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析后能活多久?和这6个因素密切相关

 肾之正道 2023-07-29 发布于河北

内容较长,请耐心看完,意义重大。

昨天向大家汇报了这次肾脏病年会中关于透析的一些重要数据,其中提到了平均透析生存期为4.5年,也就是说肾病患者进入透析治疗后,平均4年半后就和这个世界说拜拜了。但这是个平均数,那么在此之下透析一两年,和透析十几年、几十年的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说明两个问题:

1、没有人能保证长生不老,而且不只是肾病,其他疾病控制不好也会影响寿命,肾脏病没什么特殊的。所以,得了肾病后只要积极对待,各方面都控制好,就能长期生存。

2、有的人很消极,总会说“得了尿毒症生不如死,没有生活质量,活那么久有什么用”,但我要告诉你的是:人要先活着,才能谈生活质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你看那些生存期长的,哪个不是生活质量相对比较好的。相反,那些在平均数以下的,都是生活质量极差的。

下面我在跟大家分析一下,透龄长短的区别在哪里。

其实就俩字——细节,因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成败。这次参加完肾病年会,最大的收获就两点:一是医生的职责:让患者活的久,活的好。二就是细节决定成败。两天半的学术会,就最后闭幕式的时候公布了一个纠正贫血的新药,就再也没有其他的新方法和药物了。所以,导致尿毒症透析患者透龄长短的不是出现了某种新的技术和药物,而是在于细节做的好。这些细节可以分为6方面:

1、饮食

肾病需要控制饮食,这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饮食原则是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低嘌呤饮食,对于已经常规透析的患者来说就变成了低盐低脂优质蛋白低磷饮食了,因为透析患者不再限制低蛋白了,而是要求正常的蛋白摄入水平了。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要完全严格的去执行,却是很难坚持的。

低盐:每天限制5克盐,平时每日三餐中放的盐,加上调料、零食和一些加工食品中的隐形盐,总共不超过5克。有多少患者能够坚持每日三餐在家吃,使用限盐勺或限盐瓶?

盐摄入多了,会加重高血压、水肿,进而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

低脂:每天不超过30毫升食用油,不吃动物油,尽量避免煎烤炸等油大的食品。这点似乎比较好坚持,但对于一些自控力差的年轻人可能比较难坚持,总会不自觉的吃一些炸鸡、汉堡、烤肉、外卖之类的东西,偶尔一次解解馋不要紧,但在临床工作中总能遇到这样的人。

限制饮水:在透析早期尿量正常没有水肿的患者,喝水可以自由一些,不必刻意多喝或少喝,正常喝即可。对于出现水肿,尿量减少,体重不能平衡的人,需要限制饮水。这时,每日的水分摄入量是前一天的尿量+500毫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到了后期,水分就成为了最大的毒素,身上水多了,会直接加重心脏负担,血压难以控制又加重心脏负担,从而导致心衰。

低钾:当肾小球滤过率<25ml/min的时候,钾离子排泄障碍,容易出现高钾血症。到了透析阶段,就更容易出现血钾升高。透析可以清除钾离子,但控钾不严,高钾血症的危害大家是知道的。严重的高钾血症会直接导致心脏骤停,发生猝死。

正常蛋白饮食:常规透析后再限制蛋白就没意义了,如果还坚持低蛋白饮食,再加上透析会消耗营养物质,就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所以,需要正常的蛋白质摄入,正常吃肉蛋奶即可。如果不知道正常吃多少,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生。

低磷:磷摄入多了,血磷升高,加重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诱导异位钙化:包括组织钙化、血管钙化、营养不良性钙化,而血管钙化会诱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

2、并发症的控制

人体是一个整体,脏腑之间的功能是相互影响的。肾脏功能衰竭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酸中毒、甲旁亢、钙磷代谢紊乱等,这些并发症又会加重其他脏器的损伤,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心脏和大脑。任何一种并发症的控制都很重要,任何一种并发症控制不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导致生命危险。如恶性高血压会诱发心衰、脑出血,直接发生猝死。大家也不用担心,这些并发症都是可以靠规范的药物治疗和透析纠正的。

3、规范的透析

不论是血液透析还是腹膜透析,都要规范,规范的标准是:血液净化每周不少于12小时,腹膜透析每日4次。但这不是绝对的,因为有一些患者还有一定的残肾功能,每周两次的血液透析也是可以的,让透前的肌酐保持在800μmol/L以内就可以。但随着透析时间的延长,残肾功能消耗殆尽,就要规范透析了。

千万不要靠感觉去要求医生何时透析,因为有些时候感觉是靠不住的,等有不舒服的时候,危险就已经发生了。而要求规范透析的目的就是将危险拒之门外。用一句话来说明就是“未雨绸缪总好过亡羊补牢”。

还有一点:有条件的患者和地区,不要单纯的进行血液透析,而是要多元化血液净化,血液透析为主,联合血液滤过或灌流。因为人体内的毒素不只是有尿素、肌酐和尿酸,这是小分子毒素,还有中大分子毒素,如瘦素、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素等,这些毒素对人体的危害也是很大的。而单纯的血液透析是无法清除中大分子毒素的。

4、适当的运动和锻炼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薛英勇这个人,他也是尿毒症患者,但经常参加马拉松比赛。详情大家可以从网上搜索,文章很多。倒不是让大家向他一样,去跑马拉松。因为每个人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是不同的。但没有心衰和严重水肿的患者,都应该适当的运动,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功能,可以提升心脏功能,有很多研究证明运动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5、预防感染

上述四点因素的主动权在于我们自己,而感染就像是伺机而动的猛兽,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的主动防守。常见的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皮肤感染,最常见的就是感冒和肺部感染。肾病患者免疫力普遍低下,要比普通人谨慎,除了常规的预防措施外:如注意个人卫生、注意着凉、不与感冒者接触、戴口罩等,还可以在每年的9月底10月初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抵抗一多半的流感病毒。

我们可以尽量预防,但不能完全杜绝,没有人能做到一辈子不感冒,如果感冒来了也不要怕,就记住一点:不要逞能扛着,有症状了立即治疗即可。

6、良好的心态

看了今天的题目和内容,可能让你心惊胆战,可能让你惊恐不已,但这就是事实。世界上事都是无常的,只有一件事是有常的,这件事就是-生死,谁都有离开世界的那天。生下来的那天就会逐渐走向死亡,既然你我最终都会是这个结果,那么我们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了和疾病抗争吗?

显然不是的,引用稻盛和夫先生的名言:“我活的目的是——在我走的那天比我来的那天,灵魂更干净一些”。所以,生老病死是谁都要面临的自然规律,你得了肾病,他得了心脏病,她得了胃肠道疾病,等等,当你面对某种疾病又无法逆转时,请把疾病“放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疾病之外的地方,放在你热爱的事情上,我相信你肯定会有更值得做的事情。

这就要求有个良好的心态,好的心态会吸引好的事物到你的生命中,而消极的心理也会吸引坏的事物。所以,试着去改变心态吧。

说一个我最近看到的句子:大雨过后,人们看到两种风景,一种人看到了蓝天白云和美丽的彩虹,另一种人看到了泥泞的道路。你是哪种呢?

如果开始透析的时候,你的身体底子比较好,坚持好上述6点,你一定会是那个透析几十年的人。或许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后有了治疗尿毒症的新方法,但前提是你要先活着才能享受到。据说,那个透析了51年的日本人也是这样做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了生活的真相以后依然热爱生活。愿你热爱生活多于关注疾病,做主宰自己生命的胜利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