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虚便秘,要想起这个经方

 bearmedic 2023-07-29 发布于北京

胡希恕经方医学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当归贝母苦参丸主之。
当归贝母苦参丸】(男子加滑石半两)
当归、贝母、苦参各四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丸如小豆大,饮服三丸,加至十丸。

胡希恕先生注解:小便难指小便艰涩,或热或痛,病不在胃,则饮食如故,类似现代所言慢性泌尿系感染。方中苦参消炎解热,《神农本草经》言其可治“溺有余沥”即尿不净,为泌尿系感染特征;贝母排痰排脓,亦利小便,即神农本草经》曰“淋沥邪气”;因妇人妊娠血虚而易生热,故以当归补血润燥。本病为慢性病,故以丸缓图之。

医家见解
当归贝母苦参丸在《金匮要略》中主“小便难”,但后世诸多医家认为本方亦主“大便难”,如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认为:“妇人怀孕,血养胎儿,阴血偏虚,气郁不利。血虚则生热,气郁则化燥。燥热相合,大肠津液受伤,传导不行,故见便秘;膀胱津液受伤,则见小便不利……此乃血虚燥热伤津所致,法当养血清热开结润燥,治宜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取当归养血润燥,取贝母、苦参清燥热,利小便;且贝母味辛,辛能散之,故以贝母利气解郁;共奏养血润燥、通利二便之功效”。国医大师李克光教授在《金匮要略讲义》中认为本条“小便难”应为“大便难”之误,故临床亦用治便秘。当代著名医家秦伯末先生认为,《金匮要略》当归贝母苦参丸条文中“小便难而饮食照常的,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来治,很难理解,古今注家,多望文生训,理论脱离实际。近得金华沈介业中医师来信,指正这条小便难,应作大便难。经他祖父 50 年的经验和他自己试用,效验非凡”。伤寒名家高齐民教授认为当归贝母苦参丸既治小便难,又能治大便难。单用或合方加减应用均有效验,常用当归贝母苦参丸加生地、白术、升麻治习惯性便秘;加黄芪、党参治疗气虚便秘。

据以上各医家对当归贝母苦参丸的认识,可见,对于血虚有热,津亏肠燥之便秘,本方尤为适宜,“血虚肠燥”是本方证所主便秘的核心病机。本方治疗便秘主要在于当归,当归性温,功擅补血活血、润燥滑肠,常以本品与肉苁蓉、牛膝、升麻等同用,如济川煎。亦可与生何首乌、火麻仁、桃仁等润肠通便药同用。值得注意的是,本方证当与麻子仁丸之津亏肠燥、承气汤类之里热内结所致便秘区别。

医案学习
案一(李琦,山西中医杂志,1988年
王某,男,45 岁。建筑工人,大同市人。
自诉大便干燥,4~5日一行,约 2 年左右,余无所苦。诊其脉沉有力,视其舌苔薄黄而干。细思患者为建筑工人,劳动力较强,必经常出汗。盖肺主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汗出日久,津液亏乏,热郁肠燥,遂致便秘。治以养血清热润燥,处以当归贝母苦参丸。

当归60g,贝母60g,苦参50g,嘱其共研细末,每服6g,日服2次,炙紫菀9g 煎汤,分2次送服。

结果:后随访,服此药1料,大便已调。

案二(陈明,《金匮名医验案精选》,2000年)
于某某,女,26 岁。
自然闭经2个月,呕吐便秘半月余,恶心呕吐,日呕吐5~10 次不等,吐物黏。嗜酸,但不影响进食。大便秘结,五六日不行,勉强入厕偶便出几枚干粪,病者腹中满闷不适。尿少而黄,但无尿道涩痛。舌质红,苔黄略腻,脉濡数。诊断为妊娠呕吐。其证为痰热阻于中焦,胎气上逆,胃失和降而致呕吐,予加味温胆汤2剂,呕吐缓解。惟便秘仍在,腹仍不适,舌质红,黄腻苔已通,脉仍细数。此系妊娠呕吐伤及胃阴,又胎气初结,血去养胎,阴血不足而生虚热,虚热耗津,致大便秘而不解。故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养血清热散结。处方:

当归40g,苦参15g,贝母 10g,日1剂,分2次服。

结果:连服4 剂,大便得通,舌红转淡,腹满消失。妊娠至6个月,便秘复作,再投此方3剂,至分娩,便秘末再出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