦”二字,依据《素问》的《宣明五气》《至真要大论》等篇原文内容予以校勘,认为“甘”“苦”互倒,且“不濡”无“不”字,如此依据本书前后文义予以校勘,就属“本校”。

再如《素问·金匮真言论》之心“开窍于耳”句,认真研读其他篇论相关原文就会发现,除舌为心之“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论述外,还有心“目者其窍也”(《素问·解精微论》)之论。而且有心“开窍于耳”的临床例证,如《素问·大奇论》之“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案例,这是“心虚耳中如有无声,故恒听”(《太素·卷十五诊候之二五脏脉候》),“如耳作蝉鸣,或如钟磬声,皆(心之)虚证”(《素问集注·大奇论》)。《黄帝内经》为何将“舌、目、耳”皆视为心之“窍”呢?仔细考察其中有关心的论述后不难发现,心之窍分别为“舌”“耳”“目”,完全是以心藏神这一重要功能为其背景和出发点的。只有将心之窍目、耳、舌与心藏神主“任物”“处物”(《灵枢·本神》)功用加以联系,才能理解其深刻内涵。

2 集成整合解读法

但凡涉及重要学术观点的经文,就要应用集成整合解读的方法。该方法要分两步进行,先要横向联系并集成散见于《内经》其他篇论同一主题的相关原文,然后对所集成的原文予以整合解读,才能较为完整地呈现其学术观点或学术立场。

例如“故用针者,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也”(《灵枢·官针》)),是《内经》为业医者所设立的门槛,也是从业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素问·六节藏象论》也有同样的论述。所谓的“年之所加”是指天文历法的推演。“年加”也指五运六气理论中的气运太过、不及以及客主加临等情况,还指《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中的“忌年”。“气之盛衰”,是指各年份及其不同季节气候变化的太过与不及。“虚实之所起”涵义有二:其一,结合经文的全句内涵,应当指《灵枢·岁露论》所说的“三虚、三实”发病观念。经文所论的“三虚”,即“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在这种情况下,人若感受邪风就会发生暴病,甚至突然死亡;经文所论的“三实”,即“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有贼风邪气,但也不会侵害人体,或者即使发病证情也较轻微。其二,今人将此处的“虚实”诠释为不同时季节气候变化给人体造成的虚实病理改变。经文明确指出,作为一个针灸医生,不仅要掌握多种针刺方法,同时还必须熟悉天时气候的变化、运气的盛衰,以及因气候关系而引起疾病的情况。只有明确了这些情况,在临床施针治疗时,才能把人体病变情况与六气加临产生的不同气候特点结合,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所以将其列为医生入职的门槛。

可见,对于此类意涵深刻的经文,应用经文集成整合解析法才能准确把握其中的奥旨大义。此外还有如对经文中的神论、气论、阴阳之论、五行之论等命题的解读,都必须应用这一方法,才能得出经旨大义相符合的答案。否则,只能得出碎片化的、片面的答案。

3 纵横联系解读法

所谓纵横联系解读法,是指对中医药理论有重要影响的原文,要运用“纵横联系”的方法教学,方能透彻解析,参透经旨,使学生明了其中的道理。此中又有横向联系本篇上下文,或全书相关篇论的方法,以及纵向联系历代医家对经文的不同见解、发挥和拓展两个方面。

例如研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虚邪贼风”时,就要用经文纵横联系解读方法,才能明白经文为何以“虚”命“邪”,以及“虚邪”与“贼风”叠用之意义为何。通过横向联系《灵枢》的《百病始生》之“虚邪之风”,《九宫八风》之“冲后虚乡”“虚风”(反季节、非时之气),以及《岁露论》之“虚风,贼伤人者也”等论述,就能明白“虚邪”源于“虚风”道理。再纵向联系王冰、马莳、张介宾、高栻世等医家的阐发,可知“虚邪”“贼风”义词相同而叠用,二者均泛指四时不正之邪气。若再纵向联系《难经·五十难》之论,发现后者所言之“虚邪”与“贼邪”有不同内涵,二者是指来源不同、属性各异的两类邪气,与《内经》之“虚邪、贼邪”名同义殊。可见,同一词语在不同的经典中有其不同的语境,因而其内涵差异较大,不可混淆。

