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钟鼎铭盛世》提梁卣,说起我的身世,那可是相当复杂

 那个老撕机 2023-07-30 发布于广东

继续做广告:

前言:

本文不可能把所有问题搞清楚,咱们一次解决一两个点,慢慢变得全面。

在所有青铜器中,大概没有比铜卣定名更混乱的器型了。青铜卣的形式多样,有扁圆形卣、壶形卣,竹节形卣,动物形卣等几大类。各种器型差异极大,许多器物定性也充满争议。

一般认为卣的典型特征为有提梁,形体矮胖,短颈硕腹,盖为母口。因本文会涉及多种形态的卣,所以这类典型器物后文称为典型卣。

滥觞:卣前之“卣”

目前被称为卣的器物最早一例湖北盘龙城李家嘴M1,属于盘龙城五期(二里岗上层一期晚段),此件铜壶在考古报告中被定名为卣。实际展出称卣,馆方公众号又称壶,说明界限模糊。

此卣腰腹分明,高31公分,提梁为早期铜卣常见的绳纹。提梁有链条与器盖相连。盖顶有一圈三只变形鸟纹,内外包围以连珠纹。颈部大面积留白,肩部应为一圈简化神面纹,腹部外鼓,饰一圈三个神面纹。神面纹的风格接近中商三正三反六神面的设计但尚未成型。

正反共用形

此器在上海博物馆有类似器型,均定名为壶。

兽面纹壶 上海博物馆

X壶 上海博物馆

另一例早期铜卣出土于郑州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为典型的长江流域器物。

此器有盖,体型高大达50公分,远高于一般铜卣的二三十公分,颈腹没有明显的界限,盖子有链条与提梁连为一体,提梁满饰菱形纹饰,两端均为扁平兽头与器身相连。

虽然没有打开的图片资料,但肯定不是上套下而是插入式结构。卣身一圈两侧各有一神面纹,颈部以上下一圈云纹围绕一圈神面纹,顶盖满饰一只盘龙纹饰。整件器物除颈部有一圈留白外,其余均为满纹饰。

兽面纹提染铜卣 1982年郑州市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出土 河南博物院

作为早期器型(我认为不会早于二里岗二期),虽然同样有提梁,但既不矮胖,也非子母口,被定为卣我觉得有些勉强。

两种器型均瘦高,均有提梁,均饰有神面纹。

区别在于郑州卣提梁为板形有纹饰,两端有兽首做装饰,盘龙城卣提梁为绳纹,无兽首装饰。

两者提梁的对比

郑州卣腰腹不分,基本满饰纹饰,盘龙城卣腰腹区别明显,半数空间留白。

郑州卣为一圈两神面。但为四分范,无扉棱,介于二里岗向殷过渡的器型。盘龙城卣一圈三个神面纹,为典型二里岗上层一期偏晚向三正三反六神面过渡的阶段。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郑州卣的年代应该晚于盘龙城,并且两者的工艺并不相同,一为一圈两神面从两分范向四分范进化,另一为一圈三神面从三分范向六分范进化,说明两者原型并不是同一种器型,但都与长江流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殷墟二期:百花齐放

殷墟二期晚段有一种和盘龙城卣类似的器型出现,一般为细颈鼓腹,提梁两侧有扁平兽首装饰,盖与提梁相连,盖子非子母口。

北单卣 武官村大墓E9陪葬墓

这类器型像是盘龙城卣和郑州卣的融合,有着强烈的南方风格。虽然也被称为卣,但此时典型卣已经出现。武官村大墓还出土了两件白陶卣,从造型可知与这种铜卣一脉相承。这也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这种细长脖子的卣和典型卣并非同一种器型。

这种器型也在妇好墓和小屯M18等殷墟二期墓中出土。妇好墓中还有一种带流的三足器最初也被定名为卣后改为盉。这个器型去掉流口和三足,其实和郑州窖藏卣也有相似之处。

三足提梁铜盉 妇好墓 河南博物院

同样在殷墟二期晚段,出现了一种双面都是猫头鹰的器型,一般被称为鸮卣。这类器型虽然出土于河南信阳,殷墟,山西等地,但属于典型的长江流域器型。

鸮卣 1980年出土于大司空村M539 殷墟二期

本文的主角典型卣同样出现于殷墟二期——史卣,器身有一圈竖向的云纹,上下饰以两排连珠纹,中间有一小兽首。有绳纹作为提梁。从器身的口部能看得出卣最重要的特点——子口,器盖为母口,盖上时器盖包器身,起到隔绝密封的作用。

