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构建驳论文的写作支架

 一中大语文 2023-07-29 发布于福建

建驳论文的写作支架

从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来看,思辨性材料作文占主体。这类作文题往往是聚焦于一个核心事件或核心问题,呈现不同的看法或多维度的思考。而学写驳论文可以为进一步写好高考中大量出现的复杂思辨类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本学期要学习一套驳论文写作支架,其基本思维进阶立足于传统:树立批驳的靶子——对靶子进行分析驳斥——确立正确的观点和做法;同时各个层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和综合,以突出问题聚焦的意识和公共说理的时代要求。

一、驳论文写作支架建构

步骤一:抓住矛盾,呈现焦点,树立靶子。

驳论文作文题所给材料多是涉及时政新闻、热点话题的叙事型材料,且极具争议性。写作前,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整理,抓住主要矛盾,凸显焦点问题,树立好批驳的靶子。分析整理的结果就是文章首段的具体呈现。其实,首段也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与主体论证部分的有效过渡。

示例1:下面的样文A段至F段,属于同一作文试题的开篇部分,思考:哪些有力地凸显了焦点问题,哪些没能凸显焦点问题?

根据以下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位小女孩骑单车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让她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女孩紧张得哭了起来,路人纷纷过来围观。有人觉得司机不尽人情,劝他不要为难孩子。司机说,赔偿事小,但要让女孩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要求: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样文A.“好心”的路人就像家中的爷爷奶奶,在孙辈无助时送来温暖。可这样的“温暖”当真有利于孩子成长、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在我们呼唤人情、人性的今天,情与理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摘自考场作文《情理如何相融?》)

样文B.小女孩骑单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后,好事者围了上来。他们听到了女孩的哭声,看到了奔驰司机的训告,他们品头论足,认为司机不近人情,他们服从于感性认知,为女孩打抱不平,却忽视了女孩的违规逆行。

这起事故中,小女孩被群体判为“弱势”,是因为她的年龄、体型、交通工具,都与另一方“强势”的奔驰司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这种强弱认知,影响了事情的判断。

(摘自考场作文《反思乌合之众》)

样文C.人生的悲哀常常在于,他凭借盲目的情感,强大的惯性以及由此形成的习焉不察的偏狭认知,早已把无理的现实合理化了。小女孩骑车违规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合理要求其父母来处理问题,可众人竟指责司机不近人情,为难孩子,将情感凌驾于规则之上。这样可笑的现象,着实令人悲哀。

(摘自考场作文《不要陷入情感的泥潭》)

样文D. 一位小女孩骑单车逆行,剐蹭了一辆奔驰车。司机让她给家长打电话来处理问题。当路人都觉得司机不近人情时,司机却说:“这是让她知道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摘自考场作文《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点评:作文试题材料涉及的对象有三个(“小女孩”“司机”“路人”),而A段引论截取材料,只就其中的“路人”来转述,树靶明确,避免了泛泛而谈,具有很强的聚焦性。当然,截取材料要防止“抓小丢大”,“抓住一点不顾其余”,若忽视材料的整体性,只就材料的“枝节”来写,则有偏题的可能。

与A段一样,B段也是从“路人”的角度切入,同样树靶明确,聚焦精准。所不同的是,B段材料的使用是在改写中进行的,体现了考生驾驭材料的能力。这种改写含有情感倾向,便于为下文的议论蓄势。

C用了“内化材料”的方式,聚焦于情感与理性的矛盾,把路人“将情感凌驾于规则之上”的做法树立为批驳的靶子,并表明自己的态度是对此感到悲哀,聚焦准确,树靶清晰,态度鲜明。

A、B、、C三例都是比较理想的驳论文开篇部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写作前提,那就是对作文题目的材料吃准吃透,从材料的主要矛盾切入,根据主要矛盾确定焦点问题,进而树立批驳的靶子,设计转述的方式以及笔墨的详略。

D段基本照抄材料,这类开头应尽量避免,一是没有看点,不能先声夺人,二是没有重点,不能凸显矛盾,直接暴露了作者写作的机械和生硬。此外,中心落在“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上,已经失焦。

步骤二:定性分析,为批驳论证奠基。

很多时候,一个事件之所以会引发争议,是因为持不同观点的人对事件所牵涉的关键概念、关键行为的界定不同,因此,在树靶之后,有必要对这些关键概念、关键行为的界定不同进行合理的界定,以便于驳斥的展开以及树立自己的观点。