通过对经文“虚邪之风”纵横联系解读,可得以下启示:一是“虚风”指与节令所应方位相反的风、反季节气候。二是“虚风”极易伤人致病,故称为“虚邪”,这就是以“虚”命“邪”的理由。三是“虚邪”又称为“贼风”,二者等价。四是《内经》与《难经》都有“虚邪、贼风”,但名同义别,前者泛指四时不正之气,后者指病理传变中的邪气,不属原生状态之邪。

4 结合实践解读法

研读经文的目的是服务于临床实践,所以不能脱离临床实践。例如阳气亢逆而致薄厥证的原文解读。《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疿。”在读通原文之后,结合临床实例分析本节原文,此处集中论述了薄厥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后遗症及其合并症。 

此处强调了“薄厥”证的病因病机为暴怒伤阳,气机逆乱;其基本临床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此证有半身不遂的后遗症,由于肢体活动不便,所以极易合并褥疮感染。此节原文提示:本证缘于患者素体有肝肾阴虚而致的肝阳上亢基础病机,加之有恼怒等情绪刺激的诱发因素,致使气血突然上逆于头,而出现突然晕倒、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医学衷中参西录·镇肝熄风汤》谓:“此节经文,不待诠解,即知其为肝风内动,以致脑充血也。其曰'暴厥’者,言其脑中所菀之血,激薄其脑部,以至于昏厥也。”张锡纯不但对经文理解深刻,而且创新性地应用镇肝熄风汤予以治疗,践行了“结合实践”解析经文的研经方法。

5 层级解读法

《内经》原文的层级解读,是要根据原文内在医理的相关逻辑层级关系予以释解,使其内容层次清楚,逻辑关系分明,有利于对经文医学义理的理解和把握,进而指导临床实践的研读方法。

如对“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灵枢·本神》)段经文,就应当采用层级解读法。此节经文主要强调了养生的具体方法及临床意义。养生的具体方法包括:顺四时而适寒暑(包括形体和饮食的寒温调适)、和喜怒(情绪及心理状态平和)、安居处(居住环境安静)、节阴阳(节制性生活)、调刚柔(劳逸结合)。养生的最佳效果是僻邪不至(健康不病)、长生久视(长寿)。

可见,如此层级解读,可使经文有关养生知识的学术内涵一目了然,条理清晰,逻辑顺畅。

6 表式解读法

篇论中内容属于并列的逻辑关系时,就可以应用经文表式解读法。如《灵枢·厥病》所论五种厥心痛证的经文,就可以通过列表的方法予以解读。此节分别论述了心腹疼痛的分类、病因病机、症状特点和针刺治法。厥心痛是因脏腑气机逆乱,影响及心而导致的心痛。由于不同脏腑的逆气犯心,故所表现出的症状特点也就不同,因此可以通过脏腑经脉与心的密切联系来分析厥心痛的病机,并通过调治导致气机逆乱之脏腑本经来治疗厥心痛。现将五种厥心痛临床证治列表解读如下(见厥心痛五证临床辨治表)。

这种“经文表式解读法”在《内经》原文学习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优势在于将处于并列逻辑关系的相关原文,用表格的方式有序化解读,既能充分、有效地使繁冗的经文条理分明,一目了然,也便于明晰地把握经文表达的内在医学义理之逻辑关系。

7 图式解读法

例如对《内经》所论痹证发生机理的完整认识即能体现这一研经方法的优势所在。只要将《素问·痹论》之“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原文,与《灵枢·贼风》之“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卒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原文予以集成分析,于是就能整合出《内经》全面论述痹证发生的病因病机(见痹证发生机理示意图)。