史卣 殷墟西区第一墓区M2575

也正是因为如此设计有着卓越的密封性,在河南信阳莽张天湖村M8,山东滕州前掌大的青铜卣中均出土了古酒。

必须说明的是,天湖村M8的简报中未提及古酒的事。不能十分确定信阳博物馆馆方所展示的提梁卣是否确定为含酒的那一件。

前掌大古酒的信息只在滕州博物馆展板中说有六件,但考古报告中只提到M11提梁卣(两件)、罍中有液体,《赏古寻珍》公众号中提到M18两件提梁壶有酒,未查到来源,最后一个是何器物未知,如果都出土于94年,则可能来自于M21。

图中可见一大一小两卣以及铜罍出土后均被用蜡密封防止挥发

信阳含古酒的铜卣为典型殷墟三期的产物。

殷墟三期:逐步成熟

殷墟三期出现的一系列变化:

1.特点为颈部出现一圈倒立的蝉纹/蕉叶纹,这种设计继承自殷墟二期其他器物上,说明卣在纹饰的应用上有着一定的滞后性,也说明典型卣的出现应也在殷墟二期晚段。

铜卣 天湖村M8:6 信阳博物馆

2.出现扁平提梁,且有的提梁上开始出现纹饰。

“聑(zhé)斐妇婥(chuò)”铜卣 新乡市博物馆

3.出现纵置提梁卣。

目前我找到最早的纵置提梁典型卣出现于安阳高楼庄M8,虽然同墓中出土的目雷纹罐形斝不会早于中商二期。但其他器型偏晚,综合认为属于殷墟三期。(刘璐)高24厘米,尺寸并不算小。盖子的揪手为花蕾状。

安阳高楼庄M8

4.开始出现三层花的满工神面纹,一般这种设计伴随四道扉棱一起出现

冉辛卣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竹旅卣 上海博物馆

5.出现多层鸟纹而弱化神面纹的设计。盖子两端出现犄角,提梁两端出现兽首。

安阳郭家庄M160 1990年发掘 殷墟三期

祖辛铜卣 殷墟四期 1965年辉县褚邱出土 河南博物院

从纹饰可以看出,所谓提梁纵置和盖子的犄角其实是对于殷墟二期出现的双面枭卣的模仿,从侧面看是一只简化猫头鹰的形象。因为观赏角度不同,所以纹饰也必然做出相应的变化。但这种影响需要一个过程。

从第四点的四条扉棱出现开始我们已经能观察到冉辛酉的观赏角度仍以神面为中心,但新出现的侧面扉棱已经开始模仿鸮卣的形态。之后从竹旅卣,郭家庄M160卣和祖辛卣的提梁变成纵置,凤鸟纹的方向变化中能看出这类扉棱卣的观赏角度逐渐正面转向侧面。

着眼点的转移也让神面纹从绝对C位逐渐变成了提梁上的附件,这虽然只是特定器型上的变化,但青铜器上神面纹的衰落正从此时(殷墟三期)开始。这种变化的产生说明当时有着更多的外来因素影响着商人原本坚不可摧的信仰体系。

戈卣 上海博物馆

殷墟四期。有些卣开始变得更加矮,还出现了方卣。

小臣xì方卤 上海博物馆

西周武成时期器盖揪手由花蕾形变成圆圈形。

X卣 西周中期 茹家庄M1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西周成康时期以及提梁上增加浮雕兽首。

伯格卣 西周早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前掌大M11有古酒的这两件卣为西周初期。

上海博物馆的凤鸟纹卣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所不同的是其还有宝鸡特色——四个分叉。

可能与之同出自宝鸡戴家湾的同类型卣起码还有3件。除一件在波士顿美术馆外其他两件去向不明。波士顿那件与上海这件极为相似。但尺寸要大得多。波士顿卣高35.5厘米, 上博卣为27.6cm。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波士顿卣在所有犄角和四只叉的外露面均饰以牛头。提梁中部也饰以圆雕牛头。由于戴家湾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中数次被盗,缺乏记录,所以无法得知具体出处等信息,两件卣不排除是一对的可能。