示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6月27日,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的小品《木兰从军》中,贾玲塑造了一个贪吃、花痴、胆小怕事的花木兰形象。7月7日,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发出公开信,要求节目组道歉。7月18日,节目主角贾玲在微博上发文道歉:“花木兰是受人尊敬的巾帼英雄,显然拿她来演绎成一个喜剧作品是不合时宜的,也是有违公众审美习惯的。感谢对我批评教育的热心观众,接下来我会更好更多地学习演绎更多正能量悦人心的作品。”之后,著名演员六小龄童在微博上为贾玲的道歉点赞,称她开了好头。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给贾玲、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栏目主持人、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六小龄童等其中一方写信,表明你的意见和理性立场。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考下面各例对哪个关键词进行了定性,这样的定性驳斥了怎样的观点,为怎样的立论做了铺垫?

样文1:木兰是一个虚构的传奇形象,其形象寄托了中华民族对真善美的追求,这应是我们所共享的文化资源。既是文化资源,就当容许有不同的解构方式,只要这种文化再创作不扭曲历史、不颠覆价值观。《木兰从军》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生活化的木兰”,赋予她更多“人”的性格,是一种创新。退一步讲,这种创新也许和不符合公众固有的审美习惯,其本质也不过一喜剧小品而已,若观众能会心一笑,其娱乐目的便已达到;若观众无法认同,也不会就此“抹黑”巾帼英雄的英姿。一言以蔽之,木兰还是木兰,绝非一部喜剧就能颠覆。

样文2:花木兰作为虚构的文学形象,并不是现实存在的真实人物,当她被创作出来表达其具体艺术价值的同时,也被赋予了艺术再创作的价值。文学形象被再加工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西厢记》改编自《会真记》,《西游记》改编成《大话西游》,即使贾玲在小品创作中对花木兰文学形象进行恶搞,作为喜剧作品而言,也应该可以理解,而不是手执道德大棒,打压艺术创作。要让一个文学形象富有生命力地传承下去,不应该奉之如同神像般供在神坛上进行所谓的反复研究,而应该积极进行再创作或加工,赋予它新的形象和内涵,而不是沦为将死的土人木偶,供人崇拜、研究。

步骤三:适度认可,以退为进

新时代对公共说理的呼唤越来越迫切,说理不再是封闭式的自圆其说,不再是一方压倒另外一方的“二元对抗式说理”,而是对话与交流,即使是驳论文,也可以有“君子风度”。因此,写作者应充分考虑待驳斥观点的合理性,再在此基础上看到它的漏洞和不足。这就是“以退为进”。

示例3:题目见“示例2”。

样文:不可否认,小品创造本就有着诙谐的特点以及娱乐的性质,它以讽刺意味让人人们用别样的视角看待事物。然而,这种解构主义的表演并非没有限制,特别是当“娱乐”在现代技术的催化下具有更强的商业化倾向时,哗众取宠所带来的炒作效应容易引导文艺创作者在扩大作品娱乐性时忽略了其启示与正面的文化意义。

步骤四:揭露错误实质,剖析心理,分析原因,指明危害。

这个部分是驳论文的重心,最好分层展开。可以具体展示错误的做法、态度,可以深入剖析其心理,也可以从个人、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维度分析原因,也可以指明错误做法、态度、观念等的危害。可以破立结合,边破边立,以立代破,写法灵活多样。

示例4:

样文1:(指明危害)

盲目追求另类,不仅无法成为独一无二的“那一个”,反而会丧失自我,沦为庸人。

更有甚者,是没了分辩是非的能力,忘记自己存在的价值及原本的人生目标,甚至令我们因思想偏执而误入歧途。

(以上为考场作文《切莫盲目追求“另类”》主体两个层次的中心句)

样文2:(剖析心理)

墙角的花儿孤芳自赏,井中的青蛙自得自乐,没有见识的人总爱高谈阔论,没有智慧的人总为一丝所得而洋洋自喜。之所以如此,皆由所见有限、所识有限、所思有限而致,总言之,缺乏广阔的视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呢?

