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例分享】软骨样脂肪瘤

 Joy2023 2023-07-30 发布于浙江

病史介绍

临床表现

女,47岁,右大腿包块3年,肿瘤直径约4cm,缓慢生长。

大体表现

灰黄不整组织,切面淡黄色质软,边界清楚,体积:4cm×2.5cm×1.2cm。

镜下表现

图片

图1

低倍镜下肿瘤由纤维组织分隔成小叶状,可见较多空泡状细胞,局部区域似有黏液。

图片

图2

中倍镜显示黏液软骨样基质,瘤细胞由大小不一的空泡状细胞组成,细胞核小。

图片

图3

高倍镜显示小的单泡至多泡的脂肪母细胞,脂肪滴呈扇形,细胞核温和,可见颗粒状嗜酸性胞浆,间质有丰富的血管网,细胞核无明显异型性或核分裂象。

最终诊断

软骨样脂肪瘤。

讨论

定义

软骨样脂肪瘤(Chondroid lipoma)是一种良性脂肪肿瘤,由脂母细胞与黏液透明软骨样基质中的成熟脂肪细胞混合而成。

ICDO编码

8862/0

流行病学

软骨样脂肪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主要发生于成年女性。

临床特征

1. 部位:肿瘤通常位于深部,累及骨骼肌、深层纤维结缔组织或深层皮下脂肪。大多数发生在近端和肢端。较不常见的部位包括远端肢体、躯干和头颈(包括口腔)。

2. 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持续时间不等,部分报告近期体积迅速增大。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为界限分明、不均匀的脂肪和黏液样病变,其他方面无明显特征,钙化常见。

3. 治疗:保守手术切除。

4. 预后:良性;极好预后;局部复发风险极低。

发病机理

软骨样脂肪瘤的特征是存在重现性t(11;16)(q13;p13)染色体易位,导致C11orf95 (11q13.1)和MRTFB基因融合。MRTFB是转录因子SRF的辅助激活因子,SRF调节细胞骨架组织、细胞迁移、细胞生长和分化等一系列细胞过程。C11orf95编码一种假设的功能未知的蛋白质。

病理特征

1.大体特征:
软骨样脂肪瘤轮廓清晰,黄褐色、胶冻状切面提示成熟的脂肪成分。肿瘤大小为2 ~ 7cm;伴有出血的患者通常更大。

2.镜下特征:
可见完整包膜,分叶状外观。有不同比例的成熟脂肪组织混杂着小的圆形空泡状细胞梁索状分布,这些细胞埋在黏液-软骨基质中。小细胞表现出一系列的成脂细胞分化,包括未分化的淡染细胞,细胞质很少,到小的单泡和多泡性脂肪母细胞,脂肪滴呈扇形,细胞核温和。部分细胞具有颗粒状、嗜酸性细胞质。

PAS染色显示胞浆内糖原。低pH下的甲苯胺和阿新蓝染色表明硫酸软骨素的存在。由于血管密度高,出血和纤维化较常见;偶见骨化。

S100免疫组化在成熟脂肪成分中呈强阳性,在脂母细胞成分中呈弱阳性,在无明显脂母细胞分化的细胞中通常呈阴性。角蛋白很少表达,EMA阴性。

超微结构研究证实了成熟脂肪的存在,以及具有脂母细胞、软骨母细胞特征的胚胎细胞。周围的基质由细的纤维网、胶原纤维和丰富的蛋白多糖颗粒组成。

图片

图4

软骨样脂肪瘤,这些肿瘤表现为小的、边界清楚的、甚至有包膜的肿块。

图片

图5

软骨样脂肪瘤,肿瘤由上皮样细胞、脂母细胞和成熟脂肪组成,间质为透明变的软骨样基质。

图片

图6

软骨样脂肪瘤,高倍镜显示脂肪母细胞、成熟脂肪和透明变间质。

图片

图7 软骨样脂肪瘤的分子遗传学

A.部分染色体核型和易位特征的示意图。
B.C11orf95和MRTFB的示意图显示了与C11orf95::MRTFB融合基因相关的相应断裂点。
C.融合点周围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
D.融合cDNA的编码区,显示外显子的边界和保守结构域的位置。

鉴别诊断

(1)软组织软骨瘤:发生在手和脚,可见透明软骨,但缺乏脂肪细胞成分。

(2)非典型脂肪瘤:脂肪细胞呈片状,大小和形状各异;具有非典型间质细胞的厚纤维性隔,可能存在黏液样基质,可显示软骨化生,存在MDM2基因扩增。

(3)黏液样脂肪肉瘤:具有黏液样基质的梭形到星状细胞,可见丛状血管,印戒型脂肪母细胞是其典型特征,圆细胞成分为均匀的圆形细胞,中度多形性,胞质较少。t (12;16), T(12;22)导致DDIT3基因易位。

(4)骨外黏液样软骨肉瘤:较大的浸润性生长肿块,分叶结构更常见,均匀梭形与上皮样细胞呈网状吻合,黏液样间质明显,缺乏脂肪细胞和脂肪母细胞。出现特征性易位t(9;17), t(9;22)。

(5)软组织肌上皮瘤:细胞可呈圆形、梭形或浆细胞样,可表现为黏液样背景和软骨样化生,不存在脂肪母细胞,诊断所需免疫组化:细胞角蛋白、EMA和S100阳性,SMA、calponin、p63、GFAP、desmin可变表达。




参考(主要参考第五版WHO):

向上滑动阅览

1、Deyrup AT et al: Fibrosarcoma-like lipomatous neoplasm: a reappraisal of socalled spindle cell liposarcoma defining a unique lipomatous tumor unrelated to other liposarcomas. Am J Surg Pathol. 37(9):1373-8, 2013

2、Mentzel T et al: Well-differentiated spindle cell liposarcoma ('atypical spindle cell lipomatous tumor') does not belong to the spectrum of atypical lipomatous tumor but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to spindle cell lipoma: clinicopathologic,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six cases. Mod Pathol. 23(5):729-36, 2010

3、2021年软组织肿瘤诊断病理学 第3版 王坚,喻林,刘绮颖主译

4、Furlong MA, Fanburg-Smith JC, Childers EL. Lipoma of the 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 Site and subclassification of 125 cases.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4 Oct;98(4):441-50.

5、Pipes GC, Creemers EE, Olson EN. The myocardin family of 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s: versatile regulators of cell growth, migration, and myogenesis. Genes Dev. 2006 Jun;20(12):1545-56.

6、Hoch B, Hermann G, Klein MJ, et al. Ossifying chondroid lipoma. Skeletal Radiol. 2008 May;37(5):475-80.

7、Huang D, Sumegi J, Dal Cin P, et al. C11orf95-MKL2 is the resulting fusion oncogene of t(11;16)(q13;p13) in chondroid lipoma. Genes Chromosomes Cancer. 2010 Sep;49(9):810-8.

8、Flucke U, Tops BB, de Saint Aubain Somerhausen N, et al. Presence of C11orf95-MKL2 fusion is a consistent finding in chondroid lipomas: a study of eight cases. Histopathology. 2013 May;62(6):925-30.


作者

图片

高宇慧 住院医师

陕西省西安市红会医院病理科

西临床病理 住培医师

审校

图片

吴建锋 主治医师

附属西病理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