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彪在东北战场初期为何屡战屡败,是他的出现,才让林彪成为战神

 格林书屋 2023-07-30 发布于广西

引言

林彪刚到东北战场的时候,可以说是连着吃了好几场败仗,老蒋为了对付他,专门把孙立人调去了东北。

一个叫赵炜的人出现,才让林彪开启了走上封神的道路。

初到东北

抗战期间,林彪就凭借着“平型关大捷”崭露头角,可惜的是,因为友军的误伤,1938年的冬天,他不得不去莫斯科进行疗伤,这一走就是近四年,直到1942年2月才回国。

回国后,他就被委以重任,带领东北野战军进入东北。

刚到东北的林彪,打得很不顺利,被孙立人击败多次,尤其是陈明仁,让林彪在东北跌了个大跟头。1947年6月,林彪发起了四平攻坚战,可惜的是,连着啃了16天,终究还是没有拿下陈明仁防守的四平城,这一战,被林彪视作是耻辱的一战。

这是他刚到东北战场的表现,但是金子在哪都是会发光的,林彪痛定思痛,静下心来分析,这才发现自己失利的根本原因就是:只知己,不知彼。

简单的说来,即使东北联军缴获了敌方的不少电台,但是依旧得不到有效的、可靠的情报,对于老蒋在东北的军事部署,基本上是睁眼瞎,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这仗就很难打。

搞情报不是林彪所擅长的事,这种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来搞定。于是,如何打开东北情报严重匮乏的困境,这个问题就交给了李克农。

李克农找到早就潜伏在东北的内线情报员赵炜,他在国军那边是少校参谋,主管的工作就是核心部门“机密室”。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国军在东北的军事部署、和军事机密,在赵炜面前都是公开透明的。

在李克农的安排之下,这就相当于是在东北国军内部,安装了一个监视器,对方的一举一动一目了然,甚至于还能做到提前预判,走一步能看到第三步。

无名英雄

赵炜是情报战线上的一个无名英雄,这个出生于河北文安县的男子,早年间进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分校学习,毕业之后就成为老蒋嫡系部队的一名军官。但是,在抗战期间,他对老蒋消极抗日的政策心有不满。

尤其是抗战胜利之后,他对同僚们的迅速腐化堕落更是寒了心。朱建国,是赵炜的军校同学,也正是在朱建国的引领之下,赵炜这才知道中国未来的道路。1943年的3月,在朱建国的推荐之下,赵炜正式成为我党的一名情报员。

当时的赵炜,恰好刚被调到东北战场,被任命为东北保安司令部参谋处少校作战参谋。由他主管的机密室,负责的工作很重要,主要是兵力的调动安排、作战计划的下达等等,如此核心的作战部门,有赵炜的存在,这胜利的天平也逐渐开始向林彪倾斜。

有了赵炜提供的情报,于林彪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如虎添翼。在后续的夏季作战中,林彪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歼灭敌军八万余人。拿下大小城市总计36个,他前后的差别变化如此之大,让老蒋那边十分困惑,不得不重新开始审视,这个在战场上不断攻城略地的人。

他的作用

赵炜提供的情报有多重要呢,就说1947年春,国军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势。当时,我军对于国军的军事部署和安排,知道的信息很少,是赵炜把时任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的战略计划,及时传递了出来。

当时,杜聿明的安排是:南攻北守、先南后北,以及进攻辽东解放区的作战安排部署。

尤其是在1947年的夏季攻势打响之后,东北的战局已经被我军牢牢掌握着了,杜聿明因为连续兵败,被老蒋给撤了职。取而代之的陈诚,不得不由主动进攻转入被动防御了。

在陈诚的授意下,由赵炜起草东北全局的防御计划,尤其是针对大城市的防御计划。

这份防御计划起草完成后,经过层层的审核到了陈诚手里,他看过之后,原本是要赵炜带着计划方案,去北平见老蒋。不过,就在赵炜去北平的路上,此时的老蒋早就坐不住了,飞到了沈阳亲自督战。

老蒋都还没看到的防御计划,这时,已经被赵炜送到了我军。

就在赵炜把情报送出来才几天的时间,我军在东北的情报组织被敌人破获,包括朱建国在内的其他四人英勇牺牲。赵炜也因此暴露,在东北遭到了通缉。不过,此时从北平返回东北路上的赵炜,对这些变故还一无所知。

等他到了沈阳之后,才知道陈诚正在沈阳搜捕他,他只能独自逃出沈阳。他之前就是在机密室工作的,因此对沿路上的关卡布防是了然于胸,因此经过12天的徒步,闯过了不少封锁才顺利抵达了丹东。

可以说,正式赵炜提供的很多重要情报,才让林彪知己知彼,国军在东北战场上的军事部署,也就成了一张透明网,他也就此开启了自己战神的大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