有人说,是因为我命运不济,没有开阔视野的良机——我生于墙角,当然无法看尽满园春色;我生于井底,当然无法眺望蓝天碧海、雪山草原,将自然的雄奇壮美收入眼底。可是,我不禁要问,你不是无法移动的梅花,不是弹跳高度有限的青蛙,而是拥有自由并且可以享受自由的人类,那么为何不能走出墙角那一隅狭小的天地,跳出低洼潮湿的井底呢?可见“命运不济”实乃无稽之谈,缺乏广阔的视野实际上是源于惰性心理。(剖析心理一)

开阔视野以获得丰富的见识,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勤恳;开阔视野以获得通达的智慧则不仅需要汲取知识、见闻和生活阅历,更需要广泛而深入的思索,这些,岂是懒汉所乐意为之?(以立代驳,边立边驳)

更何况,“看不见别人,自己便是最好的”。封闭起来,便有了自我肯定、自我欣赏的良机,何乐而不为呢?(剖析心理二)

(摘自考场作文《不做墙角孤芳自赏的花儿》)

样文3:(破立结合,边破边立,以立代破)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的文明不应以与所有历史遗产决裂的方式得到解放。”这座教学楼,对贵校来说是一个文化的印记,有着特殊的意义。拆与不拆的分歧想必最后还是要回归到“感情”二字上来。风雨苍茫,裹挟着历史的风尘一路走来,这座教学楼如同一位一直守候的老者,见证了学校的变迁发展。每一个从中走出的学子,不论成就的大小,谁能说自己的身上不浸润着这座教学楼的风韵呢?铮铮风骨,唯“感情”二字,最放不下。(以立代驳,原因分析一)

若说支持保留者只空有“怀旧”之名,未免刻薄且认识浅薄。进一步说,(两个原因之间的过渡)老旧建筑的拆与不拆,终是要还原到历史与现代化冲突的问题上。建筑的价值,当不单以实用与否为唯一标准。“豪斯曼计划”所实施的战略性美学,是可以让贵校腾出更多的用地空间,节约修缮维护的费用。但是,一座楼的拆除,却在无形中消解了几代人的心灵空间。填充了现代化的建筑,却留下一块心灵的空白。(边立边驳,原因分析二)(两个原因分属人情和文化两个不同维度,意义上又呈递进关系)

步骤五:以点带面,拓展延伸

驳论文凸显就事论事的重要性,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如果仅停留于此,文章难免显得境界逼仄。因此,要尝试由此及彼,以点带面,由材料中的事件延展到其他相同或相反的事例。

延展写作时应该注意:1.结构上运用表示转承的词语标示;2.延展结束后应回扣作文试题材料或论题、论点;3.延展要“合理”,即延展的事例必须与原材料“同质”。4.泛化要适度。

示例5:(题目见第8页“第三次大作文题目”)

样文:我们也许曾经尝试参与各样的劳动实践。但我相信,大家的第一感受就是劳动的辛苦与艰难。于是,我们便慢慢有意无意地疏远劳动,或者有一天,会变得轻视劳动。因为我们在生活中,总会有人认为,劳动就是下苦力,劳动者会被有的人视为底层。显然,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看到,袁隆平院士八十多岁的高龄依旧奔波于田间地头,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在辛勤研究;黄大年、南仁东们以与生命赛跑的姿态,为科技做贡献;我们应该看到,高铁的建设者们用辛勤的劳动给我们带来出行的便利;我们还应该看到,大国重器的建造者们为我们现代化强国而勤劳奉献。

通过他们,我们要相信,人生的绚丽和精彩都是在不断劳动并勇于创造的过程中写出来的。

(摘自考场作文《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举例反击,不仅驳倒对方归纳推理存在以偏概全的逻辑漏洞,而且联系大量社会生活中的实例,扩展了文章的境界。

步骤六:审辩让步、自我校准

   波普尔证伪理论认为,科学永远是一项纠错的过程,能被证伪,才是其科学价值的体现。写作过程中,为了保证说理的严密性,通常需要审视自己的观点,找出其不足之处,或进一步厘析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补充自己观点成立的条件,从而进行自我校准。

示例6:

样文:当然,反对盲目追求另类并不意味着甘愿平庸,失去自我,更不意味着凡事畏手畏脚,不敢作为,相反只有不盲目追求另类,才能沉淀心性,远离虚妄浅薄,才可能重新发现自己的内在价值,并为了实现价值而敢作敢为。

(摘自考场作文《切莫盲目追求“另类”》)

步骤七:正面立论,呈现措施

此为驳论文结尾部分。文章写作贵在一以贯之,善始善终,切忌空喊口号,简单呼吁。

可以总结全文,呼应开头,再次批驳反方观点,将自己的观点予以重申,同时不能满足于简单应付式的重复焦点问题,在措辞方面要体现出层次感。也可以立足于文章的焦点问题,启动思维,提建议,想措施,但是措施要注重实效性和针对性,不能简单用改变思想,振奋精神等套语敷衍了事。

