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扎特未完成的安魂曲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7-30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即便没有听过《安魂曲》,很多人也知道《安魂曲》出自莫扎特,但事实上莫扎特不是安魂曲唯一的创作者。

《安魂曲》的背后是一个委托人的阴谋、几个作曲家和一个为了钱的骗局。

那年的夏天,一位神秘的陌生人,敲响了莫扎特的家门。陌生人带着一笔巨额的费用,代人委托莫扎特创作《安魂曲》,条件是莫扎特不要问委托人到底是谁,也要保密这部作品是莫扎特写的。

当时正在创作两部歌剧(《魔笛》和《铁托的仁慈》)的莫扎特,顶着喘不过气的压力,接下这个任务,预付款的诱惑占了很大一部分。

拒绝透露身份的神秘委托人,是一位叫瓦尔塞格的伯爵。这位伯爵是非常业余的“音乐家”,因为对音乐的虚荣心,经常会委托才华横溢的作曲家创作作品,然后声称是他自己写的。

匿名委托莫扎特,是同样的阴谋。在莫扎特交稿之后,把《安魂曲》的作曲者标上自己的名字,以纪念他去世不久的妻子,并在纪念日上亲自演奏《安魂曲》。

图片

当然如果他的阴谋得逞,可能《安魂曲》就不会流传到现在。

莫扎特接下委托,并没有立刻开始创作《安魂曲》,手上正在进行的歌剧已经不能再拖稿了,但越是时间紧,越是事情多到焦头烂额,莫扎特不得不去一趟布拉格,完成一个推托不了的指挥任务。

终于从布拉格返回维也纳,莫扎特身心疲惫,健康状况也出了问题,四肢严重的水肿症状,让他痛苦不堪,同时《安魂曲》一笔未动的焦虑感,让他频频抱怨《安魂曲》是来要他命的,并像预言一样,对他的妻子说:“我觉得《安魂曲》是为我自己而写”。

持续的四肢肿胀和发烧,让莫扎特无法握笔写谱,于是找来维也纳的音乐老师苏斯迈尔帮他记谱。此前两部歌剧的繁重创作,已经将莫扎特精力耗干,他躺在病床上,每一口呼吸都伴随着肉体的痛苦,身心难以安宁,但却坚持投入创作《安魂曲》。

图片

莫扎特用尽了自己最后的一口气,去世时手里仍然握着《安魂曲》的草稿,但整部作品还远未完成。他是否抱有《安魂曲》未完成的遗憾,已经无法得知,但他的妻子康丝坦斯极度担心这部作品会成为一个遗憾。

此时如果交付丈夫未完成的创作,不止收不到尾款,就连事先收到的预付款也得退还,而且家里生计的压力全部向她倾斜。于是隐瞒《安魂曲》的未完成,决定请其他作曲家秘密完成这部作品。

第一位请到的是作曲家艾伯勒,莫扎特的学生。艾伯勒填补了两个乐章之后,不堪重负,沮丧之中拒绝继续做下去,在莫扎特的阴影之下创作,使他的畏惧大过于创作下去的野心。

在几位音乐家的谢绝之后,康丝坦斯只好找来曾为莫扎特抄谱的苏斯迈尔。苏斯迈尔不是她最理想的选择,甚至作曲能力远不如艾伯勒,但已经没有办法了。

年轻的苏斯迈尔,野心勃勃地接下艰巨的任务,填补了十四个乐章的空缺。

在莫扎特去世后的第二年秋天,康丝坦斯将《安魂曲》交给瓦尔塞格伯爵。为了让所有人相信《安魂曲》是莫扎特最后的杰作,而不是几个作曲家拼拼凑凑做出来的,康丝坦斯在此之前,先是在乐谱上伪造莫扎特的签名和日期,接着举办《安魂曲》的演奏会。

瓦尔塞格如期在妻子的纪念日上演奏了《安魂曲》,但想冒充作者的阴谋没有得逞。

但康丝坦斯的秘密计划,也出了纰漏,她在伪造莫扎特的签名和日期的时候,竟然把日期写成了莫扎特死后的某一天。

《安魂曲》并非莫扎特一人创作的秘密传开了,众人的压力之下康丝坦斯不得不承认艾伯勒和苏斯迈尔的补写。

虽然《安魂曲》背后支离破碎的故事,听起来是一个丑闻,但却依然流传至今,被称为是神圣的杰作,没有人觉得它支离破碎。

图片

英国作家扎迪·史密斯在《论美》中,关于《安魂曲》曾有这样一段描述:

“莫扎特的安魂曲以你走向一个巨大的深渊开始。这个深渊在断崖的另一侧,除非你站在断崖的边缘,否则根本无法看到它。
死亡就在深渊里等待着你。你不知道它的相貌、声音或味道。你不知道它是慈悲还是凶恶。你只是朝它走去。你的意志是一支单簧管,你的脚步由所有的小提琴相伴。你离深渊越近,越强烈地感觉到等待你的将会是你胆战心惊。然而你却觉得这恐惧的感受是一种祝福、一样礼物。

如果不达到尽头的深渊,你这段漫长的行走将毫无意义。你吃力地朝断崖望去,一阵超凡缥缈的人声扑面而来。原来深渊中有一支宏大的唱诗班······这支唱诗班既是天堂的主人,亦是魔鬼的军团;它还是在你有生之年影响过你的每一个人——你的情人;你的家庭;你的敌人,那个身分不明、与你丈夫偷情的女人;那个你以为会与你终成眷属的有情郎;那个最终和你厮守一生的男人。这支唱诗班的工作是审判。男人们先开口唱了起来,他们的判决严厉万分。当女人们加入进来时,这场辩论并没有延缓的迹象,反倒愈演愈烈。你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场辩论。判决尚未敲定。这场为你微不足道的灵魂进行的争吵竟变得如此有戏剧性,真是令人吃惊。”

莫扎特只创作了少部分便撒手安眠,留下未完成的空白,给身后人在的闹剧中填补。正如扎迪·史密斯所说,《安魂曲》就像一场送行的辩论。另一个层面提起《安魂曲》也免不了故事中闹剧,也许这也除去莫扎特天才一面,在俗世生活穿过的标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