8 溯本求源解读法

对于研读《黄帝内经》这样经典的相关原文,就应当从“河图”、“洛书”、《周易》,以及天文历法等传统文化源头,才能解读经文的内涵。

从“河图”“洛书”文化之源解读

“河图”“洛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源,其中“洛书”的数字结构,是在太阳为天文背景下建立的以时间、空间、序列、节律为基本要素的模型,深刻地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影响着《黄帝内经》的理论建构。例如《灵枢·九宫八风》篇题下就将“洛书”图式用“数”值的大小,表达了一个太阳回归年不同空间方位、不同时间区段太阳给予万物光照的时间长短、阳光的强弱大小,同时也表达了自然界一年不同时段阴阳之气的消长变化状态。以此为据,才能准确地理解经文4次强调“始于一,终于九”,即“洛书”之数1至9所表达的一年四季阴阳之气消长规律为“医道之纲纪”(《灵枢·九针十二原》)的理由。

同样的道理,“河图”之理也是解读经文所要追寻之源,如肝“其数八”,心“其数七”,肺“其数九”,肾“其数六”,脾“其数五”(《素问·金匮真言论》)等,只有从“河图”所表达的“五行生成数”(唯土用生数),才能真正理解原文的意涵。

从《周易》八卦之源解读

《周易》八卦是“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传·系辞下》)的研究结果,《内经》建构的生命科学知识体系亦可被天(乾)、地(坤)、风(巽)、雷(震)、水(坎)、火(离)、山(艮)、泽(兑)八者涵纳和演绎而被继承之(《灵枢·九宫八风》)。因此,研读此类经文,务必以《周易》相关知识为起点,才能领悟其真正内涵。

湖南怀化学院刘印尔认为,“八卦”是由天文六卦演化出的,卦产生于天文学家圭测工具的预测活动,初期是六卦体系,没有坎卦和离卦,后来才演化出八卦体系。其重要依据是六卦体系(如三阴三阳),这是中医学的主干性理论。所以,无论是十二经脉的命名,还是经脉病证的辨识(如《素问》的《阴阳别论》《厥论》篇、《伤寒论》的六经辨证),都是这六卦体系(三阴三阳)的应用,也是该篇八卦内涵的体现。

从天文历法之源解读

不懂天文历法,就无法研读古代经典, 就无法理解《黄帝内经》的相关原文经义。经书中有天干地支历、十二月太阳历、十月太阳历、阴历、阴阳合历、北斗历等6种历法知识参与了生命科学知识体系的建构,这都是相关经文义理发生的背景,也是当今研读相关经文义理需要追溯的文化之源。

依据干支历法知识解读经文 《内经》建构医学理论时,全面应用了干支历法,所以在研读经文时,务必时刻要关注该历法知识的应用,如“四经(指四季的正常脉象,依次为: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浮、冬脉沉)应四时(春、夏、秋、冬四季),十二从(指十二经脉与十二月相应)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素问·阴阳别论》)即是其例。唐代王冰依据干支历法之“十二月建”知识,释解其中的“十二月”,谓“春建寅、卯、辰,夏建巳、午、未,秋建申、酉、戌,冬建亥、子、丑之月也”。

依据十二月太阳历法知识解读经文 “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素问·六节藏象论》)中的“候、气、时、岁”节点即是该历法的时间要素,其中的“年”和“月”是虚拟的。为了确保与太阳周年视运动同步,故在“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的基础上,通过“积气盈闰”的方法,每四年有一个366日(《灵枢·九宫八风》)闰年。《内经》中运气9篇内容中,将一年分为六气六步,每步60.875天;五运五步,每步73.05天等知识,都是依据该历法为背景确立的。