凤鸟纹卣 波士顿美术馆

凤鸟纹卣 上海博物馆

西周以来,


(弓鱼)季尊(卣) 西周初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殷墟四期以来,卣的多样性进一步增加。比如有一类竹节直筒器形是否能被称为卣有不同意见。既非鼓腹,也不是子母口。但两者一大一小,与尊同出一墓。且三者纹饰,铭文皆一致,墓中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卣出土。从事实上形成了一尊二卣的组合。

(阝爰)伯卣 西周 甘肃省博物馆

虽然从殷墟二期开始已经出现了铜卣,但与尊组成固定的关系主要出现在西周。在张懋镕老师统计的45组考古出土尊卣组合中,只有7组来自晚商。

也就是说虽然殷墟三期以来虽然卣出现了非常多的变化,但无法挽救青铜器的神性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事实。其巨大的惯性即便进入西周也无法停止,直到西周中期完成了自己的改造才退出历史舞台。上文所提到的卣之所以与众不同,也正是因为有些秩序已经不再需要被严格遵守。

豕卣 上海博物馆

神面卣 保利艺术博物馆

细长颈卣这类器型西周初期依然存在,但大多已被称为壶。

父已壶 西周早期 1980年宝鸡市竹园沟十三号墓出土 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

西周中期以后,卣在中原衰落,但在南方至迟在春秋时期仍有出现。

公卣 西周 安徽博物院

青铜提梁卣 春秋 湖南湘潭出土 中国国家博物馆

一点思考:

中商以后,卣与爵,觚,觶,铙,扁壶等器型一样均为一圈两神面的设计一般都出现在小型器物或椭圆形器型上,大概是因为初期为了分范的时候更方便操作。

正反各一个神面

鼎,簋,斝,尊,圆尊,罍等圆形器物一般一圈有三个神面。这些神面分布模式从早商以来称为固定模式,即便后期工艺进步,也只是从两分范变成四分范,从三分范变成六分范。但一圈两神面或者三神面却从未改变过。

一圈三神面设计

这不禁让我思考,如郑州卣如此大的体型还使用一圈两神面的设计应该完全是出于继承,也就是说,郑州卣所模仿的器型应该不是一个大件,而是类似于觚爵那样一圈两神面的小型器物。

盘龙城卣虽然也有着较强的南方风格,但其整体为三神面设计。与它最为接近的殷墟细长颈卣却为二神面设计,包括其提梁兽首等风格也都明显与郑州卣更加亲近。如果两种器型确实结合了,二神面对于三神面的碾压似乎说明了当时哪一种族属占据了主导位置。

三足提梁卣 新干大洋洲出土 江西省博物馆

两者纹饰虽然看上去相似,但并非同一母体,且大洋洲卣为三神面,说明两者来源并不相同。

双面动物形卣除了器型独特外,更大的不同在于把视线从宽面引导到了两端的窄面。但这种设计除了少数同类型卣如豕卣,双羊尊等器型外,并没能有过多影响。

反而典型卣在吸收了鸮卣的特点后也并没有立刻全盘继承这种新的观赏角度,甚至到西周的凤鸟纹卣时期依旧十分犹豫,有着明显弥合双方特点的意图。

结语:

盘龙城卣出现于早商晚段,郑州卣出现于中商,两者结合产生了细长颈卣——更应该被称为壶,与地方原生的双面鸮卣和典型卣共存于殷墟二期,但典型卣又受到鸮卣的影响分化出一个重要的新亚型。在殷墟三期出现了盖子两端有“犄角”的铜卣。

这类铜卣一般纵置提梁,且周身遍布凤鸟纹,一方面是对鸮卣的模仿,另一方面也把典型卣原本把宽面作为观赏角度逐渐向窄面转移,最终形成了一种新的亚形,这种变化代表了新势力对商人神性的影响与冲击。至迟在殷墟四期,一尊二卣成为固定组合,一直持续到西周中期随着西周天命观的成熟才衰退,但在南方直到春秋以后才退出历史舞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