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语对于一般文章尚且适用,对于考场驳论文更是如此。同学们应力争于结尾充分展现自己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积淀,尽显自己的睿智和本人独特的风格。可以反诘设问,警句哲思,可以精妙设喻,适度联想,也可以幽默反讽,收束有力。

示例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日,广州中山大学关于“草坪禁入”的规定招来部分师生的反对,同时引起社会热议。上周五,该校社会学教授王进带着学生到草坪上课,遭到学校保安的“驱赶”。12月11日,中山大学保卫处通过微博回应此事称:“校园不能成为随意嬉闹的公园和乐园,校园应该高雅有品位。”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样文A:校园一草一木皆应爱护,美化守卫校园人人有责。随意踩踏草坪当属不文明行為,完全禁止亦属因噎废食,但是学校制定有效管理措施,為师生提供可以坐拥绿色的空间,让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岂不更好?青青草坪上,有三五学子读书与讨论,有老师带领学生上课,不也是校园最美丽的剪影,不也是一件高雅之事?              

(《在草坪上上课未尝不是高雅》)

样文B:草坪之争能否顺利解决,既取决于管理者有没有容纳不同意见、改善管理方式的耐心与智慧,也取决于把草坪当成公共空间的倡议者和使用者,有没有尊重管理方式的恒心。适度开放草坪,势必增加管理成本;适度限制草坪,要求草坪使用者坚守规则底线。建立和维持这种双方认可的文明状态很困难,需要走钢丝一样的平衡能力。然而,既然大学是文明的试验场,就理应承担起培养文明习惯的责任。              

(《“禁入草坪”规定引争议:到底什么是文明》)

样文C:既然校园草坪不只是一处风景,就不能一刀切地“禁入”,而必须进行必要的开放,哪怕不能做到全年开放,也应该有开放的时间。更何况,即便真要采取“一刀切禁入”的方式,也不能让“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必须充分征求中大师生,甚至社会人士的意见。校方在处理任何事情时,都应少些懒政多些民主,毕竟,每一个细微处,我们都能见到高校的形象。

(《如果草坪不让躺,不如改种仙人掌》)

点评: 

样文A以“高雅”一词贯穿全文,文章在开头对“高雅、有品位的生活情趣”进行了自我界定,结尾以“高雅”一词呼应开头,再次点题,结构完整。以形象的画面表述期许,以反诘的语气促人思考,形式活泼,耐人寻思。而且还有具体的调和对立双方矛盾的措施,内容充实,收束有力。                                              

样文B已是文章最后一段,仍能做到踏实有力地进行辩证分析,说理分四层渐次推进,在充分考虑到解决这一冲突的艰难后,笔锋一转,提出自己的观点:“既然大学是文明的试验场,就理应承担起培养文明习惯的责任。”可谓切中肯綮,显示了严谨的论证说理能力,是难得的高质量结尾。

样文C分三个层次提出意见和建议,“既然……就不能……而必须”“哪怕……也应该”“更何况,即便……也不能……而必须……甚至……”“毕竟”等关联词和副词的运用不仅凸显了论证的层次,而且使论证扎实周密,凸显了作者稳健老到的为文风格,依然是成功的结尾。

重要提示:在进行写作时,切不可生搬硬套地拘泥于这七个步骤,而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取舍或调序或自己创造变式。

二、赏析示例

一、(2016全国卷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

江西一考生(60分)

 漫画中,第一个孩子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孩子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孩子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取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孩子之树上长出一片好看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好看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步骤一:定向转述漫画内容,呈现焦点问题:“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树立批驳的靶子。进而得出观点:成绩如叶,勿一叶障目。比喻新奇贴切,夺人眼目。)