依据十月太阳历法知识解读经文 十月太阳历法是将一个太阳回归年减去尾数作为过年节后的360日等分为十个月的历法。一年分为五季(称为“五行”)是十月太阳历的最大特点,有天、月、行(季)、年时间要素,将一年360天分为十个月(天干纪月),每月36天(每旬12日,地支纪日),每两个月72天为一行(即一季),一年分为五季(称五行),从冬至之日过年之后算起。十月太阳历之所以将一季称为一“行”,是指随着时序的迁移,气候就会不断地移“行”。这就是“五行”概念发生的初义。一年分五季(五行)、每季72天、天干纪月等是该历法的重要特点。因此,研读《黄帝内经》时要注意:①凡见到“五行”概念的原文,就可能是该历法知识的应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六节藏象论》“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中的“五行”,都是十月太阳历一年分五季知识的应用。②凡见到天干纪月的原文,也是十月太阳历法知识的应用,如“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脾主长夏,足太阴、阳明主治,其日戊己……肺主秋,手太阴、阳明主治,其日庚辛……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日壬癸”(《素问·脏气法时论》),文中分别指肝脏的旺日为春季(木行)甲月、乙月72日;心之旺日为夏季(火行)丙月、丁月72日;脾之旺日为长夏(土行)戊月、己月72日;肺之旺日为秋季(金行)庚月、辛月72日;肾之旺日为冬季(水行)壬月、癸月72日。类似的文献表述可以最早追溯到《管子·五行》的相关记载。③凡见到一年分五季中的“长夏”,属性为“至阴”的原文时,就是十月太阳历法知识的应用。如上文之“长夏”,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素问·六节藏象论》)、“乘至阴则脾先受之”(《素问·咳论》)、“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素问·痹论》)、“脾为阴中之至阴”(《灵枢·阴阳系日月》)中的“至阴”,均为该历法一年五季中的第三季“长夏”,因为该季中的戊月属阳,而己月属阴,由属阳的上半年跨入属阴的下半年,此为“至阴”命名的历法背景。

依据阴历知识解读经文 阴历,也称太阴历法。该历法是以日、地、月为天文背景构建的历法体系,有年、月、日时间要素,“年”虚而“月”实为其特点。以“月相”的朔望为历法制定的依据,十二个月相变化周期为一年,故1年为354日或355日,少于太阳回归年约11天。大凡《内经》中以354/355 计数溪谷或腧穴时(《素问·五脏生成》),即是该历法知识的运用。经文还以该历法中的“月相”周期知识,构建女性生理周期而称之为“月事”(《素问·上古天真论》);构建与此相关的病理,如“月事不来”(《素问·阴阳别论》)、“月事衰少”(《素问·腹中论》)、“月事不以时下”(《灵枢·水胀》)等;确定相关治疗方法,如“月生而泻,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素问·八正神明论》);在针灸治病时,依据月相的朔望而增减取穴、艾灸壮数之多少(《素问·缪刺论》)等。

依据阴阳合历知识解读经文 阴阳合历又称农历、夏历。该历法是鉴于阴历、阳历岁差10~11天而设立。有闰月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为了调整岁差,所以采取3年放置一个“闰月”,5年再闰,19年7次置闰,基本使阴阳历接近同步。经文所说“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素问·六节藏象论》)就讲得是阴阳合历的置闰(见王冰、张介宾注)。

依据北斗历法知识解读经文 北斗历法是以北斗星斗柄旋转指向为依据制定的历法。《史记·天官书》之“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等记载就讲的是北斗历法知识。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张闻玉在《古代天文历法讲座》中明确指出:“肉眼观察到的北极星,位置是固定的,北斗七星在星空中也十分显眼,那就不难测出它们方位的变化。所以,先民观察北斗的回转以定四时。古籍中众多的关于北斗的记载就反映了上古的遗迹。”北斗历法知识的特点为:一是遵循太阳回归年周期;二是一年366日;三是一年分为八个时间阶段,有两个时段为45日,六个时段为46日;四是厘定四时(春、夏、秋、冬)八节(冬至、夏至、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以候八风(《灵枢·九宫八风》)。这就是经文中所说的“天有八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八风之理”(《素问·上古天真论》)“天有八风”“八风发邪”(《素问·金匮真言论》),“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灵枢·九宫八风》),以及“虚风”“虚邪”“贼邪”等观念发生的历法背景。

可见,《内经》在天人相应的观念引领下,应用6种历法知识构建了生命科学的相关理论。如果不能结合上述历法知识,那么对相关经文的义理只能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

凡此种种研习《内经》原文的方法,都必须要遵循经文内在的医学意涵,既不能曲解经义,也不能对经文的医学内涵有所遗漏,更不能让经文的义理迎合自己的学术偏见而无限拔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