孩子的成长中,不只有学习,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孩子被要求拼命追求分数的提升,不能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步骤一的变式:具体呈现矛盾,突出焦点,将第一段的靶子具体化。)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何区别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的作用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步骤四:揭露错误实质)孩子的成长需要经历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懂得付出汗水,也要懂得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懂得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现在成绩上,懂得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人生之花,结出人生之果。父母作为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怎能如此随意地唯分数论而无视对孩子全面的评判?孩子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步骤四:边驳边立,以立代驳,)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压力的中小学学校,很多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比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往往看不到教师平时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难以理解绝大多数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只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步骤五-拓展延伸1:由此及彼,分析学校评价教师也不能因成绩而一叶障目。内容层进,视野逐渐开阔。)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的诚信,看不到理应有的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注重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视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升、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重要的问题。这些都是因为太看重利益成绩单而导致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步骤五-拓展延伸2:由此及彼,以点带面,分析商业社会、国家层面等都不应只看业绩、数值等。视野进一步开阔,彰显磅礴大气。)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一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步骤六-审辩让步,自我校准,使论证无懈可击。提示层次的关键词是“当然”)但不能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面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面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式,方能更好地避免一叶障目。(步骤七:重申观点,回扣标题,呼应开头,呈现措施。)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安徽90后青年小王,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公职。一年后,小王毅然辞职,到市场去卖菜。对小王的这一决定,家人一致反对,女友也因卖菜不体面而离开了他。

小王诚信经营,创新营销策略,他的摊位销量大、回头客多,收入颇丰。四年过去了,如今小王已建立了幸福的家庭。最近,小王又开始在网上直播卖菜。

小王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发热议。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

弃凋敝之风 当泛驾之马

小王放弃公职卖菜的举动不被人理解,而他却终凭努力获得了成功,贯彻了理想。由此,我看到了小王对梦想的执着和开拓创新的勇气。(定性分析,由果溯因,提出正面观点)

人们可能会觉得,舍弃众人艳羡的公职毅然卖菜,简直天方夜谈;放弃稳定的工作,投身风险大的职业可谓疯狂傻气。(树立批驳的靶子)而在我看来,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根源之一,正是大众对择业观的不正确认识。人们被功利主义的大潮席卷浸淫,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让位于利益的权衡和锱铢必较。(剖析心理,分析出原因一)同时,热衷于舒适享乐并将其奉为人生终极追求的糟朽之风,更使得人们对“卑微”的体力劳动偏见日深,而对体制内工作追逐热捧,进而丧失了对于职业价值的正确认识。(剖析心理,分析出原因二)

此外,对个体自由选择的不宽容、不理解也让本已岌岌可危的择业之风雪上加霜。(剖析心理,指明危害)正如小王家人的一致反对,诚然有着对小王的忧虑,但更多的是对小王的妄加干涉。(定性分析,揭露行为实质)而之所以干涉,是因为作为利益共同体的家人只希望小王能为家庭利益考量,选择没有风险的职业道路。(进一步剖析心理,将驳斥推向深入)

阿莫西夫有言:“人类总会选择最安全,最中庸的道路前进。”而如果人人都如此作为,那么就会使“群星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梦”,在自以为是的练达和精明中消磨了追求梦想的勇气,在舒适自得的安乐窝里蚕食了灵感和创意,而离自己最初的志向越来越远。(由因求果,指明危害)

可对小王而言,敢于走出职场舒适区而接受生活挑战,或许只是因为自己不愿困于他人悠悠之口,不愿为了外界毁誉而扼杀了理想,委屈了心志。(正面立论第一层次,由果溯因,剖析心理)

而其将菜卖得如火如荼,则与他别出机杼、努力创新不无关系。(正面立论第二层次,由果溯因)小王的创新之举,不仅使自己在生活的困顿中得到磨砺,得到了价值实现和人生成长,同时也使自己及家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改善,还收获了幸福生活。更为重要的是,小王亦以自己之特立独行,践行了对择业的自我追求,从而在媒体的宣传之下让正确的择业观念深入人心,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及舆论探讨。(由因求果,阐述创新的积极意义)

其实,功利与价值实现并非不共戴天。(自我校准)因而,为了不让唏嘘喟叹再现于社会之中,于己,我们应重拾正确的择业观念,对每一份工作都心怀尊重,并根据心灵的呼声选择自己热爱和擅长的职业;而于社会,一方面需要媒体合理引导,用切实报道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让噱头扭曲了人们的认识,另一方面,则要普罗大众摒弃个人偏见,尊重他人的自由选择,不以一己之见来干涉他人对理想的追求。只有更多的人行动起来,才能构建起宽容、友善、各逞其才、各尽所能的和谐社会。(总述全文,呈现措施)

愿人人都能断鳌立极,不再为凋敝之风所困。坚守自己的目标,愿人人都能成为拉动社会前行的泛驾之马。(提出希望,收束全篇)

【第三次大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根据2019年全国卷1改编)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驳